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庚教授辨治女性痤疮经验

2021-12-02 22:01蒋跃文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教授舌质痤疮

李 默,蒋跃文

(1.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伤寒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61)

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疤、结节、囊肿、瘢痕等,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中医称本病为“肺风粉刺”“酒刺”“粉刺”“面疱”等[2],俗称“暗疮”“青春痘”。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独特优势。

李家庚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湖北省中医名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教授曾跟随著名中医学家李培生教授学习多年,重视对经典理论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从医执教近40载,勤求古训,技艺精诚,主攻《伤寒论》,旁涉温病各家,擅于化裁经方,合以时方,依故创新,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

李教授认为,女性痤疮虽发于皮肤表面,但与机体卫气营血、经络脏腑息息相关,不仅与火、热、毒、瘀等病理因素有关,更与女性冲任失调有莫大关系。故李教授认为女性痤疮的基本治疗原则为实证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主,虚证以调和肝脾、滋补肾阴为主,现具体分述于下。

1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李教授认为痤疮多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导致气血失调,化生热瘀毒邪,热毒血瘀内蕴日久,肝胆疏泄失常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毒势不尽,情寒壮热仍作者,宜服五味消毒饮。”此方为治疗疮疡疔毒的经典名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该方具有广谱抗菌、抗炎和抗病毒作用[3]。李教授治疗痤疮多以五味消毒饮为基本方化裁,配以丹参、赤芍、丹皮、生地、玄参、苦参等滋阴凉血、活血散瘀药,收效颇佳。

医案举隅:李某,女,38岁,2017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诉面部痤疮年余,1年前开始下颌处易发痤疮,后于同济医院治疗未果,痤疮面积扩大,蔓延至颊、额及双颈部,纳寐可,小便正常,大便带血1周,软便,1~2日一行。13岁月经初潮,每次6~7天,周期40~50天。末次月经2017年9月21日,月经色正常夹血块,行经时腰、少腹酸胀,双乳胀,痤疮加重,有痔疮史,偶大便带血;舌质偏暗,苔黄少,脉弦细。辨证:毒邪内郁、阴虚血热,处方:夏枯草20 g、金银花30 g、连翘15 g、蒲公英20 g、野菊花15 g、紫花地丁15 g、紫背天葵10 g、生地黄15 g、丹皮10 g、丹参20 g、赤芍20 g、白芷15 g、玄参15 g、桑叶20 g、地榆炭15 g、槐花炭10 g、炒山楂15 g、白茅根20 g、威灵仙15 g、甘草10 g。6剂,水煎服。

2017年10月19日二诊:上症有减,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续上方加败酱草20 g、桑白皮10 g。6剂,水煎服。

按:患者痤疮发病日久,毒热内瘀,上蒸于头面,故痤疮满布于面颈,久不了了。且女性正常月经周期的维持以阴阳消长为基础,患者经期痤疮加重,说明经前期阳长,扰动肝阳,冲任失调,致使痤疮加重;经后期热随血出,肝气调达,冲任协调,痤疮则减轻。月经周期长,有血块,行经时腰、少腹酸胀,双乳胀,舌质偏暗,苔黄少,脉细弦,说明肝郁内热,气滞血瘀;里热迫血妄行则发痔疮,大便带血。初诊以五味消毒饮合连翘、夏枯草、玄参清热解毒;白芷、桑叶疏风散热;生地、丹皮、丹参、赤芍、地榆炭和槐花炭凉血调经、散瘀止血;威灵仙、白茅根导湿热下行;炒山楂、生甘草补脾健运。二诊加桑白皮、败酱草疏风排脓。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解郁之功效,患者二诊后痤疮明显减轻,其后病情稳定,间断来诊。

2 疏肝和脾,调理冲任

李教授认为,现代女性要兼顾家庭与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睡眠不规律,情绪波动明显,易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出现经带产的一系列病症。女子以血为先天,月经与生殖机能的异常与冲任密切相关。任脉主胞胎,行身前中线,为阴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阴;冲脉行任脉两侧,为十二经脉之海,总领诸经气血,与女子月经及孕育机能有关。二脉皆起于小腹而与肝肾、命门密切相关,故而女性痤疮患者多为冲任不调证,临床常表现为痤疮与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伴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皮损好发于额、眉间或两颊。现代研究表明,月经前发生的痤疮与体内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有关。女性体内的性激素随排卵周期而发生变化,并伴随皮脂分泌和皮肤敏感性的改变,从而导致痤疮加重[4]。李教授治疗女性肝气郁结、冲任失调型痤疮,多用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加减化裁。四逆散首见于《伤寒论》第318条,既有调理肝脾之功,又具调和气血之用,是疏肝理气、调理气机的基本方[5]。当归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具有泻肝补脾、养血和营、通利水湿的功效,当属妇科疾病中肝脾不和、虚中挟实、水血并治之方[6]。

医案举隅:张某,女,30岁,201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诉口角、脸颊易生痤疮,月经失调反复1年余。2016年8月30日查B超示:右侧卵巢多囊性改变。月经约2月1次,量少。2017年1月23日小产1次,月经有血块,轻度痛经,末次月经10月30日。手足冷,近1月腰痛,拟备孕,纳寐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脉细。辨证为肝郁血虚、冲任不调,处方:炒枳壳10 g、制香附10 g、柴胡10 g、炒白术10 g、茯苓20 g、茯神20 g、生地15 g、丹皮10 g、赤芍15 g、白芍15 g、川芎15 g、鸡血藤15 g、益母草10 g、仙灵脾20 g、枸杞子15 g、白芷15 g、黄芪20 g、防风15 g、炒山楂15 g、甘草10 g,6剂,水煎服。2017年11月9日二诊:一般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续上方加砂仁6 g,6剂,水煎服。

按:此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异常增高是导致其痤疮反复发作、皮肤损害久治不愈的主因。近年临床发现,女性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后痤疮发病率逐年升高,查其激素水平多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高雄激素血症[7]。李教授认为,冲任不畅是PCOS发生的重要病机,肝肾阴虚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则不通,气滞血瘀可致痛经;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阴滋源不足,则阴血无以化生以濡养胞胎,导致小产;小产后肾阴阳两虚导致腰痛;产后体虚,易外感寒湿,形成寒积,阳气被郁不得通达四肢,表现为手足冷;肝体阴而用阳,疏泄不及,致使肝郁化火,面发痤疮,且皮疹多发于两颊。初诊方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疏肝行气,健脾养血;生地、丹皮、赤白芍、鸡血藤、益母草、白芷、炒山楂活血调经止痛;仙灵脾、枸杞子滋养肝肾;黄芪、防风合白术寓玉屏风散之意,用以产后补虚固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诊加砂仁以增强理气之功,诸药合用,疏肝养血,补肾固冲,患者诸症明显好转。

3 滋补肝肾,清热解毒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与痤疮的发生关系密切。肾主水,与肺、脾共同调节水液。肾水不足,阴虚火旺,上炎燔酌可发为痤疮;肾不主水,水停为浊,湿浊停聚在上,亦可发为痤疮;肾阴亏虚,不能滋养其他脏腑,则可造成火热上行而发为痤疮。李教授治疗女性阴虚火旺、冲任失调型痤疮,多以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加减。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乃钱乙根据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去桂枝、附子,将温补肾阳之剂转为滋补肾阴之剂而成。全方为三补三泻,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实乃滋阴补肾之名方[8]。

医案举隅:刘某,女,19岁,2017年8年17日初诊:患者诉每次于经前面部起皮屑,口鼻处易发痤疮,白发渐生3年余;饮食可,二便调,夜寐安;月经首日身软。平素食辛辣较多。末次月经7月25日,舌红苔薄黄,边尖红,略见齿痕,脉弦细滑数。辨证:肝肾亏虚、阴虚火旺,处方:金银花20 g、连翘15 g、生地黄15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茯苓15 g、菟丝子15 g、枸杞子20 g、五味子10 g、补骨脂10 g、太子参6 g、白芷15 g、赤芍15 g、白芍15 g、川芎15 g、炒山楂15 g、砂仁 6g,6剂,水煎服。

2017年8月24日二诊:诸症缓解,无特殊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续上方加马齿苋20 g、黄芪10 g,6剂,水煎服。后间断来诊,痤疮基本未再发。

按:《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者……其华在发。”肾虚使精血不足,“发为血之余”,以致头发缺少濡养,造成白发、脱发;肝肾不足,月经来潮骤失大量阴血,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致使月经首日身软;阴虚无以制约阳亢,以致虚火上炎,加之平日喜食辛辣,脾虚胃热,遂生湿热于内,口鼻处发为痤疮。可见患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初诊方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治其标;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化裁,合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滋补肝肾之阴;赤白芍、川芎、白芷、炒山楂、砂仁行气活血化瘀;太子参、补骨脂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弥补先后天之不足。二诊加马齿苋、黄芪,分别加强清热解毒与补虚之功效,诸药配伍得当,患者诉痤疮明显减少,不适症状均有改善。

4 结语

目前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炎症损害及免疫、遗传、环境、心理、日常生活习惯等有关,而饮食、睡眠不足、化妆品、物理刺激、药物等因素也在痤疮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9]。西医治疗痤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易反复发作,且长期用药容易出现副作用。相较于西医,中医药治疗不良反应少,预后相对较好。李家庚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治疗女性痤疮以卫气营血、脏腑辨证为基础,以疏肝滋阴为重,契合女性的生理特点。其临证灵活运用经方,巧妙化裁,收效显著,可谓“师古而不泥于古”。

猜你喜欢
李教授舌质痤疮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育槐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厨子救人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别人的眼中
丝柔光子痤疮仪治疗痤疮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