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型人”到“X型人”

2021-12-02 15:24丁书鹭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编程

丁书鹭

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曾指出,在当今的校园里,学业成绩优秀的“A型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但他希望出现更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X型学生”。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X型学生”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显示,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教学创新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原动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日常教学的努力方向,而编程教学恰恰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早在2016年新学期,笔者就尝试将Scratch编程教学引入我校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近年来更是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式,在小学中、高年段课堂深入开展Scratch编程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Scratch编程确实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Scratch编程简介及少儿编程发展状况

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专为青少年儿童设计的Scratch编程软件,采用圖形化的中文界面,它采用类似“搭积木”的方法编写程序,语言简单易懂,特别适合青少年的学习和使用。此外,它还能将多种常见的媒体素材,比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整合起来,制作出各种具有交互性的动画、游戏、音乐作品等。

在Scratch的课堂实践中,学生利用Scratch所见即所得的编程方式,只需用鼠标拖动各种“命令积木”就能做出丰富有趣的游戏动画,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Scratch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在创作中,学生将反复经历想象到动手制作的过程,而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更为重要的是,Scratch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唤醒学生沉睡的创作潜能。

二、通过“创造性学习螺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笔者借鉴学习了“创造性学习螺旋”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学习螺旋”是从想象出发,经过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再到想象的一种过程,并以这种周而复始、循环上升的方式,不断发展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制作“迷宫大冒险”一课为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展想象——在走迷宫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哪些好玩有趣、带有“冒险”性质的内容;接着开始创造——仅有想象还不够,学生要把想象转化为行动,创造出过关条件、机关陷阱、各种任务等;第三步游戏——学生反复修改甚至重做自己的作品,试图增加更多的玩法,增添更多的乐趣;然后分享——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想法,每位学生的设计构想,都有可能成为其他同学的灵感来源,从而推动自身作品的新发展;最后反思——迷宫出口处如何做提示?玩家绕出迷宫的bug该怎么处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并动手实践验证,直到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当学生经过一轮创造性学习螺旋后,又开始思考如何增加游戏的“玩点”,从而开启新的方向:比如能不能设计个钥匙?要不要给游戏加个倒计时?如何让玩家必须先去解救人质后,才能过关……新一轮学习螺旋又开始运转!“创造性学习螺旋”就好比创造性思维的引擎,它发展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先建构自己的想法,接着尝试该想法能否实现,如果不能,就另寻他路,同时也会从同伴那里得到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萌生出新的思路。

三、“4P”学习法帮助学生成为创造型思考者

“少儿编程之父”雷斯尼克指出,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方法是支持那些基于热情(Passion)、与同伴合作(Peers)、以游戏精神(Play)从事项目(Project)的人。在开展Scratch编程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这套“4P”学习法作为指导原则。

首先,设计项目(Project)是Scratch编程的关键内容。学生曾在课上设计出“熊猫逛莲花公园”“熊猫看魔术表演”“熊猫玩蹦床”“企鹅三兄弟”“冰河竞速”等各种项目内容,并通过“创造性学习螺旋”,不断完善、改进,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其次,是热情(Passion)。当学生投入到感兴趣的项目时,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更有热情。由于Scratch能创建游戏、动画、小程序等多种类型的项目,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点燃自己学习热情的项目。比如,有的学生表现出对动漫的热情,制作出“企鹅三兄弟”的动画短片,有的则特别热衷于游戏制作,设计出“冰河竞速”的游戏,深受同伴们的喜爱。

接着,则是同伴(Peers)。培养创造力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将Scratch引入课堂,正是为了提高生生之间的互动而设计,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与同伴交流、互动的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征求、交换不同的见解,吸收他人的良性建议。

最后是游戏(Play)。学生对游戏的热情是“天然”的,玩游戏其实就是带有一种冒险、挑战的意味。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Scratch的宗旨正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用探索游戏的精神,不断设计具有新意的项目,挑战新的设计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展Scratch创意编程所取得的收获

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中,Scratch的内容只出现在六年级下册,且仅仅只有八个课时,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Scratch创意编程,领略编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及实践能力,笔者决定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初步编写了一份适合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Scratch课程大纲。同时结合视频网站平台,上传了24份自己录制的创意编程微课视频,供学生自学使用,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同时,笔者在校园网上开辟“创意编程”专栏,专门用于收集学生的编程作品。开展Scratch教学实践以来,一部分学生已能够独自或合作完成Scratch作品,展现出自己的创作才华,比如“猜岁数”“新版打蝙蝠”“成绩分析系统”“面积计算器”“新版圈圈大战”“Flappy Bird”……

创造力是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的,“创意编程”专栏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互帮互助、经验共享的氛围中,他们的创作灵感互相碰撞,不断感受创作的乐趣。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孩子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孩子的想法并不是外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Scratch不仅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头脑中的灵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主动实践中成为“积极的知识建构者”,成为真正的“X型”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编程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编程,是一种态度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