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增信,以信仰之光照亮教育之路
——结合学习党史谈学校思政工作

2021-12-02 09:47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

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赫 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处于“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深入、系统学习党史,不仅能“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而且可以借此契机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教育、教研工作中,从而更严谨、更有效、更有的放矢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道授业解惑一直被视为师者之道的精髓,然“道”的内涵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现当代中国教师所授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开辟中国特色道路的过程中总结升华而来的,既有理论之科学严谨,又有践行之求真务实。

“道”在上个世纪初,既令很多知识分子狂热追逐,又令更多的人因“逐而不得”而怅然若失——从鸦片战争起,就有一批有识之士寻找令清朝“复兴”之路,洋务运动、变法等意图力挽狂澜之举相继失败后,随着清政府结束帝制,思想界的“解放”使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但资本主义各种政治学说在中国的试验又接连失败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世界闪光,敏锐的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并将之引入中国,可以说这一思想从进入中国之始,便是思想宣传和思想转化结合的典范,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闪烁着中国智慧的道路。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开始宣讲起利国利民的人间“大道”,这也可视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扎根在哪,党的思想就宣传到哪,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不同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具有不同需求的人民群众,党亟需统一思想,凝聚全国上下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以便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为此,党系统总结了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并针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现实,初建了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思路。尤其是为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高校、党校等具有宣教能力的教育机构,向广大农村群众、干部、知识分子等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调动了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为整个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如火如荼,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性的纲领、条例、制度,逐渐形成针对社会各个阶层的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完善。再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益发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系统而深入地开展了“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这些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活动,从思想源头上正本溯源、培本固原,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观点,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回应现实诉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推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面向未来、变革创新。

循着上述纵向梳理的历史脉络,我们发现: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紧密联系时代设问,围绕着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阶段任务确定着自身的工作内容,同时,也为我们在教育领域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涵养、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政工作的根本前提。百年实践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同存共生。因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为根本依据,追本溯源式地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确立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党的历史时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深入了解这一百年的发展变化,将会促进筑牢理想信念之根,丰富锻造思想品质之魂,成为人们发展成长的内生动力。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真正应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来之不易的今天,让他们更有思想、更有信心、更有理想地赓续红色精神,让他们“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

遵循客观规律是思政工作的发展源泉。对于客观规律的把握,是思想政治认识的理性目标和指向目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实践中,随着时间脉络、空间场域的变换而不断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目标、方式、载体,这一过程就是在充分遵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共中央于2018年3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育问题的决策议事,也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党的教育的方向、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顶层设计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各地纷纷制定符合自身特点、适应发展需要的相应制度和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面向未来、变革创新。

注重队伍建设是思政工作的保障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百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的执政理念和思想方略,具体说来,就是抓住了深入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源头活水,在与中国社会同构共生之间将深入群众的思想理念融入到社会现实当中,深刻体现了聚焦人民利益关切的人本意识,彰显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其长远计,为党和国家长远计,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此必须促进争做“四有好老师”在教师队伍中蔚然成风,只有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涵盖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层面。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发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专门针对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做出了统领性的部署和安排,涵盖全面、指向明确、路径科学。文件中也强调教育系统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重要地位,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的坚实保障。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是教育领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要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传好红色基因,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涵养学生成长的本质力量,以信仰之光照亮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