让豁达乐观解开失眠症的结

2021-12-01 17:35邵传贤
养生月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失眠症患者

◎邵传贤

随着社会转型导致的生存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失眠,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仅仅是对人健康的蚕食,还会危害家庭、社会,浪费医疗资源。当代智库兰德公司预测,因睡眠问题,到2025 年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高达4340 亿美元的损失,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高。该智库的专题研究专家指出,4340 亿美元只是保守的估计,是按人口罹患失眠症的比例,以及治疗费用、病假损失等的估算,而潜在的损失是很难计算的。比如正在进行高科技研发的领衔专家患病与一般的工薪族患病所带来的损失显然是有天壤之别的。

与其他疾病相比,失眠症虽然也有一定的顽固性,但它又是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和生活习惯改变来逐渐治愈的。

一般人去医院看失眠症,不清楚挂哪个科的号。不光患者不清楚,就连医院的导诊人员也似是而非,是精神内科?也可能是心理科?都不对的话,还可以问问中医科。有不少医院针对患者的需求专门开设了睡眠科,而且还聘请了国内一流的睡眠问题专家,专门治疗失眠症。一些专科门诊效果显著,每天前来咨询和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陈主任是心理学博士,从事失眠症临床工作20 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经他手治愈的失眠症患者近3000 例。很多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所以陈主任每天都会打破1天接诊30名患者的工作量。别的医生午休一个半小时,可他最多只能休息40 分钟。他常说,一个患者的病痛,意味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家庭的煎熬,从这点看,医生工作的意义非同一般。自己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今天最后一个加号的患者是一位慕名而来的男青年,他在介绍自己的失眠病情时说,自己的失眠症时断时续,可是症状越来越严重。第一次发病是自己研究生毕业后,同时与2 家不错的单位签订了就职意向,一家是当地的区教委,是端铁饭碗的国家机关;另一家是私营科技公司,年薪超过20万。他必须在1周内决定入职单位。本来就优柔寡断,性格温和的他,一下子陷入了举棋不定的两难境地。虽然苦苦思索,多方咨询,去向尚未确定,哪曾想失眠症却像梦魇一样,找上门来……

第二次引发失眠症是工作3年之后,领导找他谈话,准备提拔他为部门负责人,考察期为2 个月。工作的焦虑让他的失眠症,旧病复发。

近日,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在美国混得不错的昔日大学同学,开出年薪10 万美元的条件,希望他到美国发展,如果同意的话,首先给解决美国的房子和绿卡。

持续的失眠症搞得他苦不堪言,一阵阵的眩晕、心慌和体虚乏力,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出现高血压病的初步症状。赶快就医,缓解失眠症的症状,显然成了他当下的第一要务。

认真听完患者的介绍后,陈主任笑起来,他灿烂的笑脸与患者眉头紧锁的面庞形成鲜明的对照。首先陈主任肯定了他在失眠症逐渐加重后,及时就医的决定。不像某些糊涂人几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就那么忍着。

究竟什么是失眠症,打个比喻说,失眠症就是患者用别人提供的绳索,在自己的心里打上的结。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心里有结是正常的,但最好是能解开的活结,而失眠症患者给自己打上的都是打不开的死结。生活中特别容易纠结的人,最可能遭遇失眠症。

“我就是一个特别容易纠结的人。”这位患者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

“这是我意料之中的,哈哈……”陈主任继续笑着说:“纠结纠结,很可能纠(揪)成死结了。而能打开死结的妙手就是豁达、乐观,不是有个词叫豁然开朗吗?开朗快乐起来,死结不见了,觉也睡得香甜了。”

看见患者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陈主任接着说道,从理论上讲,决定我们睡眠质量的3 大系统分别是恒定系统、唤醒系统和昼夜节律。恒定系统、昼夜节律受我们的行为影响,而唤醒系统则更多地与情绪联系到一起。如果我们注意调节行为与情绪,使唤醒系统保持稳定运行,就能够有效保护我们正常有质量的睡眠规律,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在稳固的轨道上不断提升。

“医生,我为什么总是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的情况呢?”患者进一步介绍自己的失眠表现。

陈主任说,这是因为你昼夜节律紊乱,也叫睡眠生物钟紊乱。它主要表现是“越累越睡不着”,即使自己感觉睡着了,但醒后依然困乏,好像是刚熬过夜一样。出现这种问题的深层原因是,我们的睡眠是受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模式影响的,当我们因为外界刺激而使大脑一直处在兴奋、紧张、激动等状态的时候,虽然昼夜节律,也就是生物钟已将睡眠模式开启,按理说此刻你的大脑应该平稳进入睡眠状态了,由开始的“浅睡眠”逐渐过渡到“深睡眠”,由“深睡眠”再到“快速眼动睡眠”,每个周期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正是由于你心里有那个死结在作祟,它有足够的力量打败频繁出击的嗑睡虫,让你不能不保持难捱的觉醒状态。方才所说打开心结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长期罹患失眠症的后果十分可怕,可能导致精神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及抑郁症等。国内外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55%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欠佳。所以说,失眠症是很多疾病的征兆,一点都不夸张。

谈到失眠症的治疗,陈主任表示,医学界对此的共识是,以心理调节为主,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辅,这既是渐进见效的方式,也是标本兼治的良方。没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最好不服用催眠药物。一是避免长期服药而导致药物依赖;二是避免安眠类药物对人体肝肾等代谢器官造成损害。

患者希望陈主任给自己介绍几种既简便又见实效的克服失眠症的好方法。陈主任表示,方法倒是有一些,不知哪一种更适合你,不妨回去尝试体验,找到更适合你的方法,长期坚持,直到睡眠问题彻底解决。

首先是睡前冥想。说白了这就是给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做大扫除,对可能影响睡眠的负面情绪做一个干脆的断舍离。打扫完成后,开始回顾过往的趣事,或是展望自己即将实现的美好未来,从心底里感激生活的给予与眷顾。

其次是关掉手机和电视,以阅读作为自己的睡前准备。当然,书的内容最好是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或汪曾祺大师的《大淖记事》之类的美文,切莫阅读《神雕侠侣》及《尼罗河惨案》之类的文字。困意袭来后,做5 分钟眼睛保健操,关灯入睡。

为了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在边听喜欢的轻音乐的同时,调整放缓呼吸频率,在开始清晰的呼吸,渐渐变得模糊后,使自己进入甜美的梦乡。

陈主任最后告诚失眠症患者,切不可做所谓的“修仙党”,对自己实行“多相睡眠法”——也就把自己的大块睡眠时间分隔成段,盲目轻信人1天只需4个小时睡眠,什么达·芬奇、特斯拉等古今天才都是这样睡眠的谎言。事实上,这种睡眠方法对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分段睡眠严重干扰昼夜节律,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感到疲惫不堪。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睡眠时间稍长一点没什么,可总是处于失眠状态,健康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的,首先找上门的是认知和记忆障碍,此外,抑郁症、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可能也在不远处等着你呢。

失眠症患者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睡眠障碍的标签,半夜醒来,即使不能马上入睡,也不要不停地看表,因为看表时的神情,一次比一次焦虑,这是给你的失眠症加火升温。彻底忘记失眠症,才是你彻底战胜失眠症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失眠症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177例中老年失眠患者PSG的特点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超级心理医生
归脾汤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恐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