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2021-12-02 02:52
广东蚕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宿主粪便养殖

孙 瑜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养殖业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西藏地区的藏羊养殖不仅利润丰厚,并且还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但养殖产业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虫害疾病,要想提高藏羊的养殖水平就必须要有效防治虫害。肝片吸虫是一种寄生类虫害,它通过虫卵附着在饲料上,随饲料进入羊体肝脏中,进一步发育成虫。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出现藏羊死亡的情况。

1 肝片吸虫的特征

肝片吸虫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会对哺乳动物造成侵害,如常见的牛、羊、狗、猫、马、驴、猪等哺乳动物,甚至是威胁到人类。肝片吸虫的虫体呈现出扁平叶状,长度为8 mm~12 mm。肝片吸虫在幼虫期会寄生在螺类,并在其体内大量的繁殖,在成熟后逸出。肝片吸虫将会穿透宿主的肝表膜,从而导致宿主出现肝出血、肝损伤。肝片吸虫在动物体内不断地刺激机体,致使宿主胆管增生,从而出现众多疾病,常见的包括胆管阻塞、肝实质变性、黄疸等。除此之外,肝片吸虫的分泌物具有溶血效果,长时间将会导致宿主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幼崽发育受影响[1]。

肝片吸虫大部分为地方性流行,常见于夏秋季节,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所以肝片吸虫在夏秋时会大量繁殖。另外,肝片吸虫具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在潮湿环境下同样也具备一定的感染能力,为肝片吸虫病的进一步传播创造机会。肝片吸虫的成虫甚至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十年以上。藏羊一旦患上肝片吸虫病,并不会在初期表现出明显症状,但会逐渐出现营养状况变差,临床症状开始显现。

2 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特征

2.1 慢性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的发病时间主要在春季,潜伏在宿主体内1个月,直至宿主出现体温上升、轻微水肿、食欲下降等症状。而肝片吸虫疾病后期还会导致宿主出现贫血,并逐渐消瘦,黏膜颜色苍白,出现脱毛,甚至是死亡[2]。

2.2 急性肝片吸虫病

藏羊在患上急性肝片吸虫病之后,会呈现出腹泻、精神不振、身材消瘦、体温升高等症状,并且半浊音区扩大。急性肝片吸虫病的发病季节为秋季,在患病后,藏羊会迅速贫血,且眼结膜颜色变白,脉搏加快,呼吸急促,最终在5 d~10 d内死亡。

3 肝片吸虫病的诊断

藏羊在感染肝片吸虫病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表现也是不同的,但是需要仔细鉴别其临床症状之后才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藏羊体内通常都会潜伏少量的肝片吸虫,而少量病虫并不会对宿主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如果病虫数量持续增加,那么藏羊将会面临死亡的威胁[3]。当藏羊体内的肝片吸虫数量大量增加,其症状主要包括高烧、精神不振、贫血、食欲减退、黄疸、便血等,部分藏羊甚至还会出现脱毛、体重减轻、便秘、绝食等。在藏羊诊断过程中,可以通过虫卵漂浮沉淀法、粪便检查法等方式进行检测。采取3 g~5 g的藏羊粪便,将其放置在烧杯中,添加1∶2的饱和盐水,经过充分搅拌之后,等待20 min清除粪便的上清液。持续在烧杯中加水,经过5 min的搅拌之后,使用纱布过滤。在清除上清液的过程中,必须要保留烧杯底部的沉淀成渣。将上述操作重复3 次之后,开始检测沉渣[4]。

4 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4.1 隔离治疗,实施中西医疗法

藏羊在确诊肝片吸虫病后,需要立即隔离治疗,可以采用中药和西药治疗。其中,中药治疗:疾病程度较轻的藏羊可以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药方为陈皮12 g、党参10 g、黄芪12 g、白术15 g、当归12 g、山楂20 g、神曲12 g、升麻12 g,用水煎服,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 d;重症病例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药方为泽泻8 g、制附子30 g、白术25 g、党参20 g、炙甘草20 g、干姜20 g,混水煎服取汁,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 d。西药疗法较多。轻症病例可以采用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300 mg。重症病例,对藏羊静脉注射50 mL碳酸钠,维生素C 10 mL,1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安钠加10 mL,每天1 次,连续用3 d~5 d。成虫驱杀,通过灌服硝氯酚驱杀成虫,每千克体重5 mg,每天1 次,持续治疗3 d~5 d。另外还可以采用灌服丙硫苯咪唑的方式,每千克体重15 mg,每天1 次,治疗3 d~4 d。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六氯乙烷,其属于一种粉剂,只需要在水中搅拌均匀,每次服用15 g,灌进藏羊的食道中即可。六氯乙烷不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会导致藏羊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甚至是出现肿胀情况[5]。

4.2 加强饮水管理,定期组织驱虫

充分调查流行病学,掌握疾病的流行特点;定期对藏羊进行肝片吸虫驱杀,每年需要驱杀2次,每次驱杀的时间最好在秋末冬初。在驱杀肝片吸虫时,驱虫药物的选择非常关键,尽量采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特效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这些药物对于遏制病原体在放牧环境中的扩散效果更好[6]。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藏羊进行体外驱虫,阻止病虫,保证藏羊可以健康成长。而肝片吸虫是从螺蛳中逸出,然后分散在水源中,所以保证藏羊饮水的安全洁净也非常的重要,必须要定期检测藏羊的饮用水,保证饮水的安全卫生。在外出放牧的过程中,避免藏羊饮用脏水,加大用水管控力度。

4.3 破坏宿主生长环境,清灭中间宿主

螺蛳不仅是藏羊肝片吸虫的重要中间宿主,同时还是进一步扩散肝片吸虫疾病的关键。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藏羊肝片吸虫病,在频繁放牧的低洼沼泽地,需要做好驱杀萝卜蛳、青海螺蛳的准备工作,可以使用浓度0.01%的硫酸铜溶液对低洼沼泽地充分喷施,不仅可以破坏肝片吸虫的寄生环境,遏制肝片吸虫的蔓延扩散,同时还更加方便藏羊放牧出入[7]。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需要加强藏羊日常放牧的管理,避免让藏羊接近有螺蛳的水源。而藏羊的饲料也需要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饲料附着虫卵。

4.4 做好场地清洁管理,及时清理场地粪便

西藏地区的藏羊养殖过程中,牧区需要定期对藏羊活动的草场进行清洁,特别是粪便处理工作,以此来降低粪便导致的疾病传播可能性。通过堆肥发酵的方式可以将粪便中的虫卵杀死,养殖人员将粪便集中堆放、集中处理。除此之外,藏羊群中一旦发现肝片吸虫病,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因肝片吸虫病死亡的藏羊需妥善处理,并且处理场地需远离牧场养殖区域,不能就地掩埋[8]。

4.5 改善喂料管理,增强羊群抗病体质

藏羊的喂料方式非常关键。改善喂料方式,加强喂料管理,选择合适的季节和牧场放牧,避开潮湿地区和低洼地区,避免因囊蚴感染而被传染,实现科学放牧管理。为避免肝片吸虫病的危害进一步扩大,出于科学防控方面的考虑,当前有专家提出对藏羊采取圈舍养殖的方式,降低藏羊外出放牧的机会[9]。圈舍养殖过程中,注意饮水卫生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寄生虫感染。同时,饲养人员必须要注意饲料,为藏羊适当地补充营养物质,提升藏羊的抗寄生虫能力,避免藏羊感染肝片吸虫。

5 总结

藏羊具有非常高的养殖效益,受到了许多养殖户的青睐。但是,西藏地区因为养殖管理模式较为陈旧,再加上主要采用散养管理方式,进一步导致藏羊感染肝片吸虫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严重影响到藏羊养殖的产出效益。基于此,对待藏羊感染肝片吸虫疾病必须要提高重视,掌握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并对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从根源上遏制藏羊肝片吸虫的扩散和流行。养殖户必须要加强对肝片吸虫病的监视管理,一旦藏羊出现精神不振、身材消瘦、毛色暗淡等情况,必须要提高警惕,及时隔离病羊,充分消毒。确认藏羊感染肝片吸虫病后,需要立即进行治疗,避免藏羊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不良后果。肝片吸虫会对藏羊养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肝片吸虫病的防控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养殖人员需要在根源上避免藏羊患病。

猜你喜欢
宿主粪便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媒介取食偏好和宿主群落组成对多宿主-媒介系统疾病风险的影响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