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应用展示研究*

2021-12-02 10:45宗诚
艺术品鉴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文化

宗诚

一、城市文化的认知

(一)城市文化的认识

一座城市在历史化的进程中,均会因其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气候物产、饮食习惯、娱乐形式等形成其特有的城市文化。而这样的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名片、代名词,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一座城市的专属符号。如:辽沈地区的工业文化、苏杭地区的江南文化、云贵地区的高原文化等,均因其特有的文化表征而被广泛地认知。

城市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传承性。城市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皆因代代传承形成文化。城市文化在不断地传承中,继承、创新与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形式。

第二,具有唯一性。城市文化根植于地域属性,地域的特征铸就了文化的样式,地域性的人文、历史、语言、饮食、气候等原因,形成该地域的土生土长的专属城市文化,这样的文化是很难被复制的。

第三,具有识别性。识别性是差异化的表现特征,是相比较其他不同地域文化特征而言,识别性是城市文化中的重中之重,正是因为城市文化具有识别性,才能产生像品牌一样的价值。

(二)城市文化的功能

城市文化对外具有宣传与认知功能。对外,是针对本地域以外的城市。现今旅游业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旅游业宣传中宣传的就是城市文化。例如:河北省邯郸市旅游宣传口号:“游名城邯郸、品古赵文化”,山东省曲阜市旅游宣传口号:“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江苏省扬州市旅游宣传口号:“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由此可见,这三座城市均选择了本地的专属文化元素作为城市宣传符号,这些符号就是该城市独有的文化元素。

城市文化对内具有归属与感知功能。对内,是针对生活在本地范围内的市民来说。本地的城市文化会给市民带来城市归宿感、城市认同感以及城市自豪感。城市文化形象应该扎根于城市自身的文脉,对城市文化底蕴进行直观再现,从而构建出符合全体市民集体认知的城市文化形象,进而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

二、城市文化表现的趋于雷同误区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应用的相似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建设要具有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盲目的追求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使很多城市在建设时缺乏考虑城市文化元素的特征,这也致使很多城市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绿植覆盖是这些城市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其他城市均有的特征,这部分城市建设忽略城市自身文化,盲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注重保护、使用城市历史文化服务城市建设。另一部分城市,会使用城市文化元素投入到城市化建设中,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展示,导致出现了金融中心的“铜钱楼”、名酒产地的“酒瓶楼”等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

(二)城市文化展示方式的相似

城市文化展示的方式决定了城市文化元素应用的效果和产生的价值。因此,城市文化的展示方式应该作为城市文化元素的助推剂,起到提升和升华文化元素的作用。展示方式是文化元素“视觉化”表现的过程,在过程中文化元素被应用于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

尽管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均在探寻自己独有的文化元素,但在展示方式上出现过多雷同的情况。一座城市的文化元素在展示中获得较好的效果,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后;众多城市会蜂拥而至、照搬抄袭,最终导致难以区分,造成城市文化的模糊和混淆。地域的差异性,必将影响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展示方式的雷同,将大大削弱文化元素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在城市文化展示方式上应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从城市文化自身出发,选择和设计最适合承载本地文化特征的展示方式为宜。

(三)缺乏对城市个性文化的解码

每一座城市的城市文化均有表面为众人所知的文化表意,又有更为深层宽泛的深刻寓意。现阶段对众多城市文化元素缺乏深刻的理解,更多都是在使用文化的表层含义进行展示表达,处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从文化的表意入手挖掘和放大城市文化的深度,应在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中溯源不同的内涵体系,这个阶段处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将这部分文化元素的汲取结合第一部分城市文化的表层含义,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对文化元素的解码后,进行文化重构,塑造具有唯一性、精准性、多元性的文化元素系统,这个阶段处于“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阶段,但此时的山水,是唯一的“山水”、专属的“山水”。

三、城市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应用展示

(一)城市文化元素系统化的构建

城市文化系统化的构建,应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城市文化元素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有的文化具有大众的普及性广为人知,有的具有特殊的典型性鲜少人知。因此,应对城市文化行进系统化的研究和梳理,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表现形式、应用效果、适合展示手段等进行整合,这样的结果一目了然,便于根据展示方式、环境、造价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

以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为例,经过科学系统的对当地文化元素梳理后,可分为以新乐文化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清朝发祥地代表的清朝文化、以张氏帅府为代表的民国文化、以沈阳铁西区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等,都是沈阳主流城市文化元素的代表。同时还有因朝鲜族和韩国人聚居的西塔韩流文化、以五里河体育场为代表的足球文化等小众文化元素。

(二)城市文化元素展示应用的基本原则

城市文化的符号化表达将借助公共标志和建筑、雕塑等等的视觉符号反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这也是城市精神的最直观的表达方式。[2]现阶段城市文化元素在室外环境中多以城市景观、雕塑、建筑、公共设施等立体空间设计进行呈现;同时在平面媒介中以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数字媒介传播方式进行展示。

城市文化展示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注重树立典型城市文化元素展示的原则。将城市文化划分主文化形象,着重进行展示应用;配合部分辅助的城市文化形象作为补充,将一些小众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为点缀文化形象,共同构成地方文化形象的系统。

第二,注重艺术性表达的城市文化设计。城市文化形象展示是视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运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讲究视觉形式美的法则,甚至需要附以科技的手段共同完成。现今部分城市中的景观、雕塑仍有丑陋的、低俗的城市文化展示现象,让城市文化元素通过艺术品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传播,不仅展示了城市文化又可陶冶市民的艺术情操,例如,成都“翻墙熊猫”《I Am Here》(我在这儿),熊猫从大楼顶层向下跃出,从天而降来到成都,仿佛要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它自己,作品聘请美国丹佛大学艺术与艺术史学院的劳伦斯·阿金特设计完成,运用成都的城市文化元素通过艺术品的方式展示传播,使“翻墙熊猫”在短时间就成了成都的网红打卡地,迅速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第三,注重具有参与性的城市文化元素展示。具有参与性的互动展示,使观众由原始的被动静态观看转化为参与其中的融入式体验。现今越来越多的具有参与性的城市文化展示出现在博物馆、科技馆等大型场馆,结合声、光、电、AR、VR 等高科技手段,多重维度展示城市文化元素的特征。

城市文化的实际展示应用,应根据文化元素的特征选择相应适合的表现形式,避免生搬硬套。例如,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太阳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木雕艺术品,雕刻手法精美、线条精炼、图案精细,在太阳鸟文化元素的应用中,沈阳市将太阳鸟原始造型经过艺术化手法进行立体化设计,制作成高度21 米象征21 世纪的广场雕塑。太阳鸟图案经过艺术化加工后,屹立于广场中央更加熠熠生辉,深入人心,是沈阳的图形代表之一。

(三)城市文化元素与城市的关联

文化关联。文化传承方面,富于城市地域特征的公共设施设计,有利于传承城市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对于塑造个性化、差异化的城市形象意义非凡,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目的。[3]情感关联。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进城市文化的展示方式,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产生关联。这样的关联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尤其是将系统化的城市文化进行全面的展示后,市民了解、热爱所生活的城市,产生城市归宿感和幸福感。服务关联。城市文化元素的展示,归根结底的作用是服务城市形象的宣传、服务市民情感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

四、结语

将城市文化形象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展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现阶段部分城市文化展示缺乏条理和系统化的规范,以及部分城市间互相抄袭、剽窃的现象。笔者认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应对本城市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后,根据文化元素的特征及文化的属性,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展示理应与科技接轨,才能更好地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每座城市各有不同,每座城市各有特色,因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展示具有品牌价值的城市形象,从而推进旅游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