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

2021-12-03 21:57魏青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材料儿童幼儿园

◆魏青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幼儿园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途径。自主性游戏更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乡镇幼儿园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误区以及后来的调整与思考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乡镇幼儿园如何开展自主性游戏总结了经验并提出具体解决策略。

误区一:自主=完成放手

开始自主游戏时,老师们害怕背上“限制幼儿手脚”的罪名,不敢直接指导幼儿游戏,真正做到了“完全放手”,结果孩子一窝蜂涌向某个游戏区,抢玩具、乱扔玩具,有的孩子频繁换区,摆弄着玩具面露无趣的表情,有的孩子默默等待的现象各有人在。游戏玩不下去了,老师们纷纷问:“怎么办?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自主游戏?他们有没有自主游戏的能力?”

解决策略:

通过研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建立良好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的指导用语,我们意识到:“自主的前提是自律。”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立存在的。这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是一样的道理。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当孩子们树立了规则意识,充分遵守游戏规则,才能让自主游戏顺利开展。开展自主游戏,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权并不是让教师放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准备、记录、观察和指导工作,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老师们眼中所看到的“乱”和“无所事事”。于是,我们不断地把游戏中幼儿“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现象和“遵守游戏规则、会收拾整理”的行为分别用摄像机拍下来,并在游戏评析课时进行观看和讨论,让幼儿谈谈在无规则的游戏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再引导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并在下次的游戏中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当游戏空间不够时,幼儿可以先去别处玩或同先进入游戏区的其他幼儿商量;比如:游戏材料不够时,自己去寻找材料和场地而不是随意抢夺别人的材料;游戏材料以前是老师提供也是老师收拾的,现在游戏材料是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的,游戏结束后,材料要自己收拾并归还原处;再比如:在墙面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游戏的规则,这些规则一定是组织幼儿共同设计、绘画的,虽然他们设计的画面比较简单,但孩子们能理解、愿意去遵守,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规则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我们的游戏规则经过与幼儿协商改变后,想玩什么游戏孩子说了算,但材料的准备和投放需要由幼儿自己去寻找和发现,这就需要孩子们有更多收拾归纳的能力。

我们努力创建一个有秩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空间,让幼儿能更多地学会自主交流,而不是“习惯于依赖老师”。自主性的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律性,家长们都反映孩子在家中也能主动收拾玩具、爱护玩具,更懂得关心他人和遵守规则了。

误区二:自主游戏=游戏材料多多益善

一开始做自主游戏的时候,我们认为自主游戏就是多给幼儿提供游戏材料,给孩子更多挑选的空间。于是,我们更改了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方式,由以前固定的材料提供改为幼儿和老师一起找寻游戏材料,由提供高结构材料改为提供多样的低结构材料,在各游戏区里创设材料超市,让幼儿自选材料。但是在材料丰富以后,我们发现材料太多也会使幼儿兴奋并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更倾向于独自或平行的游戏,同伴交往的机会变少。

解决策略:

经过讨论与学习,我们了解到“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的自主和丰富,还应有环境的自主、场地的自主、主题的自主、玩法的自主、玩伴的自主、时间的充足等。原先我们老师创设的各种精美的店铺和环境,看似好看,其实依然把幼儿的思维局限在既定的区域里,幼儿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游戏。于是,我们拆掉了各个店铺的招牌,把店铺名称和装饰取下,各类橱柜还原成刚购进时的模样,安装上便于幼儿移动的滑轮,把滑轮放置在墙角,还添置了大量工作毯和泡沫软垫,跟橱柜和各类材料等一起放置在墙边,打破游戏区分区的界限,取消了游戏区的空间限制和内容限制。没有了各种标识牌的限制,他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和茫然到后来自发地开展游戏、自由地选择玩伴,孩子们的行为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用什么玩、在哪里玩、和谁玩、怎么玩都由幼儿自己决定。我们在幼儿有了新的需求时,不急于补充材料,而是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和表达诉求,通过延迟满足的方法使幼儿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渐渐地,孩子们从事事听从老师的安排到自己协商着玩、自由地玩,慢慢放开了手脚,他们不用看老师的眼神、不必揣摩老师的心思,他们变得更加投入和自信。

误区三:重视自主游戏=淡化集体教学活动

由于自主游戏更多需要教师在游戏中注重观察记录、在游戏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梳理和提升指导,所以这种交流分享的过程或许会延伸出一个个小课程内容,这都需要老师们用集体教学时间去解决。一开始时,大家都很高兴:我们的课程来源于幼儿,当然是很好的教育内容,但渐渐地我们发现,由于乡镇幼儿园老师水平的限制,我们自己生成的教学主题与以前的主题课程体系相比,存在着领域不全、系统性不够、整体性不强、教学内容变得随意化、具有很大的跳跃性等问题。

解决策略:

时间调整

我们及时调整了交流分享及课程延伸的时间,改变以前利用上午集体教学时间开展交流与延伸的安排,改为游戏结束后午餐前和午睡后开展交流分享与延伸活动,从要求老师用文字记录幼儿游戏中反映的问题改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存在的问题。再选择一至两个下午引导幼儿就大家所记录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为下次游戏做准备。如此一来,这个生成的课程内容不占用上午的集体教学时间,在不改变系统性的集体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保证游戏深入开展,做到游戏、教学两不误。

内容调整

在教研组活动内容上,我们改变了以往逢教研必谈游戏的单一性误区,引导教师重新认识集体教学的重要性,提出“集体教学与游戏活动两不误、两手抓”的口号,教师在研讨游戏的同时也要研究课堂教学,夯实自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自我的游戏观察与指导能力。

幼儿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因此,游戏的过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老师的专业要求也更加高。在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克服了知识储备少、理论水平低、信息来源迟的各种困难,在“教育儿童意味着要尽其所能和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激发每一个儿童的力量;教育不是要改造儿童,而是要激发儿童的力量”游戏理念的指导下,一边自我学习一边调整。将来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会不断努力,规整零散经验,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

猜你喜欢
材料儿童幼儿园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材料
六一儿童
摇摇鹅
想念幼儿园
赠送折纸材料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