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的优化研究

2021-12-04 08:20唐丹姝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唐丹姝

河南省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南 开封 475000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定义

在财政支出领域中,效益、效果和效率以及其他术语分别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应用,但这些术语在本质内涵上并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差别,都是立足于资源产出和投入关系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进行描述。但对于财政支出的结果衡量而言,效益、效率、效果都只是代表着其中的一个方面,任意拿出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客观准确反映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使用绩效这一词语对财政支出行为进行衡量,并非单纯的包括了政绩层面的概念,也包括了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诸多内涵。由此也不难看出,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和预算部门根据已经设定好的绩效目标,通过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客观评价财政支出的产出以及效果的工作统称[1]。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财政支出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如下部分:第一,地方财政的自主权。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分析,相对财政支付会对公共支出绩效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但绝对的财政自主则会对公共支出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效率。政府之间的财政效率竞争能够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但却需要将财政支出绩效纳入考核标准体系中并形成相应的动力。第三,绩效预算制度计算。绩效预算作为我国政府实施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一旦其中的预算方法不符合绩效预算的具体要求,就会直接拉低财政支出整体绩效。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具体可以分为如下方面:第一,成本收益理论。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制定经济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以最小的费用投入获取最大利益。这一理论应用到政府财政资金支出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便是需要以财政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来换取社会经济政治效益的最大化[2]。第二,财政资金支出增长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也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老化将会对于我的经济发展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需要提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产品或者是服务。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1.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况

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已经推动了政府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并将工作改革的重点定为预算管理的绩效化方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也多次提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预算制度,并且在党中央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所发布的有关文件中,也明确确立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方案,简单而言,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需要在价值层面实现从自评价管理转移到全面绩效管理,更加重视结果导向以及成本效益的提升。

2.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与特点

以目前国内的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看来,具体运用到了如下方法:第一,成本效益比较法。相关部门需要以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在目标效益额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支出项目中所出现的各种正常、额外以及特殊费用开支,最终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因素分析法。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列举、分析全部影响财政收益以及成本的内外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第三,目标预定和实施效果比较分析。通过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结果目标进行对比,在分析影响目标完成因素的前提下,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合理评价。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独立性特点。公正性和独立性需要贯穿到政府的项目选择、计划编制等全部阶段中,以此来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出现避重就轻以及评价不客观的现象。第二,可信性特征。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就是需要在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反映出项目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并且绩效评价也带有着较为显著的参与特性要求,项目的执行者、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中。

3.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效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财政在经济管理中所发挥的配置和调节作用逐渐得以凸显,也正因为如此,我国财政部门也提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建立的工作思路,并且在各种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取得了如下的工作成就:第一,管理方法相对较为规范。国务院在颁布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之后,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在全面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出了当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以及工作制度规则。第二,工作流程变得越发合理。我国的财政部门通过组织相应的中介机构对于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化进行深刻的研究,明确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相关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需要在遵循财政部门制定出的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落实各自的工作职责,并积极配合政府支出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使得最终得出的财政绩效评价结果,能够为政府今后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图1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图

三、新时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主导作用。虽然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制定出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但同样其中的绩效目标设定不具有有效的纠错机制是重要问题所在,也导致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3]。作为绩效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绩效目标也是绩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也只有在设立完善的绩效目标的前提下,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工作流程才能够得以顺利的落实。

2.绩效评价的方法单一

以我国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看来,微观经济评价方法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主要是依赖于项目执行单位,针对项目落实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直观有形化的量化数据直接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对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的效益性无法使用直观量化数据进行表达。正因为绩效评价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使得最终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无法为政府今后的行为、决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3.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在全面客观反映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前提下,检验最终绩效目标完成结果。但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以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基础作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所制定出的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治疗体系,系统一级指标可以分为投入、过程和效果,二级指标则包含了项目立项和业务管理等5项内容,三级指标则划分为20多项,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指标的项目过少,将会对项目绩效全面评估产生影响。

四、新时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优化

1.新时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优化设计

在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财政支出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了保证我国的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结果能够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撑,必须要在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针对整个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政府部门可以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发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带有一定通用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设定出适用于所有项目的通用指标,要求预算单位将之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4]。同时,需要以现有的财政支出项目分类作为基础,针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细化。

2.新时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政府在了解财政支出具体收益及利用率的前提下,对今后的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调配,如此一来,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强化对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确保能够对项目进行持续性的评价,最终获得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除此之外,也需要通过项目之间的横向比对,逐步清退那些财政支出效率相对较低、效益较差的项目。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建议

为了保障我国的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工作取得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首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评价指标的具体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式,以此保障最终评价结果能够为政府今后的财政预算调整提供相应的支撑。此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也需要有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与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的专业课程,并结合相应的实践学习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绩效评价工作人才。

五、结论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落实,能够在客观反映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前提下,对其今后的财政支出等各个方面调整提供数据支持。针对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出现的体系不健全、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从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优化入手,在合理确定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通过专业人士选用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得出客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并强化这一结果的利用,最大程度发挥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效果。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趋势探讨
好大一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