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021-12-06 13:32文建彬王波太文锋
当代医学 2021年34期
关键词:靶向标志物肺癌

文建彬,王波太,文锋

(江西省萍乡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呼吸内科,江西 萍乡3370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发生率占肺癌的80%~85%,早期NSCLC可通过手术成功切除,中晚期可通过放化疗治疗。近年来,组织病理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肺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血液检测与各种体液检测为动态监测肿瘤治疗疗效带来希望[1]。有研究[2]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应用于对晚期NSCLC治疗疗效的预测。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角蛋白19可溶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等,但对预测结果和疗效的评价作用存在差异。有报道[3]显示,血清微小RNA-210(miR-210)可能为诊断肺腺癌的新型肿瘤标志物,但在NSCLC中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51±4.24)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15±1.15)个月;TNM分期:Ⅲb期20例,Ⅲc期12例,ⅣA期8例。B组21例,女19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5.11±4.28)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6.18±1.28)个月;TNM分期:Ⅲb期21例,Ⅲc期13例,Ⅳ期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4]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生存期≥6个月;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RF)基因等突变并接受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排除指标: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心、肝、肾脏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影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疾病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

1.3 方法

1.3.1 A组A组采取肿瘤基础治疗+靶向药物治疗。①基础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中、术后放疗,将吉西他滨(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94,规格:0.2 g)1 000 mg/m2溶入250 mL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次30~60 min;将顺铂(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740,规格:30 mg)30 mg/m2溶入500 mL的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每次30~60 min,4周为1个疗程,4周重复,治疗2个疗程。②靶向治疗:口服厄洛替尼(Roche Registration GmbH,批准文号H20170143,规格:150 mg),每天150 mg,连续治疗6个月。

1.3.2 B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化疗,使用60Co-γ射线照射病灶部位,一般以40~70 Gy为宜,连续照射3个月,每周照射5 d。两组治疗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测定相关指标。

1.4 观察标准①两组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3个月(T1)、治疗后6个月(T2)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NSE、SCCAg、Cyfra21-1、CA125、CEA,设计miR-210的上下游药物,进行血清总RNA提取和miRNA逆转录,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0指标。②于6个月随访结束后参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指南[5],利用CT测量肿瘤直径判断远期治疗效果:所有病灶消失且维持4周为完全缓解;肿瘤直径减少>30%且维持4周为部分缓解;肿瘤直径减少<50%或增加<25%为病变稳定;肿瘤直径增加频率≥20%,或出现一或多个新病灶为病变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③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分别测定所有治疗有效及无效患者的miR-210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估miR-210对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将miR-210水平作为状态变量,组中治疗效果为自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观察曲线下面积(AUC),检验miR-210水平对NSCLC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AUC≤0.5说明无预测价值,0.5<AUC≤0.7说明预测价值较低,0.7<AUC≤0.9说明预测价值较好,AUC>0.9说明预测价值很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T0时,两组血清NSE、CA125、Cyfra21-1、SCCAg、CEA、miR-210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B组血清NSE、CA125、Cyfra21-1、SCCAg、CEA、miR-210水平均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umor marke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umor marke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T0,治疗前;T1,治疗后3个月;T2,治疗后6个月。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125,糖类抗原125;Cyfra21-1,角蛋白19可溶片段;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CEA,癌胚抗原;miR-210,微小RNA-210。与本组T0时比较,aP<0.05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miR-210预测价值随访结束后,两组治疗有效58例,miR-210为(95.33±9.45)ng/mL,无效22例,miR-210为(138.65±15.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10预测NSCLC患者治疗效果的AUC为0.863(95%CI:0.743~0.973),预测价值较好。最佳截断值取126.38,可获得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953、0.969,见图1。

图1 miR-210预测NSCLC患者治疗效果的ROC曲线Figure 1 The ROC curve of miR-210 predic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SCLC patients

3 讨论

早期NSCLC可通过手术成功切除,中晚期可通过放化疗治疗,5年存活率为15%[6]。近年来,肺癌的传统化疗未见突破性进展,且不良反应严重。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信号传导途径中不同靶点的一系列靶向药物治疗的开展,将肺癌的治疗提高至分子水平[7-8]。

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重排等靶点相继发现,有利于通过靶向药物多个途径治疗肿瘤。2014年,吉非替尼首次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并获得良好疗效。仅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EGFR-TKIS药物有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第三代奥希替尼、艾维替尼。但肺癌仍无有效的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由于受传统化疗和综合治疗的影响,基层NSCLC靶向治疗通常分为单纯靶向治疗和联合靶向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表明联合靶向治疗NSCLC的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T1、T2时,B组血清NSE、SCCAg、Cyfra21-1、CA125、CEA、miR-210水平均低于A组(P<0.05),表明经靶向治疗,患者血清NSE、SCCAg、Cyfra21-1、CA125、CEA、miR-210明显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效果。有研究[9-10]表明,血清CEA、CA125、CYFRA21-1、SCCAg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反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依据。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10预测NSCLC患者治疗效果的AUC为0.863,预测价值较好。表明miR-210在肺腺癌组高表达,可成为预测肺腺癌治疗效果的新型肿瘤标志物。miRNA在人体血清中可稳定存在,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能有效反映肺癌患者机体癌变程度,而在进行靶向治疗后明显降低,提示疗效显著,可用于预测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miR-210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新型肿瘤标志物,预测治疗效果的价值较好。

猜你喜欢
靶向标志物肺癌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