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2021-12-06 15:02许常艳陈长江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养分农作物

许常艳,陈长江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511)

当前阶段所积极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式能够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养分之间的平衡供应,缺什么施什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农作物的实际需求,从而达到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善农作物品质的目标。

1 测土配方施肥概述

测土配方施肥在国际上又被称之为平衡施肥,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施肥方式。在测土配方施肥理念中,一方面需要测土,也就是要取一定数量土样进行检测,确定土壤中所含有的养分类型以及养分数量;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配方,在经过专业的土壤测定之后,需要结合土壤的养分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实际养分需求设计“药方”,并严格按照“药方”进行施肥。此外,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相关农作物种植人员需要按照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进行科学施肥。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施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提高耕地生产效率以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效果。而针对性施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施肥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2 当前农村地区农作物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有机肥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大部分农村群众的认知中,依然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短期效益上,忽视了长期效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过于依赖化学肥料,忽视了有机肥在保护土壤养分含量以及调整农作物生存环境上的积极作用。再加上近年来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部分秸秆在直接还田的过程中受到气候以及技术层面的影响很难真正还田,很多农村地区都缺少有机肥。上述情况的长期发展,将直接导致土壤地力的持续下降,从而制约和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 施肥用量不够精准

尽管近几年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生产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相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在有条不紊地推广与开展。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其实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的,当前的测土技术已经无法精准指导相关农民朋友进行科学施肥。甚至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盲目施肥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没有针对不同土壤的实际养分情况和不同农作物对不同微量元素的实际需求进行肥料的施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做到对逐个地块进行配方施肥,仅仅只是在大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十分细微的调整。

2.3 施肥技术不够科学

所谓的施肥技术不够科学主要是表现在浅施和表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施肥方式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农场来说,难以充分发挥出相关肥料的具体作用和真正效果。尤其是在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与生产的工作模式下,人们都习惯于一次性大量施肥,且都是在农作物种植的时候施入,而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便很少再进行追肥或者叶面喷肥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作物生长前期肥料过剩,而后期却供肥不足。因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推广与开展相关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施肥技术以及相关肥料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作物生产的节本增效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提升和协调土壤的养分平衡,增强土壤地力,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3 测土配方施肥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科学测土,全面掌握地区土壤实况

土壤肥力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开展的基础与前提所在,只有掌握了相关地区土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壤内部养分的具体含量和类型才能够为后续相关肥料的科学配比提供坚实的依据与支持,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真正的价值与作用。如果在测土环节没有全方位掌握相关区域内的土壤养分情况的话,将直接导致配比出来的肥料与土壤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无故浪费;另一方面很有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土壤中钾元素的含量本来就十分充足,但是由于测土环节不够科学和精准,导致在进行肥料配比的过程中依然加入了大量的钾肥,土壤中和肥料中过量的钾元素作用在相关农作物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作物出现黄叶、早枯等问题,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测土环节的科学组织与开展,全面掌握相关地区内的土壤实况。

比如,针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农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划分样方”的方式来进行土壤测量。在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土壤的类型、土地的利用形式以及不同区域的耕作制度,将相关的采样区域划分成不同的采样单元,利用电子技术将不同区域的采样单元进行整体数据分析,了解不同采样单元应用注意的问题,将不同区域的种植事项进行分区记录,由于农作物种植土壤需求的相似性,为此在对各个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时,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质要尽可能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春播之前完成土壤采样工作,具体的采样路线需要按照“随机性”“等量性”以及“混合性”的原则,同时还需要注意避让田埂区域或者沟边区域等特殊土壤地带。在具体采样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先用取土铲铲出一个耕层断面,然后再在平行方向上取断面的土壤,所有的土壤样品都需要用不锈钢的取土器进行采样。采集完的样品需要拿到实验室中进行专业的土壤化验操作,为避免采样过程发生其他问题,在进行采样时应尽量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土壤采样,或者在安排其他人员进行采样之前,对相关采样人员进行采样工作培训。其中在对土壤的指标进行衡量判断时,还应该从基本的衡量指标当中去选取,根据土壤的性质去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如目前土壤指标化验当中最为常见的有土壤全氮化验、全磷化验、全钾化验以及有机质化验等数十种指标。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土壤进行化验时,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分析土壤的供肥能力和掌握土壤的实际状况,为后续肥料配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精准配方,针对性配比肥料养分

由于相关的配方操作比较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价值与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要想真正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作用得到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肥料配比工作的重视,如果说之前的测土工作是整个技术模式的前提与基础,那么配方工作则是整个技术模式的核心与关键所在。所有的采样以及土壤化验工作其实都是为该环节的肥料配比做铺垫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技术投入和经济投入,结合测土环节的土壤实况对肥料类型和数量进行精准配方,使其能够符合相关土壤以及相关农作物的需求,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为广大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比如,在进行肥料配方的过程中,相关技术部门可以采取“养分平衡法”这一技术手段来确保肥料配方能够符合土壤的实际状况。在整个过程中,所谓的养分平衡法实际上指的就是农作物所吸收的养分总量应该等于土壤以及肥料这两个层面养分的供应量之和。用专业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这样表达:作物养分的吸收量=肥料养分的供应量+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比田间试验的结果以及测土环节土壤养分的化验数据等信息,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归纳,对比出不同区域内的土壤养分差距,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特点划分出不同的施肥区域,为避免后期进行区域实验时发生混乱现象,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不同性质土壤区域进行划分完成之后,还应对不同区域做好一定的记号,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区域的保护,以免由于野外动物或者相关居民的闯入,破坏区域土壤的划分。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制作不同的作物施肥配方,在制作相关配方之时,相关技术人员除了要考虑土地与配方的化学反应影响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由于自然因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小麦这种作物为例,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氮元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往往能够达到18千克左右,而对于磷元素和钾元素的需求量就相对较小,大概在8千克左右。根据上述数据,技术人员在制定小麦种植区域的肥料配方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土壤中已经含有的各类元素的含量,适当加大氮肥的使用,降低磷肥和钾肥的使用,同时还应加强对各个化学元素之间的反映程度,掌握好一定的量,防止因过度加大氮肥而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是为解决资源所考虑。

3.3 示范推广,全方位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当前阶段,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依然相对比较落后,导致部分技术人员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应付心理,消极应对土壤划分工作。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农民朋友对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不够完善,甚至很多人误以为这种施肥技术毫无价值,这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测土技术的失传,同时从长期角度上看,这样的耕作观念对我国农作物的高效生产大大不利。基于此为了能够提升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以及提升其科学施肥技术,相关地区应该提高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大力宣传与推广,以身作则,对一些较为优秀的耕作地区进行表彰奖励,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提高人民对测土技术的兴趣,从侧面激发人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的意识。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三下乡”策略来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全方位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理念以及应用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其中一个“下乡”就是专家学者的下乡,通过邀请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前往农村地区以开展“主题讲座”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起源以及应用效果,同时组织一些动手实践项目,组织群众到农田区域进行测土技术实践,定期对农民的工作进行检查更正,从本质上促进新型种植技术观念的传播。此外,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图片或者视频等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农民朋友看到该项技术在其他地区的广泛应用以及应用成果,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耕作视频播放给农民,让农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新型农作物的耕作技术,此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居民观看有关典型耕种技术的纪录片,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接受新的耕作技术,在播放新型的耕作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充分掌握传播技巧,通过与传统施肥技术进行对比来使其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价值所在。而另一个“下乡”指的则是技术下乡,相关地区的农业部门应该通过印制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关的宣传手册并大范围分发给对应区域的农民朋友,使其能够通过详细的文字讲解和图片讲解来全方位掌握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从而为其后续的技术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还可以在农村各个地区粘贴一些相关的宣传标语,在公共场所播放相关的宣传片,从环境氛围上引导农民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下乡”,就是技术人员下乡。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作物面积以及农民施肥的实际需求,为每一个村落配备若干个技术人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将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农民朋友,制定完整的技术培养方案,从各个方面对农民的种植技术进行更正和改进,如制定短期的技术培养课程、长期的实践培养课程计划等等,既重视农民理论知识层面的宣传和引导,也需要重视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手法。通过技术人员下乡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地区耕种技术的宣传和培养,一方面能够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贯彻落实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4 总结

针对于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施肥问题,相关部门要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掌握更加先进的施肥理念和施肥手段,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作物产量。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养分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