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管家”让农民当起“甩手掌柜”

2021-12-05 16:35广饶县农业农村局尚凡芹
农业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广饶县植保统一

文/ 广饶县农业农村局 尚凡芹

广饶县振龙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8月,位于广饶县大码头镇高港村。该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90余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自走式植保机63台,无人机15台,粮食烘干设备4台套,粮食色选机1台,农机总动力达3375千瓦。合作社积极探索“田管家”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几年,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五星级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等光荣称号。2020年承担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中小麦和玉米托管环节,并多次承担广饶县粮食烘干作业项目,积极引导小农户向现代农业的路子发展。

一、多举措发展的主要模式

经过10年的生产托管运作探索,振龙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单一环节托管到全托管服务模式,从单独的耕、收到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环节托管,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托管”服务模式。一是探索“订制农业”托管模式,把“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变为“联合作战”的大农业经营。二是“社企”合作强强联合,依靠企业先进科学技术服务于小农户,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三是推行“田管家”全托管服务模式,让农户省心省力又挣钱。四是 “四统一”模式延长产后服务链条,助力小农户发展与现代农业接轨。

二、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探索“订制”托管模式

合作社根据种植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服务措施。首先开始尝试“订制化”的托管模式,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与周边种粮大户签订“订单”,开展“耕、种、管、收”单环节托管服务。为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周边土地收、耕、播、种机械化综合水平,在多方征求农户意见之后,合作社立足实际,与高港村和杨宅村的270余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托管合同,开展定制订单作业,把“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变为“联合作战”的大农业经营。目前,与多个村的种植大户签订1.6万多亩“半托”式服务。

(二)“社企”合作强强联合

2020年,合作社与中化农业联手合作,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标准。合作社种植的2000亩试验田,一种采用中化农业提供的全程种植方案,测土配肥、精准植保;另外一种采用传统方法种植。实践证明,中化农业实施的方案和其他农户比较,每亩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购置生产成本约15%,亩产增收100~150公斤,每亩提高农民收入200元。合作社与中化农业合作后,购买的农资全部低于市场价格,并有农艺师提供全程技术服务,除此之外,还与周边及当地多家粮食加工或收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粮食收购的价格高于市场价。

“社企”结合后可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农事服务指导工作,采取了统一种子农资采购、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集中烘干、统一收购的“六个统一”生产方式,保证了订单的数量与质量。

(三)推行“田管家”全托管服务模式,农户省钱省心又挣钱

“田管家”全托管服务模式是一种农业综合服务合同,农户只需要缴纳一定的托管服务费,合作社就会提供“农资+农机+劳务”一条龙托管服务。目前,高港村和杨宅村的小农户7000余亩土地,通过“合作社+小农户”模式,开展“耕、种、管、收、销” 全产业链农业托管服务。另外,合作社首先从自身建设入手,购进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等新装备,实现了作业精准化、智能化、高效率。成立了专业化的农机队、植保队,经常性地开展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其次,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推广保护性耕作、小麦与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农机节能等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加有效的田间管理和先进的机械耕种收割,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精准化的机械作业,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

(四)“四统一”模式延长产后服务链条

粮食烘干机械化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一部分,是粮食处理的“最后一公里”,不仅使烘干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解决了老百姓晾晒难的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品质,合作社先后投资500万建造4套粮食烘干、储存设备。同时,由于经过烘干的粮食作物干燥适宜、质量较高,获得了收购商的青睐,合作社的粮食作物通过订单回收在市场中比同类产品每公斤高出0.2元。目前,合作社探索粮食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和能源的浪费,确保粮食收割后做到及时脱粒、筛选、烘干、储存全机械化,从源头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2016年以来已完成粮食烘干总计10万余吨,使周围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带动了当地粮食种植的产地初加工产业的发展。

三、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取得扎实成效。

该合作社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让土地“变零为整”,打造农民利益共同体,让土地托管在田间“扎根”。

一是避免土地撂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广饶县大码头镇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水源少、土壤盐碱,土地产出率相对较低,而周边企业较多,工资待遇好,生活有保障,所以年轻人大都到附近企业和外地打工。土地托管后,土地的经营权仍然属于村民,村民随时可以到地里查看庄稼长势,合同到期后也可以随时收回土地,有效解决了农民经商、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解决了部分农民将种田当“副业”和农田撂荒问题,解决了当前流转土地普遍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二是实现了农户节本增收

土地托管后,每亩地成本大约能降低15%,产量增加约10%。同时,合作社将产的粮食按每公斤高于市价0.2元回收,参与托管的耕地比相邻未托管的耕地年亩均增收200~300元,这一降一增之间,实现了村民与合作社的“双赢”, 大幅度提升了托管农户的收入水平。

三是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合作社依托村集体实现了组织小农户土地集中连片接受托管,降低了服务成本。合作社按照服务面积给予村集体每亩3元的服务费,村集体也获得了收益,带动了大码头镇11个村集体经济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双方实现了合作共赢,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广饶县植保统一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孙子兵法·创新·发展”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
植保机
淝水之战
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爱尔兰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统一数量再比较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广饶县组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