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高血压危害大,该怎样避免?

2021-12-04 03:46■崔
人人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拮抗剂脑血管左室

■崔 白

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具有一定规律,波动的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在夜间睡眠时血压和心率都下降,清晨醒来时血压上升,出现第一个高峰,然后在16:00 至18:00 出现第二个高峰,然后血压下降,通常血压夜间下降值大于白天的10%。当夜间血压不降甚至升高时,称为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危害更大

有美国学者发现,约41%~53%的高血压患者有夜间高血压,但由于夜间高血压只能通过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被发现及诊断,不易被发现,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对夜间血压没有关注。然而,根据医学研究发现,夜间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损害密切相关,相比普通高血压危害更大。

夜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指数、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均显著增加,提示夜间血压升高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夜间血压升高还会加速脑血管疾病进展,对脑血管健康影响更大;除了对血管和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夜间高血压还会导致心肌重塑: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在日间血压达标的前提下,夜间血压升高仍会导致左室重塑及心肌纤维化。

目前,夜间高血压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夜间血压和昼夜节律受到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涉及神经激素、情绪状态等,后者指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睡眠质量差、缺乏体力活动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此外,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异常以及褪黑素分泌不足等也可能参与夜间高血压的发生。

如何避免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的防治主要包括维持昼夜血压正常节律和控制24 小时血压两个重要的目标。

药物干预方面,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 小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目前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治疗夜间高血压的降压药物分为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将服药的时间移至睡前(利尿剂类除外),使降压药物在夜间发挥最大疗效。

建议高血压患者坚持在睡前和起床后各测一次血压,并且每年至少做一次24 小时血压动态监测。

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建议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钾盐;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睡觉前尽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环境吵闹;戒烟戒酒,适当减肥,规律运动,保持放松、乐观的心态。另外,睡前泡脚可扩张足部及全身细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使迷走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状态,也有助于降低夜间血压。

猜你喜欢
拮抗剂脑血管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