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新进展

2021-12-01 16:08卢少梅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菌无菌气管

卢少梅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有研究[1-2]指出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等因素与该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脑出血发生后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症状,影响其咳嗽及吞咽功能,导致患者无法自主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引发气道梗阻。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常给予气管切开治疗,从而使其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及时得到缓解,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保障其生命安全。但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失去屏障易导致各种病原菌进入肺部引发感染,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脑出血气管切开术患者有必要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文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现综述如下。

1.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贾洁等[3]指出脑出血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除了气管切开术导致呼吸道失去屏障之外,还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①脑出血多发于老年人群,其肺功能本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且大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机体缺乏较强大的防御能力,易被病菌入侵感染。同时,脑出血患者以鼻饲流食为主,难以为机体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导致其机体免疫力低下,难以有效抑制入侵病菌;②脑出血引发的意识障碍可抑制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功能,导致患者难以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易发生误吸。另外,长时间卧床接受治疗,也使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大幅增加;③长时间住院治疗,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再加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并引发激发感染;④鼻饲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可能使病菌通过空气、仪器设备、医护人员等媒介对患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感染。

2.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赵静[4]指出为了有效预防感染,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基础护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体位护理。脑出血患者局部膈肌因长时间卧床严重受限,导致其肺活量下降,易引发肺不张,使肺部发生感染。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每2 个小时帮助患者变换一次体位,防止肺底淤积痰液。同时,可通过轻扣患者背部,帮助其排痰;②口腔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禁食等措施会减少唾液分泌,导致其难以有效发挥自洁作用,从而滋生大量细菌,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因此,平时应注意使用口腔护理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早晚各一次;③管饲护理。张冠壮等[5]指出合理进行管饲可使患者呛咳发生风险明显降低,从而有效避免因误吸引发肺部感染,并且还能够促进患者消化吸收,使其机体免疫力提高。管饲时可将床头抬高30°,使患者处于斜坡卧位,有利于促进胃排空,使误吸所引发的肺部感染减少,同时要注意控制每次管饲量及管饲速度,并通过回抽管道对胃管是否脱出以及是否存在胃潴留等不良现象进行判断。

2.2 气道护理杨宇[6]指出给予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以下几方面气道护理措施,可使肺部感染风险大幅降低:①吸痰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正确把握吸痰时机使用小号吸痰管进行相应操作,于声门下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并予以间断冲洗,彻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②气道湿化护理。对于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使用人工鼻对吸入空气进行过滤并加温加湿,从而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若患者痰液黏稠度较高,可使用微量泵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并使其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够使患者痰液黏稠度有效降低,从而加快排出痰液,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③气管切口护理。患者气管切口处首先用0.9%氯化钠溶液以棉球蘸取后对周围皮肤、外套管进行擦拭清洁,完成后再用0.5%聚维碘酮进行彻底消毒,之后用无菌敷料及纱布覆盖切口并湿化,若纱布被痰液浸湿要及时更换。

2.3 控制医源性感染何俐等[7]指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对预防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环境护理。病房温度保持在23℃左右,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使纤毛功能能够正常发挥。每天使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病房内各种物品表面及地面,并以紫外线循环风对病房内空气进行消毒,同时对于人员出入及探视进行严格限制;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经常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若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治疗和护理,则很容易使呼吸道被外部病菌感染,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因此,医院应通过定期集中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提高其无菌操作技能,从而有效避免外部细菌经侵入性操作进入患者肺部引发感染。

2.4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要注意对患者的痰液颜色、黏稠度等性状特点进行严密观察,并定期通过痰培养试验及药敏实验,对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通过对病原体进行定期检测,能够帮助临床上及时了解细菌感染情况,从而使肺部感染发生风险降低。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要注意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呼吸功能、生命体征等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在此基础上对感染源进行排查和明确。

3.结语

总而言之,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临床上除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外,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病菌无菌气管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