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12-06 07:17尹丹红杨贤均宛廷利
花卉 2021年6期
关键词:树木园林实验教学

尹丹红,杨贤均,宛廷利

(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0 引言

园林树木学属于景观艺术、环境艺术、园林等景观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主要的课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构成,基础的教学目标就是保证学生能学以致用。基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背景下,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等逐渐得到全民的关注,树木的生态功能也逐渐体现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园林树木种类,社会对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运用树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较少的情况,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基于此,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改革是专业教学的关键改革方向。教育人员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体系,逐步创设生动高效的园林树木学实验课堂。

1 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信息量大,知识点繁多

园林行业的工作人员要想顺利地开展园林绿化的工作,最关键的就是需要把握园林树木的基本特点、习性、用途等,并了解园林树木的种类。在园林专业识别树木的教学过程中,识别树木的形态属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做好后续规划设计工作,连接后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关键[1]。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识别树木主要就是以科、属、种为基础,而同科同种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学生容易混淆。而城市绿化中每年都会引入新的品种,使园林树木种类越来越丰富,学生需要记忆、区分的树种较多,记忆量较大。

1.2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的园林树木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灌输式的理论教学。虽然能为学生讲述专用理论知识,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树种的图片。然而这种教学的方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抽象,无法加深学生对实物的记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大都忙着记录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仅能在课下回顾笔记以及教学内容[2]。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对理论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还会影响学习效率。在进行园林树木识别教学的阶段,一般都是描述树种的形态,虽然初期学生会对新课程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但随着课程的延续,学生需要接受的信息量随着增加,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难以提升。

2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1.1 调整实践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

在园林树木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大纲,并检查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习应当结合行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修订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并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针对于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项目,根据项目、学时比例进行调整,基础目的就是园林树木实践教学能结合季节的变化规律,对实践教学的顺序进行科学化的安排[3]。例如,在北方地区,蔷薇科的梅花、山桃等是早春开花灌木,但是分类系统排在后面,应当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提前教授,方便学生实地进行植物观察,有助于其记忆相关内容。再如,关于落叶树木的冬态识别知识学习来说,在选择苗木、识别苗木的过程中经常涉及,但是教材中没有这部分的内容,所以可适合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对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时候,为了杜绝出现不同植物类课程教学出现重复教学的情况,园林树木学就需要整改相似的内容。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中包括标本采集、制作的内容。在课程实习的阶段,需要选择植物学应当完成教学内容。

2.1.2 加快实践基地的建设

首先,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如树木花卉基地。其次,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各类绿地、杭州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园林树木学在实验教学的阶段,需要开展综合性的教学工作。不同的绿地类型中,树木的配植手法、物种具备一定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园林树木学的相关内容。采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2.2.1 现场教学注重培养观察和思维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做好现场教学安排工作。在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开发创造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识别校园棵子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到校园中,寻找颗子植物的叶片、秋果,并且进行分类带回课堂上[4]。在室内,学生与教师进行深入的观察,整的区分球果形状、开裂情况等,并参考工具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可以掌握颗子植物的区别与相同点。此外,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加深对树木特点的印象,就需要保证学生可以独立讲解树种,由教师进行现场的点评。此外,组织学生给校园树木挂牌,树立良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为了有效提高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可以从实践基地,选择专门的人员进行讲解。例如学习温室相关知识的时候,需要向学生传授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态,并开拓学生的眼界。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植物种植、管理要点,可以有效增强现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对园林树木学专业知识的兴趣。

2.2.2 实践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带着任务,或是依靠自己、团队完成实践内容。例如,在进行树木物候期观测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需要观察记载1 种乔木,1 种灌木,1 种藤本,不能重复。采用丰富的实践形式,使学生能掌握各个阶段树木的形态特点,总结变化的规律。通过开展树木资源调查,做好分组实验,可以选择绿地、校园、公园等,做好调查的工作。采用实地分析的方式,了解树木的种类,并发现存在的关键配置问题,鼓励学生收集资料,给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实现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阶段,教师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科研任务,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园林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科研水平。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园林专业学科竞赛。如景观设计大赛、模型大赛,增加其对园林树木学的兴趣。学生可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园林树木、家乡的特色树木等,自己动手制作PPT 课件,并且与教师、其他同伴分享与交流[5]。要想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需要做好科研训练,结合本地区的绿化问题,做好节水型本地植被的合理利用,对繁殖的技术进行研究,增强学生的研发意识。

2.2.4 创建园林树木学教学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园林树木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属于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园林树木学的教育人员就可以采用建立教学网站的方式,收集当地常见园林树木的数形、叶子、花进的识别特征,还需要展示多个园林的实际应用图片,丰富课件的内容、教学资料等,方便学生进行反复学习[6]。另外,在校内网络平台上,链接国家优质课程资源、植物类资源网站,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教育人员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园林专业优秀微信公众平台,观看推送的图片、视频内容等,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提升园林树木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

3 结语

综上,在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控理论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才能培养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属于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应当不断地改进与实践,并提升实践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的水平。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发展中,吸取本领域的新手技术、成果,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树木园林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树木之最
清代园林初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