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稻田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2021-12-06 01:44成汉高宋长太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苗种种养小龙虾

○成汉高 宋长太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是稻渔综合种养的最佳养殖品种之一,在市场价格的刺激下,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金进入了小龙虾养殖行业,造成了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爆发性增长。纵观近几年小龙虾“养殖热”的新情况,笔者就小龙虾稻田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对小龙虾稻田健康养殖对策措施谈一点个人看法,供从业者参考。

一、小龙虾稻田养殖的现状

1.养殖面积总量大。《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208.96万吨,养殖总面积1929万亩,分别比2018年增长27.52%和14.80%,其中稻田养殖产量为177.25万吨,养殖面积1658万亩,分别占小龙虾养殖总产量和总面积的84.82%和85.96%,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产量和总面积的60.46%和47.71%。

2.养殖模式逐渐优化。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采取养殖一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水稻的耕作制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为显著,是稳定粮食生产,生态循环农业的较佳模式。一般9~10月放养小龙虾亲本,3月中旬开始捕捞,6月份捕捞结束后整田种植水稻,实现了“一田双用,稻虾双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效果。

3.单产水平不平衡。小龙虾稻田养殖平均亩单产不足100kg,而高产地区和高产田块达200kg以上,但占比不大。

4.市场价格波动大。从市场价格来看,大规格虾价格高,如尾重50g以上的大虾超过每公斤60元,而尾重20g以下的小虾每公斤仅20元左右,甚至更低,而且季节性差别也很大,一般4月份前价格较高,进入5月份以后逐步下跌。

二、小龙虾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还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仍以粗放式养殖为主,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不强,存在品牌运作和产品营销局限性等问题。

2.养殖技术有待提高。小龙虾稻田养殖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养殖亩产量低而不稳定,疫病时有发生。特别是稻田种养虾技术耦合度不高,普遍存在“养虾的不会种稻、种稻的不会养虾”的状况,精准化程度不够,水平有待提高。

3.虾苗种繁育供应滞后。由于小龙虾特有的繁殖生物学习性,规模化苗种繁育供应还有很大难度,养殖者大都是自繁自育模式解决苗种来源,繁苗量化难度大,不可控因素多。

4.疾病暴发风险加大。小龙虾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主产区因病害发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由于在小龙虾病理和病原、快速诊断技术、防治药物等相关基础研究较薄弱、不系统和不同步,造成了目前小龙虾病害时有发生的状况。

5.质量安全监测有待加强。

公众对小龙虾的食用安全的忧患依然存在,稻田中的农药也会在小龙虾体内积累,导致农药残留的安全隐患。

三、稻田小龙虾健康养殖对策措施

1.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強对小龙虾发展的政策引导,编制出台各地小龙虾稻田养殖规模、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与发展思路,组建相关行业协会、养殖合作社等,在养殖技术、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提高组织化程度。

2.切实解决苗种瓶颈。解决良种选育、种质控制、提纯复壮和良种推广与覆盖等,建立专门的原、良种场或繁育场,实行集约化育苗、供苗,推行“养繁分离,精准养殖”技术,以提高小龙虾养殖产量、规格和效益。

3.加强技术集成与普及。一方面,要组织力量攻关,解决稻虾综合种养中“种”与“养”的无缝对接,同时要开展从业人员的养殖技术系统培训,切实解决凭经验、盲目式、粗放化的养殖方式。

4.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的作用,积极做好品牌打造、展会推介、产销对接与信息服务等工作。根据各地区文化、经济背景差异,大力拓展与小龙虾产业相关的餐饮,旅游和文化等产业发展,整合各产业链,形成一条龙的现代化产业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加强质量安全监控。从源头抓起,按要求进行产地环境检测,对养殖场地的水、土(底泥)、苗种、生产投入品(饲料、渔药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和全程控制,制订小龙虾养殖技术规范。养殖全过程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制定和执行饵料管理、药物管理、养殖日志、养殖环境卫生、用药处方等规章制度,杜绝滥用乱用药物等现象。

(通联:224056,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3004480419)

猜你喜欢
苗种种养小龙虾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小龙虾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小龙虾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