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紫江模式”的解析

2021-12-03 19:16张瑾黄玲
职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校企

□张瑾 黄玲

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校企合作的路径、机制、成效及困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围绕中职、高职院校等职前教育展开,而对职后教育的承担者——开放教育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关注还不多。在多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这顺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破解校企合作现实困境的有力举措,已有学者开展了关于基于命运共同体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探索相关的研究,但对于针对在岗人员的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推动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远远不足,尤其基于实践探索而总结经验的更未涉及。因此,本文以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例,探究“紫江模式”的发展举措,分析其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面临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提出对策建议。

一、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阶段,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企业亟须将岗位人才需求内容输入到学校教学中,以提升人力资源效益。开放大学基于通过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管理型、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需顺应市场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来看,需要创新现代教育制度以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因此,基于多方面的因素,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命运共同体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

(一)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需要

在产业升级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新兴科技的支撑下,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都随之改革创新,生产过程去分工化、技能操作智能化、服务生产一体化等新特点也带来了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尤其是对于制造业而言,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岗位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升,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操作技能,而要具备系统性、合作性的复合能力。但是在传统的企业人才招聘中,一部分来自院校学生,一部分来自社会人员,无论何种,其操作能力都很难直接上岗,企业需要继续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同时,人员流动性强也是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往往刚培训上岗就离职,影响着企业的队伍建设和经营发展。而依托开放教育针对在岗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特点,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将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精准地输入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能有力地减轻企业员工培养的成本,也对员工队伍稳定起到一定效果,因此,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需要。

(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明确开放大学要创建新型高校,要深入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作为一所成人高校,学生90%以上都是在职人员,学习内容是否与岗位发展紧密相关,学习成果能够在岗位得到应用是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如何将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内容融入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大学创建新型高校面临的难题。通过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标准全面对接,对于提升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工学矛盾一直是影响成人学生持续学习的突出问题,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使学生继续学习得到所在企业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度。

(三)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需要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国家一项战略任务,《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打造这样一支队伍,离不开适应产业工人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核心内容,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能够将企业和学校发展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技能型人才的共同培养进而提升员工工作能力成为双方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基础,借助于一定的组织模式将“双边工作”变为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围绕共同需求整合双方资源和技术优势,从而实现校企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和利益共享,最终满足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紫江模式”实施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创新

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在于两者应对岗位人才供需匹配问题的天然联系。上海开放大学结合长期办学实践,围绕学校教育如何对接产业需求进行反复思考和研究,与紫江集团共同探索从“入学-培养-毕业”的全流程创新实践。在这过程中,学校转变以往相对封闭的办学形式与教学管理,从入学到考核都开放一定权限让企业参与;企业转变传统接受院校毕业生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者,从而构建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注册入学”打开在岗人员学历提升通道

企业员工在年龄、工龄、能力、工作职务、学习基础和家庭环境方面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和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在客观上要求开放式、灵活性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支撑,也必然要求采取注册入学方式解决在岗人员继续学习中工学矛盾问题。与传统学生直接向学校报名考试入学不同,“紫江模式”根据开放教育的相关政策,对学员招生坚持“内部竞争引导”和“校企双重选拔”相结合的原则。招生采取自愿报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上海开放大学按照前置学历要求对企业选送的学员进行资格审查、考察以及相应的入学测试,把符合报名资格的员工注册学籍成为上海开放大学的学生,并为其单独组班。

(二)定制化设计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生产过程去分工化导致技能操作高端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服务与生产一体化成为工作模式的根本特征[1]。这一特征正全力促进紫江集团新一轮产业变革,岗位需求由操作技能变为心智技能为主;劳动方式由单干变为合作完成;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从设计、开发、执行到优化的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异常重要。这一产业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逐步走向联合培养人才,促进传统远程开放教育结构性改革。

1.培养目标与新时代对企业员工的要求相呼应。新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发展对员工能力要求有着很大变化,不仅仅是技能操作,还包括信息化运用、岗位创新等。校企合作办学实践证明,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能够促进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的突破性变革,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可以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反应到培养目标中。“紫江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和企业通过多次专业研讨共同完成,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在符合专业质量标准基础上,紧密贴合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需求,秉持专业培养目标与新时代对企业员工的要求相呼应,与生产智能化背景下一线职工的素质与能力提升相适应。

2.课程资源开发与企业人才培养相统一。校企合作办学受到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开发和设置的专业和课程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员工的教育内容和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因此,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面向企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是我国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需要的资源建设工程[2]。鉴于开发适合企业员工需要的课程资源仅靠学校自建往往力不从心,而校校合作共建常常浅尝辄止,紫江模式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课程开发模式,设置校企合作课程模块组,占比达到总学分的近30%,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紫江模式”还充分发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作用,实现岗位技能证书可申请转换学分,实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企业教育相融通。

3.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在打造“紫江模式”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大量的数字资源,创设全系统可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网络,并按照企业的不同需求和区域特色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在人才培养上尽量发挥远程开放教学的潜在和现实优势,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以及教学条件,灵活多样地设定教学形式,并根据学员的岗位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案,经学校审核备案后,由企业工程师负责学生实训的带教和考核,以适应校企合作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在教育教学组织上,强化以企业学员为中心,坚持课程与教学的灵活性,利用企业生产的淡季集中安排教与学活动,在生产忙季减少或者暂停教学,并不断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解决企业员工工学矛盾问题,提高了教育成效。

4.学习成果与岗位改革创新相对应。“紫江模式”根据“学以致用”这一理念,促进教育目标回到原点:技能型人才培养,把学习和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知识转为可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调动学员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首先,企业岗位问题是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紫江模式”为了全面改变传统高校学术性研究方式,结合学员岗位需求和个体实际情况,以改进和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鼓励学员立足岗位进行思考和探究;根据企业发展对其岗位的要求,提出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相应产业发展态势经过学术加工作为毕业论文的前瞻性选题,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问题反思、论文设计和写作,既寻找到了岗位乃至企业发展过程中问题解决方案,又能更好地完成学业。

其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与企业项目研发相结合。企业学习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紫江模式”根据这一特点开展项目式教学,结合企业或岗位需求开设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校在传统学生创新研究项目中特设紫江集团专场,通过针对岗位的技术革新项目研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立项项目涉及企业多个分公司和事业部,研究内容覆盖了企业十多个领域。通过这一举措,使学习内容紧扣企业生产实际,既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一届14 个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成果已全部用于生产实践,为企业创造效益近500 万。

(三)“学校+企业+云端”三维课堂实现时时处处可学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行动计划[3],提出要“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推动教育跨越学校和班级等地域、空间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4]“紫江模式”构建中,学校正是吸纳了“互联网+教育”这一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打破传统课堂授课常规,根据学员分布在不同工厂区的实际情况,搭建起“学校教室+企业会议室+在线云课堂”为一体的新课堂。在全国设立了多个集中收视点,教师通过双向视频系统开展直播教学,保证学生共享同样的优质师资和教学内容。同时,学校将直播课全程录制,学生可以回看回听。在考试环节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在各学习中心设置考场,由各企业HR 与学校签订责任书后负责现场监考,学校通过双向视频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控,保证考场秩序和考核质量。

(四)“专业教师+岗位能手+企业管理者”多元师资保障培养质量

“紫江模式”根据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多方共同携手,组建起既有专业教师、也有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共同参加的教师团队,即“专业教师+岗位能手+企业管理者”多元师资保障体系。其中,专业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由学校专业教师负责开发和实施,技能课程与实践课程由企业具有丰富岗位经验的技术人员执教,校企合作课程中的企业文化、员工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由企业管理者亲自授课,从而让每门课程发挥出人才培养的最大功效,真正培养出企业岗位所需的人才。同时紫江模式还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参与到学校部分专业的开发、课程内容的建设中来,使企业优秀内训师、工程师组成讲师团队走上学校在线课堂的讲台,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和切实的工作经验,激发企业学员学习兴趣,丰富了课程和教学资源,保证和提升了远程开放教育质量。

(五)校企共建教学评价制度,提升校企合作的成效

科学评价校企合作,是把握校企合作活动成效和规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校企合作办学对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度的重要策略,以便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发扬各自优势。在“紫江模式”运作过程中,除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和评估,以及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来监督教学各环节外,还联合独立第三方,通过学习者满意度调查、企业满意度测评等各类满意度调查,全面把握合作企业对毕业生整体素质以及学习者和企业对开放大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等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从而测评社会认可学校的程度,同时以调研意见推动专业优化,为校企深入合作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保障。

三、“紫江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

在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过程中,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实践证明,“紫江模式”契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的规律,企业与学校运维管理制度并行,提高了办学质量和企业员工生产能力,增强学员职场素养,补充企业发展所需的优质紧缺人才。

(一)强化远程开放教育与企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开辟职后教育新领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5]这一方案同样适用于指导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而事实也证明,无论是深化远程开放教育还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都离不开行业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和积极合作。“紫江模式”是学校与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尝试,主动对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提升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助力企业员工学历提升和能力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借此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也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开放大学重视融合“企业元素”,将校企合作贯穿于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的全过程,构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企业和广大学员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度。因此,“紫江模式”既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也是企业教育的创新,通过开辟职后教育新天地,为广大在岗职工搭建起终身学习发展的成长阶梯,也为教育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二)促进政府主动贴近企业需要,实现服务职能转型

“紫江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学校和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对体制机制壁垒破除的积极推动。当地代表政府行使监管职能的工业园区主管部门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主动搭建平台,鼓励支持企业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办学,对园区内企业开展地方教育附加税政策的宣传、服务指导覆盖率达到100%,深受企业欢迎。通过校企合作的全新尝试,大胆改革,搭建起“政府+企业+学校“的产教融合新平台,实现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学员的多赢局面,也探索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全新道路。这一项目的成功实践,为促进政府机构主动贴近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打造工业区人才发展新品牌,为推动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提供经验借鉴。

(三)增强员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的道德基础,是企业员工敬业奉献的道德依据,是企业人格化的外在体现。因此,紫江集团在与上海开放大学的携手中不断塑造“精益管理”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教学计划,将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和敬业精神等写入课程与教学案例,增强整体企业发展活力;将企业变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将员工教育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中,通过在线教学和学员自主学习,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紫江、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员工,大力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他们对企业认同感,从而增加了紫江集团的员工队伍稳定程度。据统计,参加学习的员工离职率不到4%,远低于企业10%—15%的年平均离职率。同时,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企业整体生产效能以及发展活力,增强学员们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并获得自身发展。参加学习的员工中22%的学员被评为企业优秀员工、17%获得晋升。

(四)共同设计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发展模式转型

“紫江模式”发挥学校的“大学+系统+平台”的整体优势,给学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育教学和专业设置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将企业最前沿最新的内容补充到了专业教育中,促进紫江集团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能,同时极大地推动学校加强专业、课程与教学一体化建设、完善课程与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在试点中逐渐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路径,将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作为发展支点,服务行业和产业、开放办学。

(五)辐射示范效应显现,“紫江模式”不断复制

“紫江模式”成功试点使紫江集团员工学习意识得以强化,为集团员工发展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辐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不断复制,形成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更多的企业主动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定制化人才培养,学生人数过千人。合作专业从一个拓展到了五个,从专科层次拓展到本科层次,合作企业从制造型企业拓展到高科技企业,真正将大学办进企业中。上海开放大学在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与上海市总工会合作,面向产业工人发展成立专门的工匠学院,开启开放教育服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四、问题与反思

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育人体系,是当前我国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上海开放大学与紫江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打破高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壁垒,是落实“职教20 条”和“办好继续教育”的积极探索,这一模式将继续加以实施与深化。但如何真正将校企利益绑定在一起,使企业也成为办学的一个主体,形成命运共同体关系还有很多值得反思地方。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

(一)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环境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都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但由于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大部分的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上大多是在某一点和某一时间段获得成功,更多的合作仍然停留在表层形式上,校企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依赖关系,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与积极性不足或难以持续。而且,合作中学历化倾向明显,因利益关系的不确定而导致合作关系较难巩固。针对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强的状况,可以借鉴“紫江模式”经验,积极发挥政府在支持合作办学方面的职能优势,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等;加大投入和经费补助,搭建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以一定的利益机制奠定校企合作良性运行的基础;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及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支持和宣传力度,营造“学力社会”的氛围,而非“学历社会”,引导和建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值的使用、对待观念,助力校企合作办学。

另外,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包括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学员等多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合作的可持续性,以此来促进产教融合。

(二)加强多元主体的职能建设

就“紫江模式”而言,校企命运共同体只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的教育合作,和相应行业协会结合还不够紧密,这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行业/企业协会尚未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该加强各方面职能建设,以制度化设计进行统筹规划,促进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全面负责校企合作事务的协调和管理工作。目前,校企合作办学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与推进,而教育主管部门要跨行业和领域实施对企业的管理则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自然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政府可以将校企合作项目纳入政府有关规划、计划,并成立专门的部门,如校企合作事务部等负责项目的顶层设计,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中的资源利用、项目的审核、运维和指导,实现对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其次,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教育教学事务并协调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目前,我国开放大学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转型发展问题,其中重要问题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各方主体协商,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和课程开发、设置以及教学规划的实施,优化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调研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和需求数量,创建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并及时调整、制定专业设置和招生方案,对原有专业和课程进行更新;助力办学主体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建设一些品牌专业和课程,强化校企命运共同体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再次,提高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参与积极性,完善校企命运共同体职能。已经建构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和相应协会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各自发展需求,动员多元合作主体选派企业管理人员、工程人员和技术员担任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兼职教师,强化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全面对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另外,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不同主体可以互派专家进入不同工作场域进行研修,促进不同类型人才的自由互动:开放大学可以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丰富实践经验,了解、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从而使开放大学的课程、教学和管理更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企业可选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开放大学开展各类的讲座,实现优势互补和知识交流,从而构建相应的企业文化[6]。

(三)加强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紫江模式”中,政府、企业和学校都是不可或缺主体。政府通过职能转换为合作办学提供平台及投入和制度保障,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协调者和监督者。企业通过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使办学模式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相应文化,并确保教育教学行为不脱离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取向。学校在政府引导下,基于自身办学需求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和协会的参与下主动改革传统办学模式,并通过教学评价制度即时反馈教学和管理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全系统潜力的新体系、新机制,从而使共同体长效运作。必须强调一点,校企命运共同体长效运作机制必须建基于多元主体的优质资源的整合。

开放大学和企业构建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办学实体,也是一个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的整合平台。因此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就成为命运共同体项目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运作成功的关键[7]。当前,随着外部竞争的日益激烈,开放大学应该坚守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使命,遵循市场规律和自身发展需要,推动各参与主体加强合作和协同,使校企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定向特征的办学体系,并动态整合和重组现有教育资源,形成特定的资源接替和最优化。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放大学应该改变目前“兼并收购式”的资源整合模式,通过“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整合和配置机制,促使地方政府、高等学院、行业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等共享彼此的优势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校企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命运的更迭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