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特殊认识主体的考察

2021-12-04 02:06
北京社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阶级本质规律

陈 明

一、引言

1964年8月24日,毛泽东与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和中央宣传部于光远两位同志,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有过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内容经整理被命名为《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收录于《毛泽东文集》第八卷。谈话过程中,于光远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哲学书里通常只以个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的主体不只是一个一个的人,常常是一个集体,如我们党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这样的看法行不行?”[1]毛泽东回答道:“阶级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最初工人阶级是一个自在的阶级,那时它对资本主义没有认识。以后就从自在阶级发展到自为阶级,这时它对资本主义就有了认识。这就是以阶级为主体的认识的发展。”[2]可以看出,毛泽东赞成把一个“自为的”工人阶级作为一个认识主体来把握,进而也就间接地肯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认识主体。

时值建党百年之际,重读毛泽东《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一文,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领会“我党是一个认识主体”这一兼具哲学性和政治性的重要论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统一的阶级自觉性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特殊认识主体的必备条件

“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3]这是毛泽东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中对哲学——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作用的判断,这是毛泽东高度概括的“哲学观”。古往今来的各种哲学都主要围绕人类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历史和认识人本身而展开,哲学的基本功能在于不断深化人对世界的认识、人对自身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将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正所谓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当然,马克思并不否认“解释世界”对“改变世界”的前导性意义,更不否认正确的实践需要正确的认识作为前提。因此,毛泽东的“哲学观”与马克思的“哲学观”高度吻合,并且在毛泽东看来,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必须坚持“实践第一”这一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从事认识活动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认识主体。认识主体从范围和形态上来看并不局限于个体层面,它还包含群体、社会和类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属于群体性认识主体,群体性主体有着个体不具备的认识优势,这样一种认识主体既摆脱了个体的认识局限性,又不是个体认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个体优势形成的新的认识能力,这种新能力就是“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5]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被视作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毛泽东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中所提到的,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来的“统一的阶级自觉性”符合“以阶级为主体的认识的发展”。[6]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中国共产党具备了成为一个特殊认识主体的必要条件,才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主体,不仅具备了可能性和合理性,而且也具备了必然性和现实性。

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中,毛泽东还进一步回答了一个阶级及其一个政党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认识主体的基本条件。按照毛泽东的看法,一个阶级或一个政党要成为一个认识主体,必然需要从“自在阶级”“自在政党”走向“自为阶级”“自为政党”。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群体要成为社会历史领域一个统一的认识主体,核心条件就是要具备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相符的“阶级自觉性”。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为的阶级”呢?对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自为的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入“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才能实现。在这一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7]可见,统一的“阶级自觉性”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为“自为的阶级”的必备条件和标识。“阶级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三是明确的政治立场,即十分清楚自己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和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代表并领导这样一个“自为的阶级”,正是因为它作为认识主体完全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自觉性”。

(一)统一性源于中国共产党遵循着共同的认识原则

能否对社会历史达成统一的认识成果,取决于群体性认识主体是否遵循统一的认识原则。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成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统一认识原则,这一原则可以概括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一方面,这一认识原则将实践确立为认识的基础,将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标准;这一认识原则能“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种辩证的认识发展路径。[8]从这一点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作为认识主体,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并通过实践确定自己的认识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这一认识原则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9]在承认认识的客观性的同时,又十分重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除此之外,这一认识原则特别强调认识的革命性,“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0]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11]

(二)自觉性源于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认识方法

原则规定方法,方法决定成效。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形成并总结了包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践检验真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认识原则又行之有效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认识方法是对我们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凝结着我们党的集体智慧。正如毛泽东在反思各种主观主义错误路线时指出的那样:“我们应当总结过去的经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加以批判,使干部觉醒起来,以免再吃大亏。”[12]并将这一方法作为我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写入《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由此可见,形成与认识原则相适应的认识方法是成为一个统一认识主体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总结和形成的一系列认识方法,使其具备了成为一个统一认识主体的方法论自觉。

(三)阶级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来认识一切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而阶级性是社会性最直接的表现,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看待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中国共产党承认人对客观世界特别是对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具有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13]一个执政党是否具备成为一个统一认识主体所要求的“阶级自觉”,直接体现在是否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否明确自己代表谁执政、依靠谁执政、为了谁执政这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这样一种明确的“阶级意识”。从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党章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时刻谨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牢记“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备作为一个统一认识主体所需要的“阶级自觉”;中国共产党始终站是在人民立场来探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真理的。

三、本质、规律、时代问题是作为特殊认识主体的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同所有实践活动一样,都是一种人特有的、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认,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4]没有认识对象就无所谓认识主体,因此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后,必然需要进一步探究这一特殊认识主体的特殊认识对象是什么。从认识客体的领域来看,作为一个认识主体,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领域集中于社会历史领域;而从认识客体的层次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象集中于三个层面,即本质层面、规律层面和具体的、阶段性的重大时代问题层面。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本质层面主要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目标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建立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这就决定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问题形成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是中国共产党在本质层面的首要认识目标。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变得悬而未决,并不是最终目的那里出了麻烦,而是在如何实现最终目的这里出了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在落后国家率先建设的,这客观上拉长了达到最终目标的时间,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了相对独立性质和意义的不同阶段。换而言之,‘什么是社会主义’除了有最终答案之外,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与不同策略模式相联系时,还应有各个阶段的具体答案。”[15]可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其主要历史任务是通过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实践目标决定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本质性问题的重要性,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引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层面。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了全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把握,在将“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范畴的同时,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要论断[19]。不仅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对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

综上可知,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20]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始终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任务,对这一本质层面认识的深化,有赖于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升华。

(二)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在规律层面的主要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说本质是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那么规律就是对事物“怎么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是源于它对包含社会历史在内的整个世界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群体性的特殊社会认识主体,在规律层面也必然有着特殊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这一认识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1.对人类社会发展发展规律的认识

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之谜。恰如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1]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日起就不局限于某一个民族国家,而是放眼于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世界历史眼光,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2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也为全人类,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从“与世界接轨”向“参与全球治理”迈出坚实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推崇和响应,这一切无不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途径、趋势等形成的规律性认识。

2.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一般规律只能为各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原则性指导,并不能为各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本身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业已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设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再到“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这一切都无不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

3.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对党的执政规律形成正确认识。首先,要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形成正确的执政理念。其次,要妥善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与党的自身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党在执政能力、执政效果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一切无不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对党的执政规律的不断探索。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社会历史领域三个不同层次的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规律层面最集中的认识对象和认识任务,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境界,是中国产党作为认识主体重要的思想认识成果。

(三)对重大时代问题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在具体问题层面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问题代表着具体的、阶段性的特殊矛盾。对重大时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强调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并不局限在宏观层面对本质和规律形成普遍性认识,还要在具体的问题层面形成统一的认识。如果说本质是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规律是对事物“怎么样”的认识,那么时代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怎么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时代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无不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重大时代问题是“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重大时代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这一认识成果指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的重大时代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将这一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重大问题,一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二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三是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围绕这些挑战,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23]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断启示全党,对每个时代特有的、具体的重大时代问题的认识,是党作为一个认识主体的重要认识内容和认识任务。

四、勇于自我革命是不断提升全党作为特殊认识主体的必由之路

“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24]建党百年的历史表明:若要成为“不可战胜”的党,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5]可见,党的自我革命首先体现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方面,而这一切都需要全党同志通过不断提升认识自觉来实现。

(一)提升全党的认识自觉,首先体现在“坚持真理”,自觉传承、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6]“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28]因此,提升全党认识自觉体现在能否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理论思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9]新的时代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思维,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认识原则和认识方法的同时,必须自觉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形成与新时代相一致的认识水平。

(二)提升全党的认识自觉,还体现在全党必须自觉站稳并不断校正我们的认识立场

毛泽东曾经说过:“在我们的干部中,大概还有不少的人,不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30]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自觉,首先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立场上,体现在这种自觉的阶级意识中,体现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中。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够变成“物质力量”,所以“不仅要善于领导自己的党,而且要善于在这些群众走向和转向新立场的过程中领导他们”。[31]也就是说,党的认识自觉不只意味着自己要认识真理,更意味着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启发、引导和培育人民群众的认识自觉,增强广大群众的战斗力、组织力和凝聚力。总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提高认识自觉,必须从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始。

(三)提升全党的认识自觉,还体现在认识方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上

认识活动作为反映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的高级社会活动,需要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能力。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普遍有效的认识方法,使党具备了成为一个认识主体应有的整体认识能力。一直以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是我们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当今和未来我们依然需要坚持的方法论。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当前,党的认识任务愈加繁重。因此,必须在继续坚持这些方法论原则的同时,有意识地研究、总结、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方法,进一步完善党的认识方法体系,提升党的认识能力。

(四)提升全党的认识自觉,还体现在不断强化求真务实精神,自觉“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上

求真务实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与其说是一种水平,不如说是一种勇气。“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4]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其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能否得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结论,已经不是提升认识自觉中最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问题恰恰是要不断强化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勇气。求真务实作为特殊认识主体必备的精神要素,强调的是认识主体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强调的是认识主体对错误认识的直面与正视,更强调的是主体对错误认识的自觉反思和坚决斗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问题上的自觉,也应该体现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上。作为一个成熟的认识主体,绝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状态,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五、结语

毛泽东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一文中,将“阶级”明确界定为一个认识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掌握了统一的认识论原则,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认识方法,还具有始终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来认识问题的阶级自觉,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特殊的、“统一”的认识主体。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认识主体”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3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更加坚定地发挥认识主体功能,不断强化认识自主性、自觉性和创新性,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克服影响认识功能发挥的消极因素,使党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认识水平与执政水平保持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阶级本质规律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设计的本质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