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医药膳名称英译探析

2021-12-05 00:23王珊珊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用燕窝药膳

颜 静,王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248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行,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医药文化也受到国内外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医药膳以其养生保健的功效逐渐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海外有众多读者,书中药膳种类繁多,其英译的准确性势必会影响到外国读者对中医药的认知。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红楼梦》的两个著名英文全译本——即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以及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分析二者的译本特点,总结药膳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药膳名称翻译提供参考。

1 药膳翻译现状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效,且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1]。然而,中外文化差异大,导致消费者的饮食观念或对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也是药膳翻译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2]。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中式菜肴的翻译研究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但是药膳的翻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亟待深入。从已有研究可见,多数译者对药膳和普通菜肴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许多翻译无法如实反映药膳特点或有效传达药膳的文化内涵。因此,陆续有不少学者提出一些翻译建议,如陈家基[3]指出可以通过结合简译和注释来翻译药膳;还有学者[4-5]认为应根据药膳的不同结构采用直译或意译等不同翻译方法;李璐瑶[6]认为译者应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多种方法;耿良凤和王绍祥[7]首倡音译和拉丁语译法并行,并提出译者应具有相应的文化意识;王珊珊[8]认为译者应尽力保持源语文化特色及原著风格神韵,以此丰富和拓宽译本读者的文化视野。由此可见,大多研究者提倡多种翻译策略融合,因本施策,不建议采用某种单一翻译策略或方法,基本倾向于通过注释或释译来补充解释辅助信息,但很少有研究提及具体适用的翻译原则、策略或方法,而且研究中涉及到的药膳种类也不够全面。

2 两个英译本药膳名称英译比较研究

《红楼梦》中的药膳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中包括药用汤约20种,药用粥8种,药用糕点21种和药用酒7种。本研究从以上四大类中各自选取几款具有代表性的膳食为例进行分析。

2.1 药用汤

清代美食家李渔曾说:“宁可饭无馔,不可饭无汤”,这体现了汤在中国饮食中的重要性。《红楼梦》中的药用汤种类丰富,不仅美味,还能滋补疗病。

例1:桂圆汤。

原文:只见王夫人叫人端了桂圆汤叫他喝了几口,渐渐的定了神[10]。

杨译:Lady Wang sent for a longan cordial,and when he had taken a few sips he felt calmer[11].

霍译:Lady Wang ordered some longan soup,and told Bao-yu to drink few mouthfuls…[12]

在此情境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心悸不已,母亲王夫人为他送上“桂圆汤”。桂圆,即龙眼,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13]。查阅词典发现,“cordial”指“(不含酒精、加水饮用的)甜果汁饮料”,而“soup”偏指肉汤或蔬菜汤。桂圆汤由桂圆熬制而成,未加入肉或蔬菜,味道偏甜,因此杨氏的翻译“longan cordial”更符合原文。由此可见,膳食翻译应参照其基本用料及确切口感进行恰当选词,以保持其翻译的准确性。

例2:酸梅汤。

原文:袭人道:“老太太给的一碗汤,喝了两口,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10]

杨译:“Only two mouthfuls of the soup the old lady sent.He complained he was parched and asked for some sour plum juice…”[11]

霍译:“He had a few sips of some soup Her Old Ladyship sent,”said Aroma,“but that’s all he would take.He kept complaining that he felt dry.He wanted me to give him plum bitters to drink…”[12]

此处,贾宝玉被毒打后嘴里干渴异常,嚷嚷着想喝酸梅汤,但是袭人认为酸梅汤收敛性强,不准这时的宝玉饮用。酸梅汤的主要成分乌梅主下气,可除热烦满、敛肺涩肠[14],其性收敛,不利于化解瘀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因此极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霍氏将此“汤”译为“bitter”,指的是“苦酒原汁(从植物中提取的苦酒精液体,可增加其他酒精饮料的味道)”,该选词较为贴近西方读者,体现了归化策略,但与原文内涵相比有一定偏差。相较之下,杨氏用的“sour plum juice”表达出了酸梅汤的口感和形态,较好实现了语义对等,效果更佳。然而,酸梅汤中的“梅”用的乌梅,一般由没有成熟的青梅熏制而成,所以建议在此处补充信息,增译为“sour dark/smoked plum juice”。因此,在不影响整体行文及目标读者阅读的前提下,适当增译来丰富膳食的细节有助于更好地传播药膳文化。

例3:野鸡崽子汤。

原文: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10]

杨译:“Much better,”replied the Lady Dowager.“Just now I tried some of that quail soup you sent,and found it tasty.I ate a few mouthfuls of the flesh too,and enjoyed it.”[11]

霍译:“I’m quite recovered now,thank you,”said Grandmother Jia.“I’ve had a sip or two of the pheasant stew you sent me.It was very tasty I ate some of the meat in it and enjoyed it very much.”[12]

贾母偶染风寒,身体虚弱,王熙凤及时献上“野鸡崽子汤”以表孝心。野鸡,即雉,可补中益气力[9]。杨译中的“quail”意为“鹌鹑”,与原义不符,选词有误,而霍译中“pheasant”意为“野鸡,雉”,表达准确。但此汤用料为“野鸡崽子”,其肉质更为鲜嫩讲究,所以确切翻译应为“young pheasant”。从菜肴制法来讲,野鸡崽子汤是将野鸡崽子洗净切块下锅,过油,加酒、葱、姜等,加水炖极烂。“stew”指的是“炖的菜,煨的菜(有肉有蔬菜)”,更能体现出该药膳的制法特征。因此建议将“野鸡崽子汤”译为“young pheasant stew”。因此,在翻译药膳名称时,也应考虑到其具体制法,从而优选词汇,以便更好地向读者展示药膳全貌及特色。

2.2 药用粥

为了增加粥的疗效,历代医家往往在粥中加一些药物,《本草纲目》中便提到了43种药粥[9]。《红楼梦》中,药用粥也是花样繁多,疗效各异。

例4:燕窝粥。

原文:“……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10]

杨译:“You just said I should eat bird’s-nest.Bird’s-nest is easy to buy,but my health is so poor that I fall ill every year…”[11]

霍译:“Now about this bird’s nest syrup you want me to take.I know bird’s nest is fairly easy to come by,but this illness of mine is something I suffer from every year because of my weak constitution.”[12]

燕窝属于高级营养滋补品[9],燕窝粥通常是用燕窝、冰糖、粳米等熬制而成的粥,能够滋阴补气、润肺健脾,甚则美容养颜。此处翻译中,霍氏采用归化策略,将此“粥”译为“syrup”,意为“糖浆”,该词基本能够将燕窝粥甘甜浓稠的特征表现出来。单从译文来看,霍氏应是将其理解为冰糖与燕窝熬制成的类似粥状浓稠的甜品,但是不禁令人疑惑,燕窝粥里究竟有没有米。杨氏在前文中就有提到过燕窝粥,将“粥”翻译为“gruel”,此处省译。但“gruel”一词尤指“(旧时穷人吃的)稀粥,燕麦粥”,这似乎与贾府殷厚的家底及奢侈的衣食极为矛盾,不合语境。因此,此处译为“bird’s nest porridge”较好。此外,鉴于西方读者可能不太了解燕窝的具体功效,可以通过文外加注为读者提供更多背景文化信息,提升阅读体验。

例5:枣熬粳米粥。

原文:“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10]

杨译:“There’s date congee too for the ladies observing a fast.”[11]

霍译:“We’ve got a rice and date frumenty that was for the ladies who don’t eat meat.”[12]

枣熬粳米粥,顾名思义,是大枣(一般为红枣)与粳米一同熬制而成的粥。其中的大枣能安静内脏、滋脾和胃[13]。“congee”指的是“(中国烹饪中的)米汤,粥”,更具中国特色;而“frumenty”意为“香甜牛奶小麦粥”,多为西方人所食。因此不难发现,杨译的“congee”比霍译的“frumenty”更贴近原文,也更为准确。此外,粳米属于稻米的一种,而“date”特指医学上用的枣类,“jujube”泛指枣。为了更为精确传达原文含义,凸显中医药膳文化的特质,可以将其译为“round-shaped rice congee with jujube”;但为了便于文学作品的传播,译文应该以简单通俗为主,可译为“jujube congee”。

例6:奶子糖粳米粥。

原文:及收拾完备,更衣盥手,吃了两口奶子糖粳米粥,漱口已毕,已是卯正二刻了[10]。

杨译:By the time she had finished her toilet,sipped some 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 and rinsed her mouth,it was half past six…[11]

霍译:By the time she had completed it,paid her daily tribute to nature,washed her hands,drunk a few mouthfuls of milk,and rinsed out her mouth,it was already half past six…[12]

奶子,即牛奶,与米合煮为粥,更易于消化吸收,是北方的一种粥食方法[9]。霍氏通过改译将这道粥译为“milk”,也许考虑到西方读者更熟悉牛奶,通过归化来创造新的含义。然而,在中医传统的养生观念中,空腹喝牛奶不易于营养吸收,且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粳米可调和肠胃,牛奶和粳米合煮成粥,能够更好地达到补益虚劳的效果。杨译文通过直译法将该道药膳表达准确,但略显冗长,不符合简洁性原则,建议译为“sweetened milk congee”。

2.3 药用糕点

药用糕点除了美味之外,还有辅助治疗的特殊属性。《红楼梦》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提到了各种吃食点心,大多具有养生功效。

例7:奶油松瓤卷酥。

原文:……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10]

杨译:…another of four pine-kernel cream puffs…[11]

霍译:…another plate on which were four cream-cheese rolls stuffed with pine-kernels…[12]

奶油松瓤卷酥是由面粉、松仁、奶油等制成的一道甜点,松软可口。松仁可温肠润肺,可治燥结咳嗽,治虚秘[14]。杨译中,“puff”意为“千层酥,奶油酥”,属于西式糕点的常用词,但“puff”中已经含有“cream”,此处有些重复赘述,但总体可见杨氏采用了归化策略以贴近目的语语境。事实上,这款卷酥确实类似于西方的奶油酥。霍译中,“roll”意为“小面包条,小圆面包”,与“cheese”一样都属于西方人常食之物。两个译文都更接近目的语语境,也更容易让西方读者理解。然而,霍氏的译文表达不及杨译简洁。此处还可简译为“pine-kernel puff”。

例8:枣泥馅山药糕。

原文:“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的动似的。”[10]

杨译:“Yesterday I ate two of the yam cakes stuffed with dates that the old lady sent,and I think they did me good.”[11]

霍译:“I’ve eaten one or two bits of that yam-cake with the date stuff inside that Grandma sent me yesterday.I found it quite easy to digest.”[12]

此时的秦可卿病重卧榻,气血两亏,脾胃失健,贾母为她送来易消化的滋补小食“枣泥馅山药糕”。枣泥馅山药糕是一道制作简单的家常小点心,其主要原料是枣泥和山药,滋味可口易消化,营养丰富。其中的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生津养神的功效,而且红枣肉功效更胜,同时山药具有健脾补肾益精的功效。两个译本均使用“stuff”一词来表达出内有馅料的含义。“paste”意为“(肉、水果或蔬菜弄碎做成的)酱”,非常适合描述枣泥的形态。结合二者译文,建议将“枣泥馅山药糕”译为“yam cakes stuffed with jujube paste”。

例9:茯苓霜。

原文:“……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10]

杨译:“…only yesterday an official from Guangdong called and presented two small baskets of pachyma cocos for…”[11]

霍译:“…Then suddenly yesterday some high-up from Canton came here on a visit and left three little baskets of this white stuff-‘Lycoperdon Snow’it’s called…”[12]

茯苓霜就是碾碎至无颗粒感的白茯苓末。茯苓可安魂养神、益气力、保神守中、益脾胃、除虚热[14]。此处,杨氏采用省译方法,省略食物的粉末状形态,只译出食材本身。霍译中“snow”可以反映茯苓霜的粉末状态,但他选用的词“lycoperdon”意思是马勃,并不是茯苓,显然属于误译。“霜”常译为“icing”或“frosting”,因此,茯苓霜建议译为“poria icing/frosting”。事实上,中药材的翻译有时可以直接采用汉语拼音,并且“fu ling”已收入维基百科,可见外国读者已经在逐渐认可拼音,接受中国文化。由此,茯苓霜还可以直接译为“fu ling icing/frosting”。

2.4 药用酒

药酒是中医最古老的传统剂型之一,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在现今的医疗保健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红楼梦》中涉及药用酒之处颇多,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深蕴之道。

例10:黄酒。

原文: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10]

杨译:By now she had poured half a cup and …could see it was yellow wine[11].

霍译:So saying,she proceeded to half-fill the tiny receptacle with liquor from the silver kettle.But it proved to be yellow rice-wine[12].

黄酒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它是将稻米酿制而成的一种粮食酒,为中国所独有。李时珍认为黄酒能够“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14]。黄酒不仅能引药归经,还能够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如今依旧活跃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杨氏采用直译,“yellow wine”体现了形式对等,但无法传达黄酒的涵义。霍译“yellow rice-wine”将制酒的原材料稻米“rice”表达出来,可使黄酒具象化,有利于读者理解黄酒的食疗价值,此处增译有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五谷酿酒这一独特的药酒文化。

例11:合欢花酒。

原文: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10]。

杨译:He told the maids to heat a pot of spirits in which acacia flowers had been steeped[11].

霍译:…and quickly ordered a kettle of special mimosa-flavoured samshoo to be heated for her[12].

合欢花,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献乐无忧,久服轻身明目得所欲[13],合欢花酒就是将合欢花浸渍于白酒中制成。此处,杨氏采用了释译法,其译文“spirits in which acacia flowers had been steeped”表明了该酒的主要成分及制法,且“steeped”一词体现出传统酿酒炮制方法,但其将“合欢花”译成了“洋槐花”,并且该译法较为冗长。而霍氏译文“mimosa-flavoured samshoo”回译为“含羞草风味的烧酒”,与原文意思不一致,但“samshoo”一词对于西方读者来说颇有异域风情。作为文学作品中酒的名称翻译,还是以简洁通俗为要,此处建议译为“silk tree flower liquor”。

3 讨论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药膳翻译中,两位译者会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调整具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并且没有局限于归化或异化某一策略。但总体而言,杨译偏向异化,霍译偏向归化。在具体翻译方法上,二者大多采用直译法,也融合了其他不同译法,包括增译、省译、释译等。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药膳翻译的几点建议,供进一步探讨。

3.1 注重准确性,保留文化内涵

翻译中医药膳,应以准确性为要,最大限度保留文化内涵和养生价值,以提高外国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程度。药用汤、粥的名称一般都含有食材,这是其药用价值的基础,因此翻译时首先要保证食材选词的准确性。同种类药膳,名称译法亦有异,例如将“汤”一律译为“soup”,“粥”一律译为“porridge”,并不妥,应根据药用粥、汤的不同口感以及不同制法确定具体选词。比如野鸡崽子汤的制法是炖,那么“stew”一词就比“soup”更加贴切。

3.2 考虑简洁性,兼顾回译性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名称翻译,不应冗长繁琐,而要尽量简明通俗,避免喧宾夺主而影响到整体行文的连贯和读者友好度。饮食作为人们日常基本需求,即使食材不同,实际制法大同小异,此时可考虑牺牲翻译的全面性,适当进行省译。比如在处理中西方文化中共有的制法时,翻译时可进行模糊化处理,给目标读者保留一定的文化空白,促进读者主动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建议翻译过程中适当考虑译文的回译性,因为传播是双向的,具有回译性的译文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传播作用。

3.3 重点采用直译,辅以释译,慎用省译

在两个译本的药膳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主要采用的是直译法,有时也会用到释译、省译等方法。例如,在药用糕点的翻译中,几处省译略显不当,将糕点的特性相关描述省略,改变原文意义,也造成了读者体验美感的缺失;又如药用酒的翻译会受到原语和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制约,也受行文中文字结构及修辞措辞等不同特性的影响,因此翻译时应主要采用直译法,辅以释译,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内涵,但采用释译法时一定要注意译法的简洁性,不可过于冗长,以免影响阅读。

4 结语

本研究对《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中的药膳名称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药膳名称以及制作药膳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养生理念。两个译本在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时有着不同的翻译策略倾向,并且均融合多种翻译方法。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药膳名称时,译者应秉承缩小文化差距、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国际发展的原则,在充分了解药膳特色的前提下,以准确性为要,考虑译文的简洁性和通俗性,同时兼顾回译性,综合采用直译、意译、释译及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保留中医药膳文化的特色,使译文既有美感又有较好的文化体验感,向国际友人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

猜你喜欢
药用燕窝药膳
小仙炖鲜炖燕窝北京旗舰店
荔枝养生药膳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互帮互助好朋友
燕窝价暴跌六成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蚂蚁药膳食疗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