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1-12-01 16:08韦梦春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眼外伤疼痛感眼球

韦梦春

(广西省河池市天峨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广西 河池,547300)

眼外伤属于临床上常见与多发的眼科的急危重疾病,诱因众多,通常由于外力作用下眼部突发性创伤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眼部功能,导致视觉障碍、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1]。由于眼外神经分布较多,治疗时疼痛感较重,并且多数患者出于对自身视力能够恢复的担忧以及对眼外伤相关治疗知识的缺乏,入院时普遍伴随紧张、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疼痛耐受度较差,进一步加重疼痛感,患者往往在数天或数周内疼痛感无法消退,身心负担加重[2-3]。因此,临床不仅需为患者外伤部位进行有效的治疗,还需及时为其提供有效的疼痛护理,减轻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疼痛护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做如下综述。

1 疼痛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

1.1 入院指导自患者入院就诊时,护理人员需保持着装整洁、积极主动地接待患者,面带微笑地详细询问患者或家属具体致伤原因、致伤情景等,初步做出损伤判断,例如是机械性损伤或化学性损伤,仔细了解患者受伤时间、患者自身感受、具体处理措施等,向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科室环境、医护人员及入院检查指导等,优先安排患者开展基础检查,合理安排检查时间,缩短等候时间,初步建立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6]。

1.2 心理护理患者在突发受伤后由于担心眼睛视力下降、致盲、手术费用过于昂贵等因素,同时受到行动不便限制,极易产生紧张、恐慌、焦躁等负面心理反应,依从性差[7]。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主动表达内心疑惑或障碍,耐心倾听,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反应,面对面予以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亲友多探视,多陪伴患者,在情感上给予其充分支持,激发起患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组织同种疾病患者开展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之间相互分享治疗经验与体会,也可以向患者例举既往治疗效果良好的典型案例,提高患者治愈信心。在郭晶莹[8]学者研究中,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8.4-2019.4)选取80 例严重眼外伤患者,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严重眼外伤患者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证实了心理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3 健康宣教眼外伤患者无论是在视力或面部外观损伤方面均遭受了较大的打击,错误的认知无疑加重了患者身心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家属与患者两方面入手做好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对患者开展疼痛评估,提前与家属沟通,获得其理解与协助,依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宣教,确保患者正确理解眼外伤致伤原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减少不必要的恐慌[9]。同时叮嘱患者谨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严禁私服、少服甚至停服,确保患者用药有效性。引导患者使用语言合理描述自身创伤疼痛感,协助其进行自我调节,向患者说明疼痛感明显、长时间无法缓解的原因,采用话题转移方式将患者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提高其对于眼部创伤疼痛的接受能力[10]。护理人员注意在沟通过程中注意言谈举止,做到语调轻柔、动作轻巧,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愉悦感,帮助其逐渐恢复正常心理状态。在吴亚丽等[11]学者研究中,基于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纳入60 例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 例,认知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围术期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于眼外伤疾病的了解程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4 环境干预嘈杂、脏乱的环境严重影响患者心情,刺激其内分泌紊乱,降低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不利于病情恢复。护理人员需定时打扫病房垃圾,适当调控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阳台上摆放绿植,在室内放置彩色宣传册或播放小视频,丰富患者住院生活;也可以在室内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消除患者心理压力[12];严禁在病房内大声喧哗,加强病房巡视,确保环境安静,避免吵闹、喧哗等不良刺激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有助于缓解疼痛。

1.5 饮食干预使用营养评估量表详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由消化科、营养科医生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以高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果蔬,多喝热水,严禁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戒烟戒酒。

1.6 基础护理提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至25-28℃范围内,自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仰卧位,立即建立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注意观察面部以及皮肤色泽、肢体稳定程度等,发现异常时立即通知医师,依据观察到的症状、体征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依据[13]。

1.7 出院指导出院前1 天做好出院健康指导,交代患者及其家属出院注意事项,提高防护意识,做好安全防护,不要用手或未经消毒的物品擦拭眼睛,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到院复诊,给患者留下医护站工作室电话,方便其遇到问题时随时电话咨询,使患者内心感觉到温暖,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患儿眼外伤的危害及预防意识。

2 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

2.1 眼睑皮肤破裂、出血当眼外伤患者创伤仅平行于眼睑但未张开时,予以局部消毒,不缝合,当患者伤口不整齐时,详细检查眼睑皮肤内是否残留异物,及时清除污物、坏死组织,协助医师开展局部清创缝合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部分患者除眼睑裂伤外还伴有眼球损伤、眼眶损伤甚至是严重的皮肤组织缺损、深部或多个异物存留等,应于伤眼滴用表面麻药或局部注射麻药,清创缝合,成功取出异物。护理人员应在清创手术围术期做好心理疏导,与主治医师形成默契配合,正常且快速地呈递药物、器械等,缝合时及时止血,必要情况下使用止痛药物,提高手术治疗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14-15]。

2.2 角膜异物该类患者临床表现出流泪、眼睑痉挛疼痛等刺激症状,当进行瞬目或眼球转动时疼痛加剧,即使其内部无存留异物,患者仍会感受到明显异物感。需实施局麻或者全麻,在裂隙灯下使用无菌针头剔除角膜深层异物,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住院观察。护理人员需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减轻其思想负担,减少疼痛[16]。

2.3 眼球穿通伤眼球穿通伤是一种眼球壁组织损伤,主要由眼球遭受外界锐器刺伤或高速射出异物碎屑穿破眼球壁所致,若未及时处理或操作不当,可引发眼球内容物脱出、眼内感染、交感性眼炎等不良现象,严重者甚至失明,必须正确且积极地抢救[17]。医护人员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理解与尊重患者,积极主动地给予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尽快帮助其适应自身角色,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2.4 眼球破裂伤眼球破裂伤作为一种典型的严重眼外伤,主要由眼球受暴力作用引发眼壁组织破裂所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无光感,眼压降低,肉眼可见角膜、巩膜裂口,伤口处眼内组织嵌顿或脱出。患者受伤突然,常感到焦虑、绝望、恐惧、悲观等情感障碍,医护人员需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尽快开展手术恢复眼球壁完整性,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安全护送患者回病房,解释疼痛发生原因,对于轻度疼痛患者,指导其尝试和朋友聊天、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按照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吐等干预。

小结

人体眼部神经结构复杂,眼科疾病不仅存在较高的治疗难度,同时也会引发强烈的疼痛感,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患者心理方面多多少少受到一定影响,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心理,对于眼部疼痛感更为敏感,无法形成良好预后,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给予为眼外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具有重大作用,其中镇痛措施尤为必要。依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止痛方法,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与支持,指导科学用药、健康饮食,提高患者对于眼部疼痛的耐受度,缓解剧烈疼痛,对于改善病情也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眼外伤疼痛感眼球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血塞通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眼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