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

2021-12-02 15:42曾菁瑜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卡片教学效果案例

曾菁瑜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已经较为普遍,但是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境创设,没有取得真正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依据教学过程中碰到的真实案例,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

一、脱离生活谈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中国的孩子从小就会说汉语,而很多外国人却要漂洋过海到中国学习汉语,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汉语的语境。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小学生无法像第一母语那样习得。如何能让小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并想去学习它、运用它,这就需要密切联系生活。

【案例1】新标准《英语》四年级第四册Module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中的教学片段

T:I like sports. Do you like sports?Yes. This week We had Sports Day.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出示我校高年级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照片)What can he do?Yes,he can run.

(學生安静,没有太大反应。)

这是一个运用多媒体创造运动会的情境案例。教师期望能通过运动会的情境创设来让学生学习重点词语run(fast)、jump(high)等,但是因为出示的是区运动会的图片,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也是陌生的,学生只当作一般图片浏览,没有起到情境创设的作用。而就在上周,学校刚刚开过一次运动会,如果此时能用上本校本班同学的照片,相信这个情境的创设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地创设情境。

二、脱离趣味谈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从这一意义上说,要让学生专注到功课上,就必须增加功课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在“乐”中学。

【案例2】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2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中的教学片段

T: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 Last lesson we learned ABC song. Its Ms Smarts favourite song. And whats your favourite song?

S1: Its Ni Zhan(《逆战》).

S2:Its Xiao Wo Niu(《小蜗牛》).

T:Now I see. Your favourite song is Ni Zhan(《逆战》). Do you know?My favourite song is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Whats my favourite colour?Can you guess?Oh!My favourite colour is green.(用手指单词卡“green”)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3:Yellow.(在教师的帮助下)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

T:Oh,yellow is a bright colour. Here you are.(教师将把手中一张黄色的卡片送给S3)

S4:Thank you!

这是一个用游戏来创设情境的案例,教师重复以“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来问学生,学生机械地回答并获得一张相应颜色的卡片。因为卡片只是用学生常见的卡纸裁成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兴趣,教学过程显得有些沉闷,学生变得消极被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在这个游戏中融入一点新的规则,比如,把卡片改为教师的教学卡片,比较精美,并且一种颜色只有一张,限量供应,学生想得到就必须能回答出来,而且后面回答的同学能够抢到前面已获得的同学的卡片,相信整个课堂会更有生机和惊喜,教学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脱离实际谈创设情境

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指小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和能力各不相同。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的情境创设都是脱离实际的。

【案例3】 新标准《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t See or Hear中的教学片段

T: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出示海伦·凯勒生平8幅图。)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of Hellen Keller?

(学生面面相觑。)

S1:(犹豫地站起来回答)Hellen Keller was born in...(无法继续回答)

这是一个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案例。教师的设计是期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根据图片简单地复述课文,但是图片的内容较多,要用到的句式很多,只靠前半节课粗浅的课文学习就要让学生来复述课文,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结果学生只能勉强回答一两个问题,教师只好和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课文。如果能适当降低难度,减少图片数量,并把复述图片的环节留到第二课时再上,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当情境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时,学生才能在情境中自信地学习和使用语言。

四、脱离成本谈创设情境

相对于教学目标而言,教学成本不但包括这节课的课前备课、课件制作和教具准备等,还包括了时间成本。如果一堂课情境创设运用了大量的教具、耗时的课件却只是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不是有效的情境创设。

【案例4】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I Like Football中的教学片段

T:Now its game time. The name is called “拷贝不走样”.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come here and stand in a line,You must pass the words with action. Please be quiet.

游戏开始,教师出示第一张卡片“morning exercises”给第一个学生看,第一个学生开始做动作,传递给下一个,最后一个学生根据动作来猜出这个词语,并说出“I like morning exercises.”的句子。

这是一个用游戏创设情境的案例。教师的设计是希望更多的学生有更大的热情参与操练英语。虽然传递的过程是快乐的,课堂也很热闹,但是传递的时间约为5分钟,只有最后一个学生得到了操练词语的机会,从时间成本上来看显然是不划算的,如果这个游戏再重复几次,一节课40分钟被占去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有可能的,而只有三四个同学得到操练的机会。如果能将这个游戏改为一人以“悄悄话”的形式告知另一个学生。被告知的学生再以耳语传递给下一个学生,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做出这个动作并大声地说“I like morning exercises.” 。这样做的话,操练的面会更广一些,也相对节约了时间成本 。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生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谨记低投入、高效益原则,避开情境创设的种种误区,就一定能创设出真正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新城学校 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卡片教学效果案例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张卡片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