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病区陪护人员闭环管理探讨

2021-12-04 04:29王红霞WANGHongxia吴婷婷WUTingting魏怜恤WEILianxu施文正SHIWenzheng孙彩霞SUNCaixia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病区闭环督查

□ 王红霞 WANG Hong-xia 吴婷婷 WU Ting-ting 魏怜恤 WEI Lian-xu 施文正 SHI Wen-zheng 孙彩霞 SUN Cai-xia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暴发以来,仍然影响着民众的正常生活[1],疫情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0月10日,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423例,累计治愈出院91074例,累计死亡4636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0670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710人。风险地区为13个,其中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12个。随着世界各地疫情持续、变异病毒不断出现[2],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后疫情时代”、“疫情常态化防控”概念也不断被提出[3-4]。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5-6],切实保障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机构内部充分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作为院内外流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病区出入管理中显得尤为突出[7-8]。2021年8月,本院通过护士站信息化系统、移动PDA等工具,开展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病区陪护人员出入防控闭环管理模式和陪护人员发热闭环管理,以求优化陪护人员信息管理、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陪护人员的闭环管理模式

1.陪护人员常态化管理。新冠疫情期间,病区严格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谢绝探视。住院期间非必要不陪护,如患者病情需要确需陪护的,实行“一患一固定陪护”,陪护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且必须配合病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住院期间,患者和陪护不得随意进出病房。所有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在院期间需配合完成每周一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除外出检查、手术等特殊情况,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进出病房。陪护人员首次进入病房时,需持“健康码”绿码、“行程码”绿码、流行病学史阴性、体温正常、无发热及呼吸道等症状,并提供3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有效期内新冠抗体检测报告,在陪护人员登记表上登记并在护士站打印手腕带。

2.陪护人员闭环管理

2.1陪护人员首次进入病区。(1)扫描病区专属二维码,登记陪护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电话号码和体温(由病区门口护士测量),获取健康码;(2)填写基础信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界面,流调内容包括:近14天内有无经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是否接触过已确诊病例或与其有流行病学关联者、是否有发热、咳嗽、胸痛、声音嘶哑等相关症状和体征[9-10];(3)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后进入详细信息填写界面,第一步为基础信息的确认,并选择来访原因:陪护。录入患者信息后进行自动验证,验证完成后患者姓名和验证方式栏将显示为灰色,表示验证成功。(4)核酸检测模块。陪护人员填写核酸、抗体检测具体时间和结果并提供检测报告,由病区防控督查人员查看核对检测报告是否有效,确认后手动提交。点击提交后,完成陪护人员首次信息登记。若陪护人员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的,护士可在“护士站-医嘱处理-陪同家属”中点击新增手动录入信息,完成陪护人员首次信息的登记,点击条码打印,打印陪护人员手腕带。

2.2陪护人员日常出入病区。扫描陪护人员手腕带二维码进行出入病区的登记,护士站可查询出入病区明细。(1)护士使用PDA在PDA端任意界面扫描陪护人员腕带上的二维码,选择出科或入科,确定后PDA自动记录陪护人员出入科时间。陪护人员出科时间超过1小时,PDA端弹出超时提醒:“该陪护人员出科已超过1小时”,请注意查对。(2)陪护人员出入病区明细查询,PDA端陪护人员追踪界面,可设置时间段,查询该时间段本病区陪护人员出入病区的明细。(3)护士站“全院报表查询—患者家属出入病区明细表”中会显示陪护人员出入病区信息。

2.3陪护人员发热管理。在陪护人员首次进入病区时以及每日两次的体温监测中,若陪护人员出现发热(体温≥37.3℃),则进入陪护人员发热闭环管理。如果陪护人员登记体温≥37.3℃,电脑系统自动弹出发热闭环管理界面,发热闭环管理界面信息填写不全或未填写,系统将每15分钟弹出相关提示。若预检点为病区大门,立即登记陪护人陪护的患者所在病区、患者住院号,并对陪护人员进行流调,同时通知转运人员和发热门诊,由转运人员将陪护人员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

成效

自2021年1月至8月,我院平均日在院患者人数为3532人次,陪护人员为2993人次,其中陪护人员为患者家属2803人次,陪护人员为护工190人次。各病区门口设置防控督查岗,患者及陪护人员进出均扫描手腕带进行信息核对,外出时间超过1小时将会在PDA上进行提示,自8月份病区陪护人员出入防控闭环管理模式运行以来,陪护人员日均进出病区人数由1568人次缩减至1010人次,日均进出病房人数为由18.4人次缩减至11.8人次,人均出病区时间缩短至21分39秒。

讨论

1.全方位强化医院疫情常态化防控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11],其密接者的概念是“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4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12]。近期全国各地医院正在紧急升级防控举措,排查疏漏环节、筑牢院感防线。其中,有一项工作得到了空前重视,就是对探视、陪护的管理。2020年初,疫情暴发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要求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13]。自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全国医院都不允许探视[14],近期因某院院感引发的疫情,数名新冠病例感染源头指向去医院探视期间,警钟再次重重敲响,医院“三道门”的管理至关重要。我院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统筹医疗机构建筑布局,合理设置“大门”位置,配足配强管理人员,配置有效测温设备,严格体温监测,确保第一时间筛查发现发热患者。病区楼幢“中门”安排人员测温、查码,非院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小门”配备疫情防控督查专职人员,加强陪护人员及患者出入病区管理和避免病区门口人员聚集。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病区陪护人员闭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使陪护人员日均出入病区人数由1568人次缩减至1010人次,有效减少了陪护人员的进出,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2.病区管理为关键环节,需严格把控病区人员出入。2021年1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保障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并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严格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15],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疗机构非必须不陪护、不探视,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并进行核酸检测[16-17]。我院严格执行住院病区非必须不陪护、不探视原则,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陪护人员实施闭环管理,加强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管理,无特殊原因一律不离开病房和医院。

3.每日督查反馈病区院感防控管理情况。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鼓励采用电子门禁或专人管理的方式,加强病区探视或陪护管理,建立包括医务、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18],为患者营造安全、安静、有序的住院环境[19]。我院专设疫情防控督查岗,医院大门、楼幢中门、病区小门及重要通道配备疫情防控督查员,实施24小时监督,每日反馈督查结果,陪护人员每日两次体温监测并记录在电脑护士站中,若体温≥37.3℃,则电脑系统自动弹出发热闭环管理界面,若发热闭环管理界面信息填写不全或未填写,系统将每15分钟弹出相关提示。此外,疫情防控督查员每日至少两次巡视病房,提示患者和家属戴口罩、病房每日通风、检查腕带与陪护人员是否相符,督促陪护人员完成每周核酸检测。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作为接收和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单位,在院内充分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20]。本院结合信息化系统,联合护士站、移动PDA,设置疫情防控督查岗,对陪护人员进出病区实施闭环管理,有效减少了陪护人员进出的人次和在外时间,在医院疫情防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病区闭环督查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大型军工企业集团重大风险全流程闭环管控方法探析
时尚与数字共舞,打造印花供应链生态闭环
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战略管理型模式下的产业闭环管理体系建设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