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使命必然性

2021-12-06 20:09刘畅刘楠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必然性使命中国共产党

刘畅 刘楠楠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光荣使命。党为民服务的使命不是偶然的,是全球格局下的历史必然性选择、中国特色治理的必然选择和矛盾共存的实践选择。百年风雨兼程,在党的领导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使命;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05

风雨兼程百年,纵观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战火的洗礼中走来,带领人民赢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崎岖道路中曲折前行,在艰辛探索中带领人民完成兴国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进一步推进富国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全人类谋平等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从一而终的使命意识、时刻牢记人民、心系全人类的初心意识,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领导的必然选择、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全球治理的中流砥柱。党为民服务的使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全球格局下的历史必然性选择,中国特色治理的必然选择和矛盾共存的实践选择。

1 全球格局下的历史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力量的重要组成和思想传承。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了这个时代的顯著标志。机器的广泛运用本该解放劳动力,但却使得工人阶级(即无产者)面临双重剥削,一方面,无产者的生产剩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对其劳动价值进行剥削;另一方面,资本家又想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商品,榨取劳动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对无产者进行剥削。资本家无尽的剥削催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带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进行反抗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的艰难生产生活现状,指导和带领工人阶级开展革命斗争,在总结吸取经验中创作出《共产党宣言》,为全人类共同走向“共产主义”指明了方向。作为全球首个无产阶级政党纲领,《共产党宣言》有这样的表述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成为无数共产党人前进奋斗的思想指引和行动纲领。因而共产党的诞生就是为了维护广大被剥削阶层的利益,实现资本均等化和社会地位平等化,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能够传入中国的理论基础。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负溢出效应,随之而来的也有反抗资本主义的思潮。工业革命爆发以来,资本主义为寻求世界市场利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敲开了中国的贸易大门。西方生产的剩余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以不平等的价格剥削着中国人民。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曾经闭关锁国的近代中国遭遇到了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打击和挑战,我们国家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为了拯救全体国民,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先辈展开了一次又一次艰难曲折的斗争。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国家的光明和转折点究竟在何方?我们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心怀祖国的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改变了方向。1922 年,中共二大首度将民主革命的目标渗透到社会主义革命目标当中,并确立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整体纲领,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和人民赢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导向。

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筑基于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进程之中。苏共与中共成立的背景都较为特殊,成立之初,社会各方面都十分落后,相较于西方政党,它们与国家的关系也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初。西方资本主义政党成立于一定的宪政结构中,具有利益集团的属性,欧洲无产阶级政党同样是由资产阶级统领全局,是代表阶级利益的党派,因此,不管是上述何种形式和性质的政党,最终都可归结为怎样与整个民族的现代化渗透融合的问题;而苏共与中共均是在斗争溃败之后成立的,其职责和任务在于怎样重新组建国家并促进其崛起,也就是怎样推动现代化。这一使命使得其要更加努力强大起来。“一个现代化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一个强大的政党能使群众的支持制度化,政党的力量反映了大众支持的范围和制度化水平。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至少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中共从其诞生的那刻起,便将“初心与使命”牢牢记在心中,烙印在骨子里。群众的立场,就是中共执政的立场,一辈又一辈的党员在奋斗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观充分渗透到党的管理与治理当中,成为全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奋进目标。

2 中国特色治理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是中产主义理论中国化和中国化的中产主义蓬勃发展的100年。中共以紧密贴合时代特征的角度领导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陆续实现了拯救国家于危亡、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这三大目标,如今,又将目光转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努力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进步,为国家和广大群众创造了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充分彰显中共的初心,全面完成其基本使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共的初心与使命有着十分突出的接续性和继承性,且在各个发展阶段及各种外部环境下,其内在的含义是有一定差别的,并且会紧随实践和时代的步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具体表现为促进民族独立,赢得斗争的胜利。为了完成这一宏大的目标,毛泽东领导下的全体党员背负起重担,在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下,坚定不移地秉持群众立场,深层次剖析当时的国情,确立了当时全国的基本矛盾,并且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革命之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处于不断的创新与摸索之中。1921年7月,中共一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我党的无产阶级属性,此外还指明了奋进目标,也即以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摧毁资本主义的领导,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工人阶级重新组建国家。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强调道:“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他再度指明了:“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1944年9月,他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进行了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讲话,指明了中共带领下的革命队伍,从始至终都是以为群众谋福利为己任,是为带领其赢得斗争胜利而努力的。1945年4月,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再度提起我党的根本理念在于竭尽全力服务于广大群众。该时期,中共领导广大群众先后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大获全胜,再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预示着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1950年6月到1952年末,中共领导广大民众全面推行土改,拟定并广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消灭了过去充满压迫和压榨的旧制度,有效排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阻力,并且还在1953年3月到1957年末,顺利施行了“一五”规划,使国内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重现生机,改变了群众的生存现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支撑。根据有关资料,1953-1978年度区间内,工、农业总体产值平均每年上涨11.4%以及2.7%,与国外比起来,整体涨势也是较为乐观的。1978年,邓小平为首的党员队伍坚持践行毛泽东理论,脚踏实地,努力“解放思想”,走上正确的道路,将当前的关注点转向“经济建设”,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发展之路。1981年年中,十一届六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新确立了我们国家当前的主要矛盾,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最为关键的在于“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将促进人们的全方位发展当作着手点和立足点。

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任务,中共经过深入的讨论,确立了“三步走”的计划安排:第一步,1981-1990 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GNP)相较1980年增加一倍的目标,初步完成群众吃得饱、穿得暖的目标;第二步,1991-上世纪末,使GNP再次翻倍,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第三步,截至本世纪中期,人均GNP追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群众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初步达到现代化。1997 年,在将要迈入全新世纪之际,中共对第三步的内容展开了一定的调整,使其具体化:在本世纪前十年完成GNP相较2000年增加一倍的目标,使群众生活更为富足,建成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截至中共100年诞辰前夕,使国内经济增长更为迅速,各方面制度更为健全;截至新中国成立100年前夕,初步完成现代化目标,建设出国富民强,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2002-2011年度区间内,我们国家的GDP从最初的12万亿元增长至47万亿元,在全球的名次迅速攀升至第二位。所以,中共十八大指出,必须努力在2020年之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保证其顺利达成,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整体格局。

3 矛盾共存的实践选择

中国共产党能够精准识别各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妥善处理好各种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初衷,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基本路线。因而能够精准识别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前提条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置于全球视角进行分析,需要精准识别全球发展新格局。

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抗战的确是以该事件为开端的,自此之后,我们国家便步入了长达十四年的抵抗侵略的战争中,可是,两国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在该事件爆发之后便立即转变成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了呢?从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中可知,无论是何种矛盾都并非始终如一,一直不改变的,在特定环境下可彼此转化。可是,转化是有前提,同时也必须花费一些时间的。因而,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解救战火中的人民群众 ,恢复中国社会秩序,赢得民族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过渡阶段,国共的矛盾仍持续,国内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与我们国家的阶级斗争并非在一瞬间就完全消失,而是循序渐进,慢慢趋于缓和,有些时候乃至还更加剧烈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我们国家的阶级斗争逐步减弱、世界上整体的阶级形势却趋于恶化有很大的关系。该阶段的矛盾基本上都属于政治层面,以阶级斗争的形式来消除,实施了土改、镇反等诸多相关的运动,使国内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新生政权趋于稳固。这一特殊阶段,中共的整体路线及任务,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一步一步地完成工业化建设目标,并且完成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工农之间矛盾分化。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农业的“剪刀差”支撑了中国社会的初级工业化,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价和工业品的高价流转,使得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化。由于政策与部分群众的意志存在出入,部分人是被迫下放的,一些在农村期间面对着许多困難,生活举步维艰,迫切地想要回到城市。上述矛盾均是那个时期十分鲜明的社会问题。自上世纪末期起,群体性利益矛盾逐渐出现。伴随国内市场经济的兴起,利益配置也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各类利益群体随之而产生,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均的矛盾也逐渐出现。通过基尼指数可知,“2015年0.462,2016年0.465,2017年0.4670,2018年的基尼指数大约也在0.474,都超过了警戒线”。

步入本世纪之后,我们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持续深化,在这一历程中出现了诸多为了谋利而引发的各式各样的群体性矛盾,存在许多不同群体间的对立、纷争甚至是冲撞,导致了所在区域的局势动荡。城镇化的推行必须要有足够的土地,由此便出现了拆迁、征地方面的矛盾;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众多资源的发掘,众多厂房的建设,可是环保工作却远远滞后,导致了环境矛盾。

各个时期均有其自身的矛盾所在。我们国家的各类矛盾,是前进道路上的矛盾,这和逐渐走向衰落的社会的矛盾有本质差别。充分地了解矛盾,理智地看待矛盾,正确地剖析矛盾,有效地消除矛盾,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虽然各式各样的矛盾层出不穷,可是伴随国内治理机制的逐步完善、治理模式的变革、治理水平的提高,基于遵法守法这一前提,诸多社会矛盾正得到彻底的消除。而我们国家正是在消除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矛盾中持续向前迈进的。

在长达100年的岁月中,广大群众在中共的带领之下,以一往无前的奋进之态,投入声势浩大的实践当中,绘制出华夏儿女励精图治、不屈不挠的宏伟壮观的画卷。国家的崛起,不但使全体国民过上了富足美好的小康生活,更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全人类的发展奉献了巨大的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党时刻牢记自身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起而发,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完成首个百年计划后,投入更大的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6.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9,136.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5]梁柱.维护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尊严[J].毛泽东研究,2016,(1):12-15.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7]王来法.新中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次大变动[J].浙江社会科学,2019,(8).

猜你喜欢
必然性使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