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指导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2021-12-01 16:08黄荆凤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依从性研究组检查

黄荆凤

(岑溪市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543200)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科学合理的检查,能够帮助临床鉴别患者病情的发生与进展程度,具备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之效。肺功能检查专业性较高,操作需要专人指导,围检查期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检查效率与检查舒适度,是保障肺功能检查工作规范开展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护理指导在肺功能检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综述如下。

1 积极意义

在肺功能检查期间,予以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拥有极为重要的医疗价值。护理指导能够避免患者在围肺功能检查期的依从性低下问题,如龙芳等人[1]所撰研究,其纳入300 例肺功能检查患者,其中150 例予以系统的护理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检查期依从性分级中,熟练者占比85.3%,高于对照组的36.7%;有效率99.3%,高于对照组的86.7%;提示临床,系统的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提高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检查依从性,进而有效降低检查结果的差错率,提升真阳性与真阴性的检出。陈丽婵等人[2]以80 例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并为研究组提供系统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检查前的各项叮嘱与宣教动作示范,及后期呼吸道护理指导;最终研究组在检查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配合度方面,研究组配合者占比97.5%,高于对照组的77.5%;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达95.0%,对照组为82.5%。在呼吸方法掌握情况方面,研究组熟练者占比65.0%,高于对照组的47.5%;研究组掌握较差者占比0%,对照组则为12.5%;提示临床,系统的护理指导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检查用时,提高患者的自护水平,进而有效提升检查配合度,临床应用下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2 指导方法

2.1 检查前健康宣教:为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检查前提供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要放平心态,熟练落实检查前的各项护理指导内容,积极配合检查者的各项检查操作,以保障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告知患者检查中的一些指导动作,例如在肺功能检查时,告知患者一些肢体动作语言的寓意,如抬手将掌心靠向胸前,表明需要患者吸气;掌心由胸前向外推,表明需要患者做呼气动作等。同时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降低其焦虑等负性情绪。其他健康宣教内容有,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检查时间,如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咯血、气胸等患者,应禁止接受检查;咯血者需在确定症状停止的10 分钟后接受相应检查;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者,一般在术后3~5 天接受检查为宜;痰中带血者可直接接受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的舒张与激发试验检查前,需要就相关用药情况与患者进行充分告知,如:若患者有口服茶碱类、吸入性皮质激素、吸入性β受体兴奋剂用药需求,应在接受肺功能检查前12 小时暂停用药;若为口服类的β受体兴奋剂与皮质激素,则应在检查前1 天暂停用药;若患者有色甘酸钠或抗组胺药用药需求,需在检查前2 天内停止用药,同时还要保证患者检查前30 天内无相关呼吸道感染史;指导患者在检查的当天禁止饮用咖啡、茶等饮品;高血压患者禁止检查。赵春娇等人[3]为患者提供如上所述的各项健康宣教指导护理,最终乙组的可靠检查结果占比69.6%,显著高于甲组的42%;乙组对肺功能检查方法表示熟练掌握者占比90.3%,高于甲组的74.3%;乙组掌握率达到99.7%,高于甲组的89.3%。正是由于系统的检查前宣教工作,最终患者对肺功能检查的医患交流方式及其他相应的宣教内容更加知情、了解,有助于争取更好的护患配合度。肺功能锻炼指导:教会患者肺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升肺功能检查效率。目前临床主流的肺功能训练技巧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两种,前者的指导内容为:嘱患者呼吸时保持鼻孔吸气、嘴唇缩成吹口哨状呼气,从而保持双唇能够缓慢匀速地进行吐气。在时间控制上,呼吸时间比为2:1,一般以10 分钟为1 组,每日进行3 组即可。后者的指导内容为:轻度屈曲患者膝、髋关节,保持舒适放松体位,两手放于胸腹部,同样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时间一般控制在8 分钟每组,同样每天3次,注意控制呼吸节律。腹式呼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特殊的呼吸方式,提升横膈活动度,降低呼吸辅助肌负荷,改善通气状态。罗群等人[4]通过为150 例慢阻肺患者围肺功能检查期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并重点强调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最终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肺功能检查依从性、疾病认知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生活能力较之干预前显著提升。上述结果证实,有效的肺功能锻炼,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结局。体位排痰指导: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通过肺功能检查,保证呼吸道通畅,需要进行排痰护理。在此期间,要取得患者的相应配合,因此必要的排痰指导尤为重要。外部操作方面,需要由护士以手叩击患者胸壁,保持一定节律,要求护士与患者进行配合。在呼气时进行体位排痰,而在吸气时中止该项护理,一般维持在3 分钟左右即可,按需干预。桑建英等人[5]研究证实,排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咳痰无力患者的气道通畅性,提升咳痰有效率。关燕红等人[6]研究证实,有效的排痰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通气质量,有助于患者后期心肺功能恢复;因病情恢复,以致于各项负性心理也连同得到改善,最终患者的心理评估较之干预前显著好转。心理护理:部分患者面对肺功能检查各项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这是由于患者对肺功能检查的护理认知存在偏颇所致。现代护理学强调,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度。目前主流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注意力转移法、患者群交流共情法、典型案例宣教法等。心理护理的途径主要依托于线下的口头式宣讲及相关心理护理工具的应用,如为患者播放正能量影片、聆听优美音乐等。也有前瞻性的心理护理,是通过电话随访或信息化平台开展的。总体而言,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是能够有效拉近护患之间距离、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围治疗期心理舒适度的有益工作。黄玉娥[7]所撰研究显示,为老年肺功能检查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最终患者依从性显著提升,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显著下降,总体检查时间也要优于另一组。刘梅等人[8]研究显示,经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最终患者心理情况全面优于对照组。陶凌凤等人[9]研究亦支持“为肺功能检查患者检查前提供心理护理”,认为该项护理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依从性,应用意义积极。

2.2 检查中在肺功能检查中,需要嘱咐患者取坐位。在此过程中保持微笑,与患者进行后续具体检查环节及内容等相关指导交流。再次向患者讲解各项操作指令及需要患者配合的部分,告知患者在检查中,要尽可能地保障呼气与吸气符合规范;若患者为老年人甚至高龄者,身体机能差,对肺功能检查的耐受不良,需要关注此类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针对检查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咳嗽、憋气、胸闷等反应,予以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及强化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静下心来,积极配合护士的检查。指导患者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检查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受检患者的心率、呼吸、面色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遇到异常,需要即刻停止肺功能检查;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采取氧疗及必要的吸痰护理。杨彦芹[10]研究所示,为老年肺功能检查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干预,最终患者的检查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柴峻等人[11]表明,系统的循政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检查准确性。何娟[12]针对200 例患儿行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效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检查完成率方面,对照组有15 例并未完成全部检查,而研究组仅有7 例。

2.3 检查后在患者检查后,同样需要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延续性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就检查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疑问,予以耐心、细心的解答,全程保持微笑、和蔼的态度。若患者检查后出现乏力症状,需要亲自搀扶患者前往病床休息;若有必要,予以氧疗。接受支支气管激发检查的患者,检查后可能会表现出面红、头痛、咽痛、咳嗽等不良反应,需告知患者保持休息,一般在0.5 小时左右能够自行缓解;加强护理监护,做到发生任何问题能够及时检出。

3 小结

护理指导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升肺功能检查患者对检查的认知,提升其依从性,进而保障肺功能检查的顺利完成。护理指导既要注重受检患者受检行为的指导,也要注重其心理上的引导,要关注患者围检查期的舒适体验。未来,笔者还将继续关注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护理指导,丰富认识,更好地开展临床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依从性研究组检查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