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太快会适得其反

2021-12-04 03:46傅昭仪
人人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头晕供血脑梗塞

■傅昭仪

张阿姨长期患有高血压,近半年来积极吃药控制得相对平稳。过节期间女儿带着外孙来玩,因为琐事操劳,张阿姨血压升高不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头晕的症状。为了快速降压到正常水平,她就自行增加药量,增加服药次数。几天后血压骤降,但她却出现了头痛、头晕加重且伴短暂的半边身体不能正常活动的症状,家人赶紧带她到医院就诊。经过仔细询问,医生诊断为降压过度所致的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引起的脑梗症状。

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指应用抗高血压药治疗时,由于药物作用过强,血压降幅过大,速度过快,使人体难以忍受,使原有的心、脑、肝、肾血管供血不足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引起休克,造成心、脑、肾血管闭塞综合征。

降压不是越快越好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血压一定要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才安全,血压降得越快的药就是越好的药。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血压的降低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降得过快反而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压的升高原本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人体器官也会随之有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从而产生一个血压的“阈值”。也就是说,器官慢慢“习惯了”血压的升高,只有在一定的血压下,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不足,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推动血液流动,如果血压短时间内降低太多,器官就会因为供血不足产生急性损伤。其中,肾脏和大脑对血液供应十分敏感,一旦缺血容易产生急性肾衰竭或诱发脑梗塞。

另外,当血压快速下降后,人体的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容易沉积而形成血栓,一旦阻塞脑血管便会引发脑中风。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时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4~12 周的治疗可使血压达标。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血压监测不能忘

降压药物需要保持规律服用才能持续控制血压,预防疾病。即便要调整药物也应根据血压测量值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服药,而忽视血压值的测量,就不能避免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

另外,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症状在血压过低时也会出现,如果没有及时测量血压,只凭感觉,就有可能误认为是血压过高。此时服用降压药物或是增加药物剂量,就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并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猜你喜欢
头晕供血脑梗塞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辣语
梳走头晕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