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

2021-12-02 23:19高晓晓周丽丽
纺织报告 2021年4期
关键词:效能纺织智能化

高晓晓,周丽丽,李 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海关,山东 日照 276800;2.日照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或者企业开始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或者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企业变革,希望由此形成新的企业生存模式,最大化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效能。对于纺织企业而言,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审视纺织工程中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效能,进行合理布局。

1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分析

企业在实现信息化之后,可以实现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不断交互,使信息处于高度流畅的状态,内部的沟通机制也会因此建立起来。员工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合作环节,企业的凝聚力会不断提升。依靠信息化机制,企业的各项资源、知识可以进入共享状态,新员工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查看前辈们的工作案例,迅速地熟悉公司业务,反思案例中存在的不妥行为,进入更加理想的工作状态。依靠信息化平台,实际的公文流转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不用再通过手工的方式来管理或者存储,使实际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信息化平台的帮助下,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看到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作出决策,发挥监督效能。在信息化机制中,各项工作内容和职责,与绩效、薪酬之间是关联的,而将行为量化,势必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职责意识不断弱化。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企业的办公开支会得到控制,管理成本得以降低,差错率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会因此得到不断提升。在信息化建设格局中,甚至可以实现移动办公,生产指标可以进行在线监测,使得企业内部运作模式进入更加高端的管理状态,促使企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2 我国纺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纺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对多家纺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很多纺织企业也意识到此方面的价值,并且部分大型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布局,有的实现了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有的建立了财务管理软件框架,有的创建了企业外部网站,有的构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还有的建立了客服中心系统。但是从整体的投入水平来看,智能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低于0.3%,这与发达国家企业这方面的投入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比较少,整体的信息化效益也不是很理想,或者说在此方面的投入可能跟不上当前的技术发展节奏,只是将办公自动化作为主要版块,很难将信息化建设的效能全面发挥出来。

2.2 纺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知识短缺、信息技术效能认知不健全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领导对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层次较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趋势,但是与当前业务开展没有较大关联,也就是说,此方面的紧迫性不强。或者部分企业领导已经开始布局,但是多数只关注生产自动化或者财务管理信息化,忽视了整个流程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难以确保智能化、信息化体系的综合效能得以发挥。

3 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错误的认知是未能作出科学决策的前因,因此,需要以更加理性、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在此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需要明确的是,不是简单地购买一些设备,然后接入互联网来开发应用软件。企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地融入企业各个流程,目的是使用企业所有的信息和资源,找到更好的机会,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以便引导企业的运行效率朝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这才是企业竞争力塑造的路径。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规划、企业业务流程、企业组织架构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内容有:(1)工作环境和个性化企业信息平台,需要将协同审批流程、知识共享流程、交互沟通流程、个人办公管理流程、流程分析办公、企业社区、协同办公流程都归结进去[1];(2)生产在线检测系统的架构,即依靠智能化技术,确保系统具备电量在线监测功能、质量在线监测功能、温湿度在线监测功能和生产状态在线监控功能,并且依靠这些功能获取更加全面的企业业务运行数据信息,依靠智能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缺陷,确保实际生产把控能力得以提升;(3)进销存系统的应用,形成专业化的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和条形码管理模块,确保企业的各项物流信息能够汇总起来,在此基础上确保各项业务管理决策有据可依[2]。

4 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在庞大的纺织工程中,必须发挥好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效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做好相关工作。

4.1 转变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形成良性交互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于确保企业经营进入集成化的状态,无论是与供应商的交互,还是与合作伙伴的交互,乃至与生产过程的交互,抑或是客户之间的交互,都会产生对应的信息,这些都需要进入统一管理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是引导企业经营流程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管理模式改变的具体措施之一。在此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确保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之间形成良性交互。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对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企业自身管理的实况。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关键的环节或者领域,建立循序渐进的信息化改造格局,使得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融入企业业务[3]。(2)高度重视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企业规模维度、企业经营状况维度、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维度进行研判,确保实际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有着完善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实际的建设工作有的放矢。企业管理者需要建立长期的投入规划,然后在不同的阶段依照对应的规划来部署实施,才能确保实际建设机制逐渐发挥效能[4]。

4.2 培养专业人才,发挥技术系统的效能

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长期性的工程,其效益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实现。除了需要给予资金支持之外,还需要积极配置对应的人力资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系统的效能。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1)纺织企业需要关注自身信息化建设部门的组建,后续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就是其职责,以建立完善的部门运行制度。(2)积极引入更多懂得智能信息技术的人才,让他们在对应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企业生产方式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创新的驱动力量,并且给予其良好的待遇和薪酬,确保其能够以更加主动的心态参与实际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5]。(3)确保与高等院校实现交互,依照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诉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建言献策,提供资源支撑,为纺织工程培养更多懂得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使其成为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力量[6]。

4.3 关注信息化安全,规避技术失控风险

既然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需要贯穿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信息流无疑是比较大的。信息如果遭到泄露,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企业依靠智能化平台或者信息化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信息化技术安全体系的构建,需要将焦点放在以下环节:(1)选择与高素质、权威性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企业合作,以外包的方式,确保对方成为平台安全运行的保障者,保证己方可以更好地使用智能化平台或者信息化平台。(2)积极培养更多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使得对应的工作岗位人员可以依照信息安全管理诉求做好本职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技术失控导致的各种风险[7]。(3)建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进而以合规的状态参与工作,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氛围[8]。

5 结语

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是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纺织工程中发挥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效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实际技术投入方面、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以及技术环境运行方面进行优化布局,确保企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步入理想的状态。

猜你喜欢
效能纺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澳洋纺织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