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晚粳组合嘉优8号制种技术

2021-12-05 23:27余剑锋陆金根高荣村
中国种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结实率父本株型

余剑锋 付 习 陆金根 高荣村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 314016)

嘉优8 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浙江禾天下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以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优质晚粳型恢复系嘉恢8 号与粳型三系不育系嘉74A 测配出的杂交晚粳新组合[1],2019 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沪审稻2019002)。嘉优8 号苗期起发快、叶色深绿、成穗率高、剑叶挺直、穗型中等、着粒密、灌浆快、成熟一致、熟期转色好。2017-2018 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嘉优8 号平均全生育期155.8d,比对照早9.8d;平均株高106.1cm,平均穗长18.2cm,每hm2有效穗数256.5 万,每穗总粒数184.2 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6.3g,田间病害表现轻,抗稻瘟病;2017 年每hm2平均产量9.75t,2018 年平均产量10.06t,2 年增产均极显著。2018 年参加上海市晚粳组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75t,较对照花优14增产6.5%,稳产性好。经农业农村部统一检测,嘉优8 号米质综合指标达品质部颁三等。2020 年在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双桥村制种基地安排1.3hm2夏制,平均产量达3.37t/hm2。现结合其亲本的生长发育与特点,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

1 亲本特性

1.1 父本恢复系嘉恢8 号平均株高100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茎秆粗,分蘖多,全生育期140d,穗大粒密,花粉量大;宜安排在6 月上旬播种,气候适宜条件下8 月底抽穗,9 月上旬齐穗。长江下游地区晴天约10:15 始花,10:45 盛花,开花时间持续40min 左右。单穗花期持续4~5d,单株花期持续7d。

1.2 母本不育系嘉74A 属BT 型早熟晚粳不育系,配合力良好。株高80cm 左右,株型紧凑,具有理想株型特性,矮秆抗倒,直立穗,剑叶直立,出茎较短,但无包茎现象;适宜在6 月上旬播种,8 月下旬可齐穗;长江下游地区晴天约10:30 始花,11:00 盛花,开花时间持续30min 左右。开花较集中,单穗花期持续3~4d,单株花期持续5d。感光性中等,开花习性好,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2 嘉优8 号高产制种技术

2.1 选择适宜制种地,制定合理播期为保证花期、花时相遇,制种地应选择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微风或无风的地段,同时要选择交通便利、排水灌溉方便、地势平坦、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地区。提高空气湿度可以使母本提前开花且不影响父本开花习性,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宜,此湿度下花期间隔缩短,能提高花粉利用率。父母本扬花时温度要保证在20~3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水稻开花习性和授粉成功率。长江下游地区安排母本在8月下旬齐穗,此时温度与湿度最为适宜。为使母本能在8 月下旬齐穗,根据往年制种经验,母本应安排在6 月8 日左右播种,父本分2 期播种,第1 期父本比母本提前15d 播种,第2 期父本比母本提前7d 播种,当母本抽穗时,第1 期父本扬花以分蘖穗为主,第2 期父本主穗与分蘖穗兼用,可确保父母本花期安全相遇[2]。同时应关注气候,做好隔离,大风天气易将花粉吹散,使制种产量严重下降,另外需注重空间隔离效果,隔离距离保持在200m以上,防止串粉。

2.2 育壮秧苗,合理密植父母本播种前筛除瘪粒,浸种催芽,芽长3~5mm 时播种。每hm2父本用种量3.75kg,母本用种量11.25kg。父母本秧龄控制在30d 内移栽,1 期父本先栽,株距20cm,单本插,避免混杂,基本苗7.5 万穴/hm2;后插2 期父本与母本,为充分发挥母本异交率高、开花习性好的优势,可适当增加母本行数。父母本行比1∶8,行距20cm。母本株行距18cm×18cm,单本插,基本苗22.5 万穴/hm2。

2.3 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秧田做到平整细腻,播种前每hm2施过磷酸钙375.0kg、尿素150.0kg 作基肥。制种田每hm2施尿素180.0kg、过磷酸钙375.0kg 作基肥;移栽后1周施尿 素150.0kg、氯化钾150.0kg 作分蘖肥;后期根据父母本实际秧苗长势进行调控。移栽后25d,每h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225.0kg、尿素75.0kg 作促花肥,为增蘖促大穗、高结实率打下基础。父母本幼穗分化时期应持续关注幼穗分化进程,如果出现偏差,对生长较快的一方适当多施氮肥,对生长较慢的一方适当多施钾肥,可使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大田保持浅水湿润促进分蘖,前期以3~5cm 浅水灌溉为主,当母本茎蘖数达到每丛12~13 个时排水烤田。在田间出现裂缝时即可复水,孕穗期不上水,保持干湿交替。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浸种时配套使用25%氰烯菌酯3000 倍稀释液与3%强氯精可以高效防治恶苗病。移栽前后注意预防稻飞虱与螟虫。父母本破口期时割去剑叶1/3,宜在午后或露水干后下田割叶,可有效防止白叶枯病传播,同时亦可减少花粉阻隔。叶片喷施30%己唑醇悬浮剂预防稻曲病。长江下游地区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正值孕穗期,易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每hm2可喷施50%吡蚜酮水溶剂225g、10%阿维菌素悬浮剂450g防治。

2.4 适量喷施“920”,调整好授粉状态制种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本花期相遇和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3]。若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在母本抽穗5%时,每hm2父母本同时喷施“920”90g,可调高穗层高度,便于赶粉,同时能增强柱头活性,提高异交结实率;24h 后再对父本单独喷施“920”75g,使父本基部节间拉长。若母本抽穗比父本迟2~3d,亦可使用“920”微调花期,在母本抽穗10%时每hm2单独喷施“920”90g,24h 后再对父本单独喷施“920”60g,可使花期相遇。

2.5 适时赶粉宜在母本盛花期晴天11:00 左右赶粉,此时母本颖壳角度开到最大。根据实际种植面积选择合适的赶粉方式,竹竿赶粉适用于小面积制种田,能增加父本的弹性振动,大大提高花粉的利用率,但劳动强度较大;牵绳赶粉适用于大面积制种田,效率更高,劳动强度小。牵绳赶粉时,两人应均匀向同一方向拉动,拉动不均匀会导致父本散粉不充分,并反方向重复拉动1 次。在始花后、盛花时、终花前各重复1 次赶粉,一般间隔5~10min。赶粉时保持速度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花粉浪费。大面积制种基地制种时,使用农业机械或无人机赶粉可提高效率和容错率。若遇上阴雨天气,应时刻关注开花动态,抢晴赶粉。赶粉一般持续7d,赶粉结束后割除父本并清理干净,盖网防鸟,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半个月断水。

2.6 严格去杂,生产达标杂交种子严格采用原种级父母本种子进行制种,在各个时期均需严格把关田间纯度。为防止上一年遗留种子发芽成苗造成混杂,播种前可将大田放水淹3d 后排干,促使落谷发芽后再将土壤深耕深松。播种前剔除瘪粒与异形粒。单本插秧,抽穗前各个时期反复排查禾苗,表现不一致(包括叶色、株型、穗型、开花习性等)的植株整株拔除,确保田间的杂株率控制在1‰以内。父本嘉恢8 号花粉饱满,散粉量大,株高形态与母本嘉74A表现差异明显,去杂较为容易。一般在10 月下旬的完熟初期收割,过晚收割影响种子外观与发芽力,收割前最后1 次排查异型株,收割时防止机械混杂。种子在运输、干燥、储藏、打包时严格管控,防止堆积混杂。

猜你喜欢
结实率父本株型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