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1-12-01 16:08尹小梅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程胎盘出血量

尹小梅

(贺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贺州,542899)

自然分娩24 小时以内,是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期,胎儿分娩后,产妇出血量一旦高于500mL,便进入到危险时期,且发展十分迅速,往往在短时间内,产妇便处于休克状态,如果出血量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该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过程中,一旦出现产后出血过多,常规治疗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要加强临床护理,针对产妇出血情况及原因,进行全过程护理,从而减少出血量,及时止血,保障产妇产后尽快脱离生命危险。

1.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宫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到70%-90%,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全身因素,如,产妇的精神过于紧张,其次,产程长、难产等情况会造成产妇过度疲劳,营养不足,使用镇静剂过量,或者产妇本身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孕妇年龄低于18 岁或高于40 岁,曾有过习惯性流产、或进行不孕不育症治疗,再或者进行多次剖宫产手术等都可能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2)局部因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子宫腔感染、膀胱过度充盈也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陈树琴[1]等人认为,产妇妊娠期高血压伴低蛋白血症情况时,子宫肌层会出现水肿,对宫缩产生影响,增加产后出血几率。吴丽丽[2]等人认为,妊娠高血压、多胎、流产史、妊娠合并中度贫血等都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高危因素。再者,临床技术手段、产程异常情况、产后观察等方面因素也是产后高危因素。

1.2 软产道损伤胎儿过大、产程过快、宫缩过强、生产过程中未对会阴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或者是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阴道、宫颈损伤,严重裂伤可达子宫下段,形成腹膜后血肿。

1.3 胎盘因素产妇胎次越多,以及流产次数多,都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引起子宫内膜感染,绒毛附着在子宫肌层,中间无蜕膜组织,当再次妊娠时,胎盘前置、粘连、残留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幅度上升,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1.4 凝血功能障碍因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产后出血情况相对比较少见,文献报道,当产妇阴道发生持续性流血症状,并且血液未凝固时,则很有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该类产妇通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症状,凝血功能经检测可确诊[3-4]。

2.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2.1 健康教育针对孕妇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身心状况等基础情况,明确学习培训目标与计划,组织学习活动,护理人员向孕妇宣讲孕期相关保健知识,妊娠期生理反应,育儿等内容,同时使得孕妇掌握自我监测与保护技能,从而降低高危妊娠发生几率[5-6]。

2.2 产前预防产妇孕期要定期产检,做好日常保健,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应当保障营养摄入充足,劳逸结合,合理运动,注意休息,可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叶酸,有助于预防贫血,多胎妊娠孕妇,应当服用钙剂,积极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者要提前住院。凝血功能障碍与妊娠合并症严重的孕妇应当进行专人护理,同时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高危妊娠[7-8]。

2.3 产时监测与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产程、宫缩情况,定期检查宫口开大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产程停滞,术前要切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如果使用缩宫素催产时,应当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密切观察[9-10]。第二产程应当密切观察胎心变化情况,同时注意保护会阴避免软产道损伤。胎儿分娩后应当马上检查产妇的出血情况,同时使用容器收集,通过正确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几率,减少出血量。第三产程还需要观察胎盘剥离情况,不能过早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胎盘与胎膜完整性。胎盘娩出之后还应当仔细检查是否出现裂伤情况,并及时进行缝合。收集与测量产后出血量,2h 之内出血量如果超过200ml 情况下,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实时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查看阴道出血情况,特别注意产妇因出血导致出现休克症状,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眩晕、打哈欠、口渴、恶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胸闷、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所以要高度重视持续性出血症状[11-12]。

2.4 心理护理杨夏穗[13]等人研究发现,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孕妇开展心理指导,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避免因为精神因素导致的滞产,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几率。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心理指导、情感支持等方式,逐渐稳定产妇的情绪,帮助患者克服妊娠分娩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心理反应[14-15]。大部分产妇都会对血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所以,在开展抢救工作与护理过程中,要多加安慰产妇,使其消除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出血与休克抢救后,要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情绪与压力,嘱咐产妇要安静休息,协助产妇饮食,并密切观察产妇的脉搏、血压、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出血量。

2.5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产妇产后出血容易出现休克,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必须要保持镇定,有条不紊的开展抢救工作,给予吸氧,促子宫收缩,并及时报告医生[16-17]。遵循迅速止血原则,及时查明具体出血原因,宫缩乏力者,加强宫缩有助于快速止血,轻轻按摩子宫,静脉注射催产素,从而维持子宫收缩状态良好。软产道裂伤可采取修补手术,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可输入纤维蛋白原,从而有效改善凝血状态。同时还应当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精准测量出血情况。产妇取平卧位,这样有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8-19]。

2.6 出院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嘱咐其出院之后密切观察子宫修复情况,明确产后复查时间、目的,并能够按时接受检查。产后定期随访,指导其注意卫生情况,保持外阴情节,正确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避免再次出血。

3.小结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会对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查找具体原因,保持镇静,及时进行抢救。护理人员要熟练运用技术,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猜你喜欢
产程胎盘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