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探究

2021-12-01 00:21曾琴
民族文汇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曾琴

摘  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旨在向我国小学生教授古典文化的课程。近年来,它已在全国各地的小学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想理解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学语言在阅读中仍然面临重大问题,在阅读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分析总结中国小学阅读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最终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语文课程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仅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度,而且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给予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高度关注。但由于以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阻碍了教学质量提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适应。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创新经典诵读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一)拓宽学生视野,接力经典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积累中,很多蕴藏着深刻哲理的经典文学作品也开始进入到教育领域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引入到阅读课上可以为他们贫瘠的精神世界注入充足的养分,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知识,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二)增强写作能力,打下文学基础

作文创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小学生一到作文写作环节就头疼,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自身阅历比较少,学习压力大,很难静下心来写作,而且不少小学生的周末时间还要去上兴趣班,也没有精力与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些别的东西,导致作文写作没有内容,质量不高。而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学积累,这样在写作中也有更多的文学素材利用。而且经典作品中有众多关于对生活的思考,也可以给予小学生一定的启迪,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一)科学制订诵读计划,引导学生学习诵读技巧

学生及教师尚未认识到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是经典诵读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课外时间仍在打打闹闹中度过,小学生大多缺乏学习自控力,难以科学利用闲暇时间。因此,教师须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增加其经典诵读时间,利用闲暇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了解经典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古诗文中的艰涩词汇,并带领学生诵读经典,鼓励学生互相监督检查,提高诵读的积极性。

此外,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时,教师不能仅将诵读文章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将经典文章与教学知识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学习诵读技巧,增强其诵读能力。若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词句,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为其打造良好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深切感受词句的明确含义。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水平。

(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经典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蕴含着令人深省的人生道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进行经典阅读之后表达和抒发自我情绪和观点,表达是将文章中的传达的思想内化为自身内涵的一种方法,通过表达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以及情感上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将自身所品味、感悟以及体会传达给别人,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将阅读境界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自由表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表现,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抒发情绪和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干预和限制,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并且尊重学生的阅读结论,对于学生好的表达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有误或者存在偏差的结论让学生通过表达进行再思考。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优势,积极开展优化的经典诵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本是开展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文学资源优势,设计相应的诵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和蕴含着较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这些古诗词、文言文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较为深厚,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课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深入其中进行经典诵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和思考文章中描绘的场景,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形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真实意境和表达的深刻情感等,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一边诵读一边思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诵读和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固有认识,强化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感的强化培养。

(四)注重诵读学习和指导

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没有可供参考的固定教学内容及方法,这对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空闲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与积累,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学习活动、培训教育活动,进而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打好基础。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或者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优化诵读指导,严禁盲目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认知特点为依据,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

经教学实践发现,诵读教学确实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而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引领作用,通过采用高效的诵读手段,引导学生大声的、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领略文章的内涵,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和阅读记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进而全面提升语文诵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艳飞.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70.

[2]樊莹莹.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4).

[3]劉梅仙.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经典诵读研究[J].华夏教师,2018(30):56.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