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2 01:44宋雪雯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保农作物病虫害

宋雪雯

(辽宁职业学院 辽宁铁岭 112099)

我国是农业大国,距农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农作物种植中,植保工作的高效实施,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种植品质、解决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植保工作系统性较强,涉及农业、地理、生物、机械应用等多领域知识。现阶段,农作物植保工作开展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推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便提高其工作的开展质量,助力农业种植生产工作,从而在结构调整、技术应用、科学防治中,提高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并实现综合防控,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农作物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稍有疏忽,便极有可能出现病虫害问题,影响种植工作的开展,使农民或种植户受到较大的损失。因此,需关注植保工作的开展,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理念[1],选用有效技术,端正工作态度,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有序成长。目前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认识不足、未建立植保工作机制、种类配置不科学等,为此,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重点工作进行把控。

另外,因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种植户对其危害性的认识相对匮乏,且专业植保人员供给不足,导致植保工作开展略显乏力,技术推广阻力较大。这便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展开植保工作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的农作物差异化植保需求,与种植人员密切联系,使双方之间的交互更频繁、顺畅,促进科学防控理念、有效植保措施的应用,综合性、全方位地把控农作物种植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使植保工作推进更具预见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和推广有效植保防控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使农作物的种植工作免受病虫害侵扰。

2 解决农作物植保工作问题的意义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关注,应促进绿色植保,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在使植保工作获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提升种植品质。在新形势下,植保工作任务量较大,应做好种植指导,以免病虫害蔓延,并实现统筹防治,从而让农民科学使用农药,选择优质药剂,提高植保工作开展效率,助力生产工作实施。首先,需要完善植保工作的顶层设计,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设置快速响应的病虫害处理、防控专业化队伍,确保植保专家和工作人员配置数量合理,适度提高其岗位待遇,从而让更多专业人士投身于植保工作当中。

其次,还应加强对专家团队、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考核,对其展开集中化培训,使其能就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促进系统化防治。对于不同作物的种植季节,还应进行深入走访与调查,掌握真实的种植情况,了解主要病虫害越冬存活情况[2],还需购置专业化的检测辅助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检测与防治。

再次,应进行科学指导,做好种植清洁,以便减少害虫越冬基数。对于杂草较多的区域,还需把控除草剂的应用,因其会形成农药残留,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可见,关注植保问题,有助于加强种植工作中的农药监管,促进科学种植,以免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按照正确的频次、剂量进行药剂喷洒,有助于规范对农药包装的处理。此外,对于植保工作开展所需的机械设备,也应做好提前调配,以免影响工作推进。

3 优化农作物植保工作的有效对策

基于植保工作开展水平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需就当前植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工作策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观,形成完善的农作物植物保护、监管体系,并提高广大农民与种植户的重视度,使其积极配合植保工作实施。

3.1 提升对植保工作的认识

鉴于当前植保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提高工作开展效率和作物种植工作推进水平,要转变工作思想,做好组织工作。一方面,应指派专门的植保专家,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制定合理的植保工作方案。例如,需建立信息化植保管理平台,依据往年病虫害发生频次,结合当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耕种方式、气象信息等,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植保防范预警制度。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肩头的责任之重,构建“科学管控、高效植保”的工作理念,避免对农药应用形成依赖,引入新的植保技术,才能对种植工作开展形成系统性指导,做好专业化防控,提高植保工作开展效率[3]。

另一方面,应体现农户与种植人员的主体作用,使其认识到植保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及时转变工作视角。为此,可举办专门的科普培训班,促进种植工作人员与专家的交流;还应重视对融媒体平台的利用,通过电视、广播、公众平台等,使农户获取有益的植保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例如:可结合农民与种植户的特点,以符合其阅读习惯的信息推送方式,促进对植保知识的宣传;在短视频平台,还可推出接地气、更生动的讲解视频,使其切实认识到推进植保工作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安全生产,保障农作物的种植品质,以使种植迈入绿色、生态、安全的发展新路径,实现种植工作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如此一来,才能使植物保护工作及时、精准、高效地推进,有效应对特殊天气,做好不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3.2 建立完善植保工作体系

在农业种植中,为了做好植保工作,除了应引起有关部门、农户、种植人员的关注,还应设立专项研究项目,展开工作研究,并加大支持力度,推出优惠政策。譬如,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产教研一体化,这样既有助于农业技术应用更具创新性,还能帮助农民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毕竟,植保工作具有系统性、繁杂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不能单纯地依靠农户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且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供应与食品安全,只有促进科研,关注植保服务与技术升级问题,才能实现质量兴农,使农户掌握关键技术、储备植保知识。为此,可让科研工作人员走向田间地头,结合种植户存在的困惑与植保问题,进行针对性探析,促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同时,还应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划分责任片区。依据当地自然环境、水文条件、作物种植情况等,提升植保工作开展的全面性、有效性与合理性。对于不同作物的关键生长阶段,还应制定特殊防护措施,密切观察其长势,做好日常管理,使植保工作有重点、更精细。并且,应当构建专业植保人才团队,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例如:东北平原地区降水量相对充沛,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植保工作重点在于指导农民选择低残留的农药,使其正确使用水稻壮苗剂,探究绿色植保技术等;在华北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保工作还需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专业人员边进行经验总结,促进对优势资源的利用,边推进多种作物种植,研究有效植保技术,使其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助力当地农作物种植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促进示范种植区建设。

3.3 促进对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植保工作实施中,为了确保农作物的稳健生长,还需关注技术应用问题。尤其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瓜果等的种植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植保方式存在一定的单一性、滞后性缺陷,应促进设备革新、技术升级,丰富种植种类,避免连作,造成病虫害滋生。只有革新工作理念,引入先进设备,对老旧设备与技术进行替换,才能夯实植保工作开展基础。例如,可引入高压静电喷雾器,提高植保工作效率,为种植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另外,还可引入高空测报灯。在南方部分地区的水稻、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发生草地贪夜蛾侵害,测报灯可通过系统的自动识别与测报,进行成虫消杀。并且,还可以引入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与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病虫害防治效果更显著,助力农业种植与植保工作的协调发展。

3.4 形成综合植保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植保工作问题,促进植保工作提质增效,还应形成综合植保工作机制。一来,应重视对监控预警设备、大数据、云平台等的运用,结合病虫害发生问题,形成全面预防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实现针对性治理,并且应让农民意识到过度使用药剂的危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低毒低残留药剂联合应用的方式,降低病毒、细菌滋生概率[4]。二来,需关注生态发展问题,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展开植保工作。可调整种植环境的温湿度,做好田间管理。三来,应合理施肥,促进农作物生长,以防出现生产浪费、土壤板结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既为植保工作推进指明了新方向,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5]。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需好植保工作,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关注技术革新。毕竟,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在加大工作关注与投入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施以有效植保措施,助力农作物的茁壮生长,还应提高重视,促进对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健全保障机制,使植保工作高效开展,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植保农作物病虫害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山西阳高:植保无人机 春耕显威力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植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