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早熟常规中稻新品种鄂莹丝苗

2021-12-05 23:27伍箴勇肖数数吴中华杨前玉陈代兵
中国种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黄华中稻叶期

伍箴勇 王 雨 肖数数 吴中华 杨前玉 王 琼 陈代兵 刘 庆 朱 敏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荆州 434020)

鄂莹丝苗是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抗病、优质恢复系YR0822 作母本,以武汉亘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常规稻品种鄂丰丝苗作父本,进行温汤去雄杂交、自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常规中稻品种。2018 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83189.3,公告号CNA024007E。2018-2019 年参加湖北省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区域试验,2020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200076。

1 特征特性

1.1 主要农艺性状5 月下旬在湖北省作中稻直播种植,全生育期113.3d,比黄华占长2.1d。株型适中,植株较矮,分蘖力中等,叶色浓绿,剑叶长挺,茎秆较粗壮,弹性好,穗层较整齐,穗大粒多,有轻度包颈现象,稃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平均株高100.7cm,有效穗数379.5 万/hm2,穗长22.5cm,每穗总粒数149.7 粒,每穗实粒数130.4 粒,结实率87.22%,千粒重22.32g。

1.2 米质2018-2019 年湖北省区试统一取样,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米质检测,鄂莹丝苗出糙率79.1%,精米率68.7%,整精米率64.2%,粒长6.5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5%,垩白度0.9%,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62mm,碱消值6.0 级,透明度1 级,含水量13.7%,米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优质2 级(检验依据NY/T 593—2013)。

1.3 抗性2018-2019 年参加湖北省区试,经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进行抗性鉴定,鄂莹丝苗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抗稻瘟病;白叶枯病5 级,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3 级,中抗纹枯病;稻曲病5 级,中感稻曲病。2019 年华中农业大学耐热性鉴定结果,鄂莹丝苗的抽穗期耐热性级别为3 级,耐热性较强。

2 产量表现

2018 年参加湖北省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332t,比对照黄华占增产4.38%,达极显著水平;2019 年续试,平均产量9.855t,比对照黄华占增产9.26%,达极显著水平;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94t,比对照黄华占增产6.82%。2019 年参加湖北省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64t/hm2,比对照黄华占增产7.34%。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在湖北省作直播中稻种植,一般5月上旬至6 月上旬均可播种,大田播种量45kg/hm2,用强氯精或咪鲜胺浸种杀菌。秧苗3~4 叶期及时查苗补苗。

3.2 化学除草直播前5d 整好田,每hm2用60%丁草胺乳油1.8L,拌细土或细沙均匀撒施,保水3~4d 后再排水播种;播种3d 后用扫茀特1.5L 兑水450kg,厢面湿润喷雾除草;当秧苗3 叶1 心时,用金满地450g 兑水450kg,排干厢面水后,叶面喷雾,24h 后复水;分蘖期排干水后用农地隆(22%五氟磺草胺)150mL 兑水450kg 喷施,24h 后复水。

3.3 科学管水播种后到1 叶1 心期,做到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l~3 叶期以湿润灌溉为主,3~5 叶期浅水勤灌促分蘖,期间应多次露田,5~6 叶期轻晒田,7~8 叶期重晒田。当每667m2茎蘖数达到要求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不能缺水,扬花期保持5~6cm 的水层,后期应干湿交替,养根保叶,健秆防倒。

3.4 精细施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硅肥和锌肥为施肥原则。重施底肥,每hm2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下同)525kg、大粒锌15kg、大粒硅60kg 作底肥;早施分蘖肥,2 叶1 心期追施尿素60kg;4 叶1 心期追施尿素112.5kg,晒田复水后看苗情追施45%复合肥60kg 和氯化钾112.5kg。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为原则。苗期注意稻蓟马和稻叶蝉的防治,大田注意螟虫、白叶枯病的防治,后期注意稻飞虱和稻曲病的防治,尤其注意在破口前7d 及始穗期综合防治虫害和稻曲病,确保丰产增收[1]。

4 繁殖技术要点

4.1 秧盘育苗,培育壮秧每hm2计划1050~1200片秧盘(秧盘规格为40cm×80cm),秧田和大田比为1∶15。在荆州繁殖,5 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配好营养土,用量30kg/hm2,平整好秧田后摆放育秧盘。种芽露尖播种,每穴2~3 粒种子,播种后3~5d每hm2用扫茀特1.8L 兑水450kg 进行喷施除草,2叶1 心时施用尿素75kg 作断奶肥,移栽前3~5d 施用尿素60kg 作送嫁肥,同时施用送嫁药。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早插早发和基本苗足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当秧苗长到3 叶1 心时(即播种后15~18d)及时移栽,栽插株行距16.7cm×20.0cm,每hm2插足30 万穴。

4.3 科学管理肥水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底肥足、追肥早是早发的关键。繁殖田在第2 遍耕整时每hm2施用45%复合肥375kg 作底肥,精耕细整,保证田面平整;移栽3~5d 施尿素120kg 作返青分蘖肥,移栽10d 后再施尿素75kg 和除草剂野老375g 进行田间除草;晒田复水后施用氯化钾105kg、45%复合肥45kg 作穗肥,后面根据田间长势和天气情况酌情追施尿素。科学管水,做到寸水活蔸、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深水孕穗、浅水养花、干湿交替至成熟。

4.4 严格除杂保纯移栽活蔸后大田要及时除去落粒谷秧苗,在秧苗封行前把不在行内的秧苗都除去。抽穗期和灌浆期要进行重点除杂,严格检查除杂质量,确保纯度合格。

4.5 加强病虫害防治苗期秧田重点防治稻蓟马、稻叶蝉,大田分蘖期注意防治螟虫,抽穗扬花期注意防治稻曲病,后期重点防治稻飞虱。

4.6 及时收割,严防机械混杂成熟时及时抢晴天收获,收割、晾晒和储运时要注意防止机械混杂[2]。

猜你喜欢
黄华中稻叶期
巧用“微科技”元素促进“品质化”教学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采后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瓜穴盘苗生育动态观测及培育壮苗关键期的研究
告诉你一个秘密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