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a 小调玛祖卡舞曲》(Op.7 No.2)踏板演绎

2021-12-04 08:56陈阳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舞曲重音肖邦

□陈阳月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踏板是钢琴演奏中不可忽视的元素,若音符和表情符号是水源,那么踏板就是阳光,两者相结合,才能让一首作品绽放出无限的可能性和精彩。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踏板的诠释更是如此,玛祖卡中存在多种基础的和相对复杂的波兰民谣元素。演奏的难点是怎么样把握、理解、诠释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中从波兰民间汲取的元素,还要对体裁有一定了解,并与踏板的“踩法”进行综合与升华。因此,在演奏玛祖卡舞曲过程中,“演绎”二字才更贴合这些复杂的舞曲元素。

一、体裁特点——《a小调玛祖卡舞曲》的风格特色

玛祖卡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钢琴作品,肖邦的主要作曲灵感来自三种波兰民间舞曲:库亚威克(Kujawiak)、欧别雷克(Oberek)及玛祖尔(Mazur)。

库亚威克舞曲是一种双人舞,有着手臂挥舞的动作,以小调为主,曲调间弥漫着忧伤、阴郁,并且有一丝丝悲痛。欧别雷克舞曲比较欢快,因为在跳这种舞的过程中,舞者一般会有“大步前进”的舞步。在这首曲子中,肖邦对欧别雷克的呈现主要以大跳、跨度较大的和弦、跳动的三连音为主。玛祖尔原本是波兰地区的一种方言,后演变为民间舞曲,也是肖邦玛祖卡钢琴曲中最常见到的一种。这种活泼的舞曲的最大特点就是重音的多样化,几乎每个小节都有不同的重音处理方法,演奏出来的旋律气质自信、一鼓作气。

《a 小调玛祖卡舞曲》中包括了三种舞曲的全部元素,以忧郁的小调开始乐曲,库亚威克的舞曲风格尽显,随后跟上稍微欢快的欧别雷克和玛祖尔,但很快又回到忧郁的感觉。“他的心灵是悲伤的,他的精神是快乐的。”[1]变幻莫测的曲风也使得演奏者在踏板的演绎上有多种可能。

二、踏板的类别和常用的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钢琴(立式或三角钢琴)都是有三个踏板的,即右、中、左踏板,在功能和演奏出的效果上也各不相同。

(1)右踏板,也称制音踏板,是钢琴演奏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制音踏板最重要的功能是将音和音连接起来,弹奏的音符会持续到踏板放开为止。使用制音踏板产生的效果能让演奏出的琴声形成一种混响,增强音量,丰富音乐色彩,许多时候用作对谱面上乐句的连线表达,使音乐流畅、顺滑。右踏板常作为节奏的辅助,原本不够明确或难以凸显的节奏型通过踏板的踩、放,能够更加明显地被演奏出来,尤其像玛祖卡舞曲这样重音分布不均的曲子。右踏板还可以在弹奏音符之前就踩下,将混响“预备”好,形成浓厚的音响氛围,当音符弹下,仿佛锦上添花,使乐句犹如随着舞者飘动的裙摆,绽放出精彩。

(2)中踏板,即弱音踏板,使用频率相较于其他两个踏板较低,让琴声变得极弱是它的主要功能。大部分时候,使用中踏板是为了达到不吵到他人的目的。

(3)左踏板,也被叫作柔音踏板。它能改变钢琴原本洪亮的音色,使琴声变弱一些,像披了一层纱,但又不像弱音踏板那样闷住声音。柔音踏板最常用在强弱对比不是特别明显的地方,如强(Forte)和中强(Mezzo Forte)的对比。演奏者仅仅通过肢体和指尖来控制触键很难达到对比效果,因此就需要柔音踏板的辅助。

踏板的使用方法因人而异,有着极高的灵活性,速度、曲目风格、演奏者对曲目的理解和演奏者的情绪都会影响踏板的使用。

三、《a小调玛祖卡舞曲》中踏板的演绎

这是一首含有三种舞曲元素的玛祖卡舞曲,因此在踏板的演绎上也要随着曲风的变换而改变,以达到不同的效果。这个部分从舞曲风格角度出发,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右、左踏板为主要探究对象,探究了在不同风格的乐段中踏板的演绎方法。

(1)根据库亚威克舞曲的风格来演绎的踏板。整首曲子最主要的基调就是库亚威克的阴郁、忧伤。库亚威克是波兰中部地区的艺术形式,常由当地的弦乐伴奏,表演者唱着简单的民歌起舞,这是一种忧郁的舞蹈,在踏板的演绎上要做出相应的体现。

乐曲的第17~19 小节(见谱例1),以小调进入,保持库亚威克忧郁的风格。右手以单音旋律为主,左手出现大量的不和谐和弦,如第17 小节的第二、三拍是两个带连音线和断奏符号的减七和弦,这时,右踏板应该使用抖动踏板的方式,在手更换到下一个相同和弦的同时,用这种“颤动”的踩法演绎踏板,好似有人在微微抽泣。第19 小节左手同样是一个减七和弦,不同的是上方没有了连音线和断奏符号,这时,演奏者应该对踏板的踩法进行变化,悲伤、阴郁并不代表一成不变。因此,在这个地方,演奏者可以尝试使用预备踏板(即音前踩下的踏板)的方式,并且完全踩下左踏板,在小节的第二个音,右手的d 音弹奏时,休止符正好过了一半的时值,半踩下左、右踏板,产生一定的混响,与前两小节产生对比,但不能忘记乐段的情绪,因此在第二拍和弦出来时应继续保持半踩踏板的状态,在有音响对比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哭泣”的感觉,维持乐段基调。

谱例1

(2)采用欧别雷克舞曲元素的乐段欢快许多,演奏者也能相应地大胆踩右踏板,抬高乐曲情绪,左踏板使用相对较少。前文提到,欧别雷克有着大幅跨度的舞步,乐曲的第36~37小节(见谱例2),谱面上双手的部分都大量出现连音线,左手有着八度走向,音符如同大幅的舞步一样游走在大字组和大字一组之间,因此,右踏板可以大胆地与左手音符同步踩下(即直踏板),并且在每一拍的正拍上“放干净”,再全部重新踩下。右手的两组三连音分别有断奏记号和无断奏记号,这里演奏者无须太紧张,不必做出夸张的踏板踩法,因为左手是没有变化的,还是保持着欧别雷克舞曲“大步流星”的感觉,因此演奏者可以在第37 小节有断奏记号的地方稍微将右踏板抬高一些,同时踩一半的左踏板,以示区别,又不破坏乐段欢乐的基调。

谱例2

(3)在出现玛祖尔舞曲的乐段中,踏板应对玛祖尔多变的重音做出变化,并且继续保持相对活跃的氛围。“用重音来凸现的‘有节奏特点的动机’及舞曲节奏的个性”,是玛祖卡舞曲的重要特点之一[2]。以第43~44 小节(见谱例3)为例,第43 小节左手低声部的附点二分音符保持整个小节,是该小节的重音,这时,右踏板可以采用同步踏板,与第一拍的所有音一起踩下。演奏者要想营造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氛围,可以在第一拍之前就完全踩下右踏板,用预备踏板的方式进一步加强这一小节的第一个和弦重音,但左右手高声部的休止符部分要换一次踏板,并且保持左手低声部的音不起来。这样活跃的氛围持续到了第44 小节,不同于前一个小节,这个小节的重音出现在后两拍上,玛祖尔舞曲的特点更加明显,在这一小节的第二、三拍出现了突强(Sforzando)的记号,因此,演奏者可以大胆地使用同步踏板,在第二拍和双手的两个八度和弦弹下同时踩下右踏板,并且踩满。踏板可能被肖邦用来增强声音[3]。这一小节里的突强记号是演奏者最好的线索,要想表现更加饱满的气势,更强大的冲击力,可以大胆地从第二拍开始踩下,一直保持到下一个小节再换踏板。

谱例3

结语

肖邦的玛祖卡就像用钢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舞者舞动的画面,有着特定的模型、符号、音符的动机。从三种舞曲元素角度出发,演奏者在不破坏乐曲基调的前提下,可以用各种踏板的踩法交替着配合演奏,真正做到对踏板的“演绎”。

猜你喜欢
舞曲重音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冬的舞曲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论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节奏重音转移及训练
单词重音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小狗圆舞曲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