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学科素养

2021-12-02 15:45张新香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课学科音乐

张新香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诚如他所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探索和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学习好一门艺术,那就要有对这门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这一原则适用于对任何事物的学习,同样,对于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音乐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兴趣教学这一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有用的知识?调查显示,在提升教学效率问题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学习效率会比较高;反之,提不起兴趣、不爱学习的学生,学习效率普遍偏低。

3. 践行素质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倡导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养成等全面发展的理念。音乐学科的教学须契合这一理念。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它能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等。由此可见,在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上,音乐学科的教学有其重要意义。

二、当前音乐学科兴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主观臆断。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教学内容不科学,不仅影响音乐教育的开展,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要对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切不可妄加猜测,单凭对教学内容的主观臆断就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则,往往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被动接受错误的信息,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2. 针对性不强。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因为得不到学生第一时间的信息而不能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针。特别是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一言堂”在教学中屡见不鲜,这大大限制了教学的质量。另外,普遍撒网的教学模式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判断。这些就是所说的针对性不强。如此,教师没有弄清楚学生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想要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自然是困难重重。

3. 缺乏沟通与交流。

就目前来看,音乐教育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师生关系维持在相对疏远的状态。彼此之间的距离较为明显。学生自然会从对教师的陌生感、疏离感渐渐转移到对整个音乐学科上,乃至丧失对音乐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音乐兴趣的策略

1. 要贴近现实生活。

好的音乐来自于生活。在传授音乐知识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情境,选取其中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进行讲授。例如,在学习国歌时,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于歌词中呼吁在抗战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的历史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新冠疫情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舍小我保大家,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因为经历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唱起国歌,学生能由衷体会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生活经验对于音乐课的意义,努力把音乐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利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更加切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在热爱音乐的同时热爱生活。

2. 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物質条件普遍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以往强烈。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而学生也希望通过学习乐器丰富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器乐教育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让学生通过学校的音乐课掌握器乐技巧。器乐的魅力在于让学生自己创造音乐,让学生更贴近音乐,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当然,不同的乐器门槛是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需求进行妥善安排。这样所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是无限的。

3. 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目前,我国仍有一定数量的学校难以配备大量乐器供学生学习使用,多媒体的使用将弥补这一缺憾。多媒体进入课堂是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从传统的课堂走出来,运用新技术弥补教学上的硬件缺失,这样既可以节省教育成本,又能够达到丰富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并且,现在网络资源更新速度极快,可以提供很多优质资源以供学习。学生对这类资源也有一定的新鲜感,愿意接触学习。这有意无意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的音乐课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积极作用,让它走进课堂,让音乐走进学生心中。

4. 多运用鼓励、积极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指出,教师的期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作用,学生会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的期待,对学生多进行鼓励、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教学中,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毋庸置疑,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应该多与其沟通,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另一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提醒我们,先前教育工作可能有缺失和不足,教学方式可能不对,我们需要进行改正。我们应该引导其参与进课堂,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认同感,得到自信,从而激发兴趣。

5. 发挥师爱的魅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从古到今都在教育学生尊敬师长,正是因为为师者不仅学术精湛,对学子有授业之恩,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部分音乐教师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而没有与学生进行更多交流。有鉴于此,音乐教师在日常授课时,要与学生多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到师者的魅力。以师生良好的交流为桥梁,筑基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素养。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唯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音乐教学活起来,才能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音乐课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