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对饲料企业效益的影响

2021-12-02 14:54岳文河
中国饲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饲料经营管理

岳文河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青海西宁 810008)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大国,农业又是我国实体经济第一产业,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壮大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中饲料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原材料,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饲料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 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概念

企业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对企业内部财务、生产、销售、投资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理,使这些方面的运营能按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部署进行运营以实现企业拟定的经营目标。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环境下最小单位的经济独立个体,大都具备了适合自身发展壮大的经营管理模式。但这些具有一定企业文化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也会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曹博等,2020)。同时,企业内部环境发生变化诸如企业高层人事关系改变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于家族关系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在早期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家族关系进行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的主导地位。占据了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模式的主导地位。这种管理模式核心连接是企业高层工作人员的家族关系。管理位置的重要与否与家族关系的亲密与否紧密相连,换言之,家族关系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绝对的管理主权。这种基于家族关系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较于其他经营管理模式在早期企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团结力与凝聚力。而强大的凝聚力是推动企业早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为何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都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的原因,因为有关数据表明,企业创业初期基于家族关系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几乎全是积极的影响。

但基于家族管理经营模式也有其发展的漏洞与不足。首先,此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董事自身的战略眼光与经营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因为此种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与风险规避能力几乎为零。其次是对企业今后发展的信用机制及法律法规的完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家族经营管理是基于对家族人群的一种信任与认可而产生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会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完善企业信用机制与法律规范方面,这就造成家族管理模式下企业信用机制与相关法律规范完善方面发展不足。

1.2 基于核心竞争要素经营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竞争要素经营管理模式是一般企业通过以自身市场核心竞争能力要素的发展壮大为经营管理目的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提升有赖于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要素发展情况相关,因此,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展要素为管理目的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饲料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仅有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还包括外来企业竞争,所以,饲料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根据自身产品销售市场的竞争环境来分析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要素如企业决策协调方面的能力来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要素经营管理模式。通过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整合现有的各种人力、资金资源,重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与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完成企业自身的战略合作目的。

1.3 基于人本思想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基于人本思想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人为因素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升自身企业的文化氛围,打造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企业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调动起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企业的福利待遇是基于人本思想经营管理模式的核心发展要素,该经营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要以员工需求为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福利待遇,加大企业员工的关心程度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而激发企业员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自身的创造力与经济效益。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经济内卷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法宝,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性化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通过以员工自身的核心需求为出发点拉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从而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薄殷,2021)。因为基于人本思想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能第一时间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创新驱动能力。

2 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2.1 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情况 当前农业发展相较于金融业、制造业来说经营管理方面发展速度较为迟缓,而且由于饲料产品本身市场需求度较低,而且农业畜牧养殖过程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给饲料产品需求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饲料企业在经营管理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较少,使得饲料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产业。

2.2 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饲料企业自身企业文化氛围发展不足 相较于其他农业,饲料企业产业发展较为迟缓,价值产品的需求客户群体文化水平一般,所以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发展不够重视,而且由于企业内部生产员工的岗位流动性大,员工对饲料企业自身的归属感、认同感不足,无法及时激发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饲料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2.2.2 饲料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差强人意 我国饲料企业绝大部分经营管理都是基于家族关系下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忽视人才资源的挖掘与培养,甚至忽视岗位资源设置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边菲,2021)。因为在饲料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对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影响非常重要,无论是岗位设置、人才配备还是员工日常考核、激励奖惩机制亦或是员工定期技能培训与薪酬管理都与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密切联系,而基于家族关系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水平。

2.2.3 饲料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财务管理并未形成一定的抗风险体系,无论是从财务会计运营方面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发展都受到一定的资金限制,使得饲料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明显不足,而财务会计管理是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核心,因此,饲料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风险增加也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水平带来负面影响(方华,2021)。

2.2.4 饲料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不高 在新经济发展的今天,饲料企业提上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在于要快速完成饲料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找到新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创新增长点,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当前饲料企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水平。

3 饲料企业经营管理不足的成因分析

3.1 饲料企业树立自身产品品牌文化意识不强 饲料企业自身产品品牌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品牌文化是饲料企业员工提升自身对企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精神粘合剂,也是饲料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法宝(钟祎文和李茂源,2021)。但当前饲料企业对树立产品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尤其是基于家族关系的经营管理模式下,由于企业管理层面的领导人员本身不具备相关管理专业知识能力,本身管理意识不强,导致饲料企业自身产品文化氛围不足,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偏弱,团队核心凝聚能力不足。

3.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饲料企业之所以会出来人才水平差强人意的现象,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饲料企业自身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其是基于家族关系下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基于人本思想下的经营管理模式都在管理层面缺乏专业的企业经理,选人用人也多靠传统的经验。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市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训机构较少,输出管理专业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人才交易市场也未成形,给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带来发展阻力,这也是饲料企业经营管里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

3.3 饲料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在于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当前财务管理之所以成为饲料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水平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绝大部分饲料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管理体系发展不够完善(刘嘉琦,2020)。企业没有内控监督机制,就如奔跑的马儿没有缰绳,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还给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阻力。

3.4 饲料企业自身生产运营技术水平发展不足 饲料企业产品效益之所以效果不佳,一方面是由于饲料产品销售市场竞争压力所导致,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品成本过高,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企业生产绩效的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成反比,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当前饲料企业产品生产技术能力普遍不高,产品生产成本无法有效降低,使得饲料企业产品生产效益得不到提升反过来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

4 加强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措施

4.1 积极发展符合饲料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企业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法宝,更是整个企业内部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饲料企业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营造好属于企业自身的精神文化氛围(凌姗,2021)。主要通过一是打造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积极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增加企业员工对饲料企业的归属感,同时还要将企业文化输出到消费群体中,提升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从而提升饲料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提升饲料企业的品牌信誉,诚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质之一,提升饲料企业自身的品牌诚信度就是增加企业自身的商誉价值,通过提升饲料产品的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商誉价值,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4.2 积极完善发展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饲料企业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饲料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重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当前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来看,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人才资源储备力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招聘录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进行招募,争取做到饲料企业各方人才资源都有所涉猎;二是加强对饲料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完善新入职人员入职培训计划,从而加强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三是加强饲料企业薪资绩效考核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薪资绩效激励办法有效提升饲料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饲料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4.3 加强财务会计内部管控监督机制 饲料企业财务会计内部监督管控机制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会计内部管控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资金运营风险,从而提升饲料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饲料企业要加强财务会计内部管控监督机制(斗红杰,2021)。首先,饲料企业要设立一定的监督管控机构,其次在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系统中完善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条件,最后,加强饲料企业各个运营环节之间的财务信息传递效率,加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性与时效性,进而提升饲料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管控力度。

4.4 加强饲料企业专业技术生产水平

4.4.1 保障饲料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饲料产品相较于其他农业生产原材料来说,消费群体更加重视饲料产品自身的安全性与产品品质,因此,饲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饲料产品的各项指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从而在源头上确保农业产品的安全性。

4.4.2 加强饲料企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饲料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饲料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饲料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进一步节约生产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缩减生产产品的单件时间从而更好的提升饲料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同时也要保障产品本身技术含量,增加饲料产品的使用价值与饲养效益,给养殖产业提供更科学的营养价值。

猜你喜欢
饲料经营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粤海饲料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饲料Ⅱ个股表现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