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2021-12-02 15:23林锡安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口语绘本交际

林锡安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专门设置了“口语交际”板块,内容较以往教材,进一步实现了口语交际主题的多样性、情境的丰富性和能力训练点的明确性。那么应该如何基于统编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刊就此话题刊发两篇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按照“倾听”“表达”“应对”三个能力维度来选择交际内容,确定能力发展点,形成了独立的知识技能体系。然而,从现今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在低段口语交际课堂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交际主动性极高,但在交际表达时,容易词不达意或语序颠倒,道不清说不明,缺乏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一是由于他们积累的词语、掌握的句式较少,较难表达出完整的意思;二是由于他们正处在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思维是语言的内核,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导致语言表达不清。

问题二: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上,常见到个别学生滔滔不绝,大多数学生默默无闻的场景,口语交际参与面窄,缺乏交际性和互动性。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在口语交际课上,缺少多情境多对象的交际场景创设,就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自然没有代入感,更没有了交际沟通的动力。

问题三:在口语交际课上,有些低年级学生善说不善听,缺乏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有时还未听清交谈对象表述的内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顺畅的沟通渠道。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成效?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统编教材文本资源,层递式地教学表达的方法,让学生爱说、会说;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交际,让学生在双向或多向中互动交际;借助交际评价表,关注倾听和表达的质量,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一、利用文本资源:层递式地教学表达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在交际表达时,出现词不达意或语序颠倒等现象,其原因在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尚未成熟。那么,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呢?可以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点与阅读教学相联系,充分挖掘文本资源中的语言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语言范式中学习表达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利用教材学习表达,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依赖于严谨的语言表达,因此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一开始就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进行交际,表达自己的想法。

模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可以为口语交际提供表达范例,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材小贴士要求学习按照顺序介绍制作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按照顺序说”,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为学生搭建交际支架。支架一:结合本单元课文《曹冲称象》第4自然段中称象过程的表达范例,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承接词“先”“再”“然后”,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说得有条理。支架二:跨学科引入美术课本中图画步骤示意图,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按步驟顺序说清制作过程。两个常用的表达范例为学生提供了交际范本,可以形成有效的交际语言范式,帮助学生模仿交际,把话说清楚。学会了介绍制作过程的方法后,同桌互相介绍,从介绍的完整性(作品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和介绍的条理性(正确使用承接词)两方面展开交际。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在倾听中记住主要信息,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

教师依托文本,借用有利的训练素材,指导学生在经典的篇目中学习作者表达的条理性和层次性,从而实现融会贯通,能在口语交际中主动运用的教学目标。学生有例可仿,可操作性强,交际表达能逐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巧借绘本学习表达,提升语言审美的水平

口语交际过程是运用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的过程,主要通过“语言”这一媒介的“输入”与“输出”来实现交际目的、满足双方交际需求。在口语交际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更容易吸引听众。因而,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通过引导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掌握有新鲜感的句式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语言审美的感受力。

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认识不同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明白每个职业都肩负着不同的任务,由此说出自己长大后想做些什么。表达能力训练点是: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应对能力点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在交际表达中,学生普遍都能运用句式说出自己的理想:“我长大以后想____。因为____,所以____ 。”但为了更好地创设交际互动的情境,教师可推荐绘本故事《长大以后做什么》,将表达和应对能力点相融合,使学生的交际表达语言更富有美感。

摘录绘本第一小节:

蒲公英,蒲公英,

长大以后做什么?

我呀,我要做一只大狮子!

金色的鬃毛浓又密,一只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

是嘛,你要做一只大狮子啊,大狮子好啊。

可是,这片原野,对大狮子来说太小了呀。

可不是嘛。那我还是做一朵蒲公英吧。

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写谁长大了想做什么。然后同桌合作分角色读儿歌,“我问你说”。接着学习绘本的交际技巧和语言表达。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在交流沟通时,要善于倾听,肯定对方的想法;可以对话题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追问;在交流中,语言表达要自然亲切,可以尝试带上语气词,这样口语化的表达在交际中更有亲和力,容易让对方接受。

著名儿童文学家松居直先生认为,绘本特别重要的方面不是书中的知识或信息,而是语言。低段学生通过阅读他们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会很多交际表达的技巧,积累丰富且有品质的语言,并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欣赏美、体验美、表达美,进而在口语交际中自如地处理问题。因而在低年级开发绘本阅读资源,对于培养口语交际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语言审美的水平有推动作用。

二、营造交际环境:双向或多向互动展开交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口语交际活动应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开展,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触发、唤醒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内驱力和欲望。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营造真实的交流场景,拓展现实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学用“交际”,活用“交际”。

(一)立足教材,营造真实的交流场景,身临其境促交际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流场景,容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容易有角色代入感,容易走进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而交流场景的营造应立足于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交际互动点,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特级教师刘仁增老师认为,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口语交际时,可以抓住三个“点”:一是抓“显点”,因势利导;二是挖“隐点”,巧作勾连;三是找“支点”,优化整合。

比如,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打电话”,插图通过泡泡的形式,对打电话的流程进行了提示。依据“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分别让学生扮演李中和张阳的妈妈,按照提示说一说、演一演,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并且可以仿照交际流程拓展打电话“请假”“报备”“问问题”“发出邀请”“送出祝福”等情境内容。迁移、运用、实践,不断的实操训练能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螺旋上升。

又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小兔运南瓜”,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送回家”,更要引导听的学生讨论、评价运南瓜的方法,“我认为______這个办法最好,因为______”。挖掘“隐点”,巧作勾连,使表达者“能言善说”,倾听者“能提善问”,交际就自然发生了。

再如,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请你帮个忙”,抓住“你”字这个“支点”:“你”的对象可以是同学、陌生的同龄人、长辈。交际互动时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把话说清楚,寻求他人的帮助。相互问答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二)延伸课外,拓展现实的生活情境,举一反三用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源于生活实际,又必然回归生活实际,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学生要将口语交际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灵活运用课内掌握的交际方法,举一反三地活用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教材中“图书借阅公约”后,笔者又引导学生谈论制订“班级公约”。这一话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表现,能将制订借阅公约的方法运用到新的主题情境中,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中积极交际,献计献策。“班级公约”经过初次讨论、汇报梳理、再次讨论、完善语言,最终大家达成共识,一致通过。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强化交际意识,在积极的情感交流中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在一节课上学得交际方法,还要在之后的学习中反复使用交际方法,更要在平时的日常交际中有意识地操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会“交际”,口语交际学习指向真实生活的运用,方可形成交际能力。

三、借助交际评价: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的目的在于获得并理解对方的信息,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必要保障,因此准确地倾听就成为一种技巧。

纵观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编排,解读每一课的小贴士,我们不难发现,倾听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从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注意听别人说话”,一年级下册“边听边借助图画记内容”,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到二年级下册教材中“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倾听的方式从“注意听”到“认真听”,倾听的内容从“边听边记”到“边听边了解”,逐渐提高倾听的要求和难度。为了扎实培养学生倾听习惯,逐步提升倾听能力,笔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可视化、易操作的评价指标,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之倾听能力评价表”(如下)。

一张评价表,为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及时了解自身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改进,大大提高听话的效能,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听话技巧,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面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挖掘文本资源,营造交际环境,落实评价,从而让低年级学生在交际中逐步把话说好,善于互动沟通,并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口语绘本交际
情景交际
绘本
绘本
绘本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