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运动在化疗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01 16:08杨柳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握力置管上肢

杨柳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置管后1 个月PICC 导管内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显著上升,高达45.6%。多数患者PICC 置入位置为上肢静脉,相关性血栓形成占据所有上肢深静脉血栓70%,甚至会引起严重感染,被迫终止导管使用并延误临床治疗,栓子脱落后游走至肺部,会导致肺栓塞并危及患者生命[1]。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基本因素之一为血液瘀滞,如何改善置管侧肢体血流滞缓,防范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目前研究热点[2]。2016 版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循证指南指出,早期有效上肢运动能促进置管侧肢体血液循环,降低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但指南中未提到相关运动方法。肿瘤患者作为PICC 置管主要群体,不恰当上肢运动会形成多种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移位,置管后期甚至会继发上肢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会形成新生血管,肿瘤转移概率显著提升[3]。握力运动为一项简单、有效前臂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方法,能有效加快上肢静脉血流速度,防范并发症发生率。文章就握力运动在肿瘤化疗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如下分析,报道如下。

1.握力训练

握力训练对患者腕指关节训练,提高上肢肌肉活动力,并促进腕指活动度、肌肉张力。研究指出[4],肿瘤患者因机体内肿瘤细胞激活凝血系统,产生凝血酶并增加机体内血液粘稠度,血栓、静脉炎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因此,有效上肢训练下能促进血液回流,从而降低PICC 置管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常见握力训练干预上可分为以下几类:握拳训练、翘掌训练、虎掌训练、转腕训练、摆腕训练。通过手掌握力训练、腕关节转动、手指屈伸等空手锻炼,利于手部肌肉、关节有效活动,手部收缩力、上肢肌群收缩后负荷显著提升,肌肉收缩作用下能提升上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化疗药物在术肢停留时间显著缩短,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研究指出[5],对收入乳腺癌PICC 置管114 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干预、握力训练干预,结果得出,经握力训练干预后,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提升,且依从性上升。

2.音乐握力操

音乐握力操利用音乐,采取音乐口号并开展有效训练,握力训练下促进肌肉节律性舒张及收缩,进而利于上肢静脉血液流动、淋巴回流,上肢循环得以改善,且上肢肿胀发生率、血栓和静脉炎等并发症得到改善。音乐握力操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详细讲解图片、视频,指导患者正确开展音乐握力训练操,将训练图册、握力球、音乐MP3 发放至患者手中,患者伴随着音乐并按照口号进行握力训练。研究指出[6],PICC 置管上肢配合适当锻炼可轩主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音乐握力操应用下,预防肿瘤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指出[7],对肿瘤PICC置管70 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常规握拳松拳动作训练、授权赋能教育联合音乐握力训练操,经干预后,授权赋能教育联合音乐握力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表明音乐握力操应用可防范PICC 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3.握球运动

握球运动则是指利用器械辅助干预方式。PICC 置管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上肢静脉血流淤滞。而肿瘤患者因化疗药物引起血液瘀滞、血液高凝,引起血管内壁损伤,成为血管阻塞重要因素。规律握球运动促进前臂、手掌肌肉收缩,对上肢静脉产生挤压作用,促进腋静脉血流流速加快,提升血流量。紧握球10s,挤压作用于静脉,血液充分回流至心脏,松开10s 让血液返回,人工泵作用维持患者静脉血液流速处于较高水平。握球运动通过为发放专业握力球、宣传手册、视屏讲解,伸展手臂形成60°夹角,随后置管侧手臂握住握力球,手指用力握紧达到最大限度后放松[8]。通过握力球挤压作用,能维持患者静脉血流处于较高水平,利于患者机体得到恢复,促进化疗产物代谢,加快局部血流速度。研究指出,对收入90 例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分别予以握球运动、常规干预,结果指出握球运动下患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近些年来,握力器、握力球等辅助用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尚未相关指南对锻炼起始时间、锻炼力度及锻炼时间有统一标准。相关研究指出,建议患者置管后立即开展握力球训练,但部分学者提出异议,认为置管后1 小时开展功能锻炼最佳。《静脉输液治疗学》中建议置管24 小时后用海绵球做握球活动,但由于置管后多数患者穿刺点渗血、红肿及疼痛不适,不建议置管后立即开展锻炼,可适当抬高肢体并轻微活动。最佳干预时间段为置管后24~48 小时,更换敷料后开展握球训练。握球频率设置上,《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对静脉血栓预防和处理中建议置管侧上肢握球运动3 次/天,20~30 分钟/次。对其置管锻炼起始时间、频率、强度等,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准确评估及其应用,保障置管安全。

4.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PICC置管为目前化疗患者常见辅助措施,PICC 置管会损伤血管,置管后血栓及上肢肿胀等并发症率显著提升,影响患者生理。因此,配合有效肢体训练,可显著降低PICC 置管并发症率,提高患者舒适程度。目前尚未有关握力训练相关内容,但多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握力锻炼以及握力器辅助干预。通过上述两项干预措施,最终目的为促进置管侧肢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置管肢体侧活动,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但目前有关握力训练相关研究较少,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握力训练起始时间、频率以及强度等,仍需后续进一步分析及探讨。

猜你喜欢
握力置管上肢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不容忽视的握力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能锻炼握力的伞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