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调融合的研究

2021-12-06 18:07李迎侠安呈双杨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社会家庭德育

李迎侠 安呈双 杨益

摘要:大学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重点人才,也是国家未来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提升大学生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融合的研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趋势,也是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本课题研究第一维度通过学校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德育理论教育,让学生了解德育理论,在学生内心深处埋下德育教育的种子,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增长德育情操,了解家国情怀;第二维度通过家庭的情感灌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深入骨髓的情感关怀,让学生成为有温暖知回报有感情的好孩子;第三维度通过社会教育的升华,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个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使学生思想产生由让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三个维度的教育融合,使学生自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关键词:德育;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融合

一、前言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年一代责任在肩。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犯罪、自杀等案例也突出了德育的关键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重视和加强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高校德育为主导,家庭德育为辅助,社会德育为重要支撑的三维德育网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而在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中也发现,近年来,家校、社会共育模式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传统教育的目标多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而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两者共同发挥着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因此,家、校、社会共育的教育理念也被提出,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传统的家、校、社会共育模式所能发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从国外的家、校共育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以针对未成年人的家校共育居多,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成熟了。针对大学生的家校共育研究成果较少:

在美国,孩子上学后,家长会主动和学校合作,尝试从多种途径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学校的管理,能够自觉督促孩子、辅导作业,还会帮助学校筹措经费,为学校整体图书、打扫卫生等,并针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以及课程设置等进行参与,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对于学校的相关事务十分了解。

在德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都在专业学习阶段把经济学、法律等课程作为必修课,在课程的融合和渗透中完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升学生在家庭事务的参与度、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自律度。

在法国,学校会将家长当成伙伴邀请入校,主动让家长对于孩子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进行了解,让家长能够在孩子的成长中担任必要的角色,发挥家庭的教育影响作用。

2.国内研究

针对家、校、社会共育模式,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过分依赖学校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的局面一时间很难真正得到改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教育意识的强化以及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尝试从多种途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目前,中小学的家校共育已形成有效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学校是教育主体,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方面参与度较小,对家、校以及社会多方合作的共育模式的探索还没有形成体系,在实践应用中没有有效的标准参考,整体家、校、社会共育水平并不高,这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探索研究,构建起家庭和学校的有效联系渠道,促进家、校、社会共育机制的建立。

(三)研究思路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00后,在父辈尤其是祖辈吃过很多苦的前提下,这些00后的孩子们都是被家长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因为不舍得孩子再吃苦,溺爱孩子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有些孩子甚至可以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形容。虽然大学生属于成年人了,有些大学生还和没长大的孩子一样,这增加了大学德育工作的难度和艰巨性。有些家长认为学生上了大学理应由学校承担教育責任,加上自身教育理论相对缺乏,家庭教育逐渐减少。而大学教育又仅仅局限于校园,缺乏与家庭尤其是与社会的联系,使得学生德育认识停留在理论层次,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实践的运用,这样的德育框架纵然完善但并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社会教育一般开展的都是犯错后惩罚性教育,惩罚性教育仅仅是以合格为标准,这样的教育难以达到四有青年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将惩罚性教育转变为预防性教育。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基于现阶段的家、校、社会共育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校、社会共育模式实现的有效路径,为学校和家庭构建有效的合作路径进行探索,致力于为家、校、社会共育目标的实现构建有效的渠道。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找出实际的家、校、社会共育难点,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预期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构建起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德育共育模式,初步探索出利用互联网平台更好进行家、校、社会共育的多向交互模式的途径、策略,创新当前单一的大学生学校德育思路和方案。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合实施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途径对家校社会三方的教育融合与互补起到哪些作用?这些途径分别适应哪些性格的同学?

2、如何把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化推进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教育有哪些开展途径?如何实现与学校教育的互动融合?

4、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融合,学校德育老师的德育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把握哪些德育教育重点?

(三)研究进程

根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论文研究拟用一年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分三个阶段完成,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3月)

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制定论文研究方案。在前期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整理文案,初步确立问题导引,共同交流,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制定详细、可行的论文研究方案。

第二步,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1年7月)

1、按照研究计划深入开展论文研究。(2021年4月——2021年5月)

(1)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德育情况,分析学校德育的主要发展模式和问题,说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于学生德育的影响。

(2)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针对研究策略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2、在实践基础上分析整理资料,形成研究结论。(2021年6月——2021年7月)

(1)通过实践总结,总结学校德育中家、校、社会联动育人模式构建的思路,形成对于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发展创新的新建议的思路,探索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2)对于已经产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为结题做准备。

第三步,总结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0月)

1、完成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与结题。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撰写课题论文在教学期刊上发表。进行课题结题准备,提交鉴定申请,整理课题开展以来的相关资料。

2、请学校科研处对课题结题成果进行评估鉴定。

(四)实施情况

为了开展本次的课题调研活动,课题研究小组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整合相关课题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可靠观点和思想理念,为研究做好理论参考和准备;结合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调查、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家长们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

最后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对于保证相关研究计划执行作了充分努力。以下是小组成员的主要分工情况:

成员1:作为课题负责人总体把握课题方向和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另外,深入了解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合的作用和途径,对目前学校德育的家庭和社会融合情况开展的意见反馈、对影响学生德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因素的跟踪调查,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不同德育模式对学生的适用效果,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

成员2:负责了解如何把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化推进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问题,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参与撰写综合研究报告或论文。

成员3:思维缜密、开阔,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和文字编排工作和实验性比较研究。负责数据收集、分析、归纳、研究、总结。具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负责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搜索、收集;协助完成相关调研数据采集工作;开展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融合,学校德育管理老师的德育教育开展措施以及德育教育重点的调查工作。

课题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一手的数据信息资料,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数据信息基础;课题组对学院367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回收有效作答227人次,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开展情况、德育效果、学生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以及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德育开展途径。

学生普遍认为:

1.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的家庭德育也经常进行,但以电话沟通已及父母嘱咐按时饮食、注意冷暖、认真学习和与同学和谐相处等为主;实习单位的德育教育的经常性明显低于家庭德育;

2.思政课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手段,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主题性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较多;

3.学生认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律法规常识、自我保护、人际交往等教育都非常必要,更喜欢通过主题班会、现场交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也可以通过学院网页、公众号或辩论会来实现德育功能,80%以上的同学认为网络传播德育比传统德育传播方式更有效。

课题组成员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和深入了解,找出三种典型气质类型,并找出典型代表人物:A 陈XX,典型的胆汁质气质类型。这类同学自律性强,豪爽有魄力,面对困难的态度有明显的極端性,易冲动,缺乏耐心。B 蔡XX,多血质气质类型。该类同学活泼好动,遇事敏感,思想活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快人快语,善于结交朋友,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也有点粗枝大叶,虑事不周,缺乏耐力和毅力。 C王XX,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此类同学情绪平稳,不易外露,善于克制忍让,生活规律,做事专心,有耐久力,做事认真,但是属于慢热型,稳重但缺乏灵活性,踏实而略显死板。

在常规的思政课程德育教育之外,课题组成员帮助A同学分析其性格特征,从其自身的性格和人生规划等方面鼓励其坚持自己的理想的同时,多和舍友、同学、老师交流,扩大交友范围。经过四个月的观察,该同学与舍友关系改善,宿舍卫生成绩逐步提高,该同学与朋友一起去图书馆自习的频率增加。对此类学生,课题组组织了“真心话大冒险”、“吐槽大会”等形式新颖的主题班会、宿舍内部交流会,通过现场交流,解决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促进宿舍、班级营造良好氛围。

课题组成员利用学院的学生会工作之便,先分配给B同学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锻炼其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逐步过渡到宿舍管理、监察等工作,经过四个月的锻炼,该同学能很好地组織一些活动,并在学生会承担部分主要工作。针对此类同学,课题组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如“学党史 明志向 争做时代好青年”演讲比赛,“百岁之辉煌,重走长征路”打卡接力活动,“庆百年诞辰,现红色情景”情景剧比赛等,将德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积极热情的天性,又锻炼他们细致认真的态度。

C同学学习态度端正、性格稳重、做事认真但不积极。课题组成员根据该生特点,安排该同学做班级团支书,不安排过多的班级事务,但也承担职务范围内的工作,经过四个月的观察,该同学变得性格开朗,做事积极,老师安排的工作能及时回应并有效开展。课题组鼓励此类同学参加“年少有为,争创新时代”手抄报评比、读书分享会、党史知识微信公众号打卡、学习强国标兵等略显“安静”的活动,实现德育的“润物细无声”。

三、研究结果和效果

(一)研究互联网平台在三方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们接收各种信息。要转变育人理念和方法,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线上课堂等平台,努力提高家长参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程度。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家校同频共振,互相协作,与实习、合作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提升育人工作质量。

为建立有效的家、校、社会共育模式,进一步增进学校与家长、企业的联系,提高大家对于“互联网+”下的家、校、社会共育的重视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实现家、校、社会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课题组在相关方面的工作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创新式学校德育管理,开展自评、校评、家评、社会评四评结合的德育考察方式。

针对“互联网+”时期的家、校、社会共育,课题组结合学院团委工作内容和学生考核方法,将德育成绩部分的“行为养成教育”改由家长赋分,对学生是否能做到尊老爱幼、积极参加劳动进行考查,将班级主题、诚信、安全教育活动部分(10分)拆分,由辅导员和实习单位各赋值5分(实习生由实习单位赋分,一、二年级的学生由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单位赋分)。

2.课题组建议学院完善家校联系沟通机制。学院定期组织班干部、辅导员和教师进行电话和实地家访,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学生成长。建立家访登记制度,及时了解、关注和回应家长的关切,主动改进办学,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的双向育人模式构建,推动育人工作健康发展。下图为“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构建图:

3.学校德育教育在主题班会、观看影视资料、话剧、讲演等基础的形式手段上革新,开展新式风格教育,如德育相声会,风尚rap说,吐槽大会、家风传承讲等活动,以兴趣为抓手,构建学生德育框架。

4.利用网络传播途径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家风、家庭教育的文章供学生和家长学习参考,让学生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基础的方式方法。学校通过义工活动开展社会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并定期回访了解学生动态。教师通过联系家长,建立家校联合机制,互通消息,做到全方位相互了解。

5.邀请学生家长、社会模范来校讲座。课题组邀请了某同学的家长以自身职业为例来校上职业生涯规划课,邀请了社会模范以自身典型事例来校上德育养成课。以后,还可以邀请地区城市年度“最美志愿者”,“城市好人”,“年度道德模范”等参加学校的德育讲座活动,旨在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高尚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道德典型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与时代共奋进的自觉行动,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注重三方德育资源体系构建

要推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协调融合促进德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设计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现课程的阶段性、层次性、递进性,打造完善的家、校、社会共育资源库,方便家长、学校以及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学习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包括德育工作仍然依赖于国家统编教材,即使教材有更新,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题组认为,德育工作应该与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实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的认知,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应做好对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职业纪律、职业心理和素养等方面的渗透或说明,学生应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了解并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进而提高责任心和职业素养。因此,课题组建议学校应在课程思政方面构建相关的资源平台,引导并服务于专业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及德育教育。

在家、校、社会共育课程建设方面,可以采取自建与购买两种方式,逐步建立全市家庭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并依托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家长的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家、校、社会共育资源库教育体系,扩展家庭教育的提升空间。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交互优势,强化创新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经过深度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使学校最大限度的掌握学生学习、课程建设以及网络资源,定制专属于本校特色的德育视频资源课程体系,同时邀请教育专家为学校开展一系列家校、社会共育主题线上课程和讲座,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优质德育课程资源库可以涵盖文化建设、生活指导、学业指导、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社交关系指导、家庭关系指导、家校合作指导等多个领域内容,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科学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加快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氛围。

学校可以采取自建与购买方式,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程资源库,构建线上线下家校、社会共育课程,课程要涵盖家长培训、专题讨论和分析、专家指导、典型案例分析、家校评语、育人经验、德育心得、身边榜样示范等内容,让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以及成长信息全方位把握,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家庭和学校的育人能力,为家校、社会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课程模式构建上,可以通过开展微课程、微视频、家校、社会共育微课等资源建设,为提升家长教育专业性,促进家、校、社会共育提供可能。

在这一方面,本课题组正深入研究学院的微信公众平台,探索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家、校、社会共育研究。在本课题研究期间,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公布学生宿舍成绩、考勤情况,推出各类各项活动资讯、学生活动作品展,发布学生参加各类国家及省级比赛的情况,转载家风家训文章,通过多种方式将学校线下育人过程同步推送到线上再现。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学习相关的教育案例。企业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并邀请部分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后期,课题组建议学院依托该微信公众平台设立网上家长学校并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来看,拟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搭建线上丰富的家、校、社会德育共育资源库,包括家长培训、专题辅导与讨论、专家咨询与指导、典型德育案例分析、家校评语、教师育人经验、优秀家长育子经验、“身边的榜样”、学生的正面典型故事、名家名篇等,使家长在全面掌握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的同时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家、校、社会共育格局和有效方法。

2.开展家、校、社会共育微课程、微视频德育课程开发研究,掌握家、校、社会共育微课、微视频开发的操作方法并积累一定的资源以便推广使用。

四、研究思考

总体来说,要促进学校德育和家庭以及社会的融合,必须要创新德育形式和理念,注重多主体参与,同时,也要围绕“互联网+”下的资源和渠道优势,从健全机制,提供保障---研发课程,提升能力---深度参与,有效沟通---实施评价,促进发展等方面阐述学校构建立体育人格局,提高家、校、社会共育实效的实践经验,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家校、社会共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只有注重课题引领,在提高家校、社会共育针对性、规范家长学校科学管理、优化校本共育课程、完善家校沟通机制、丰富共育活动体系、搭建共育成果平台等方面继续研究探索,才能为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家庭融洽幸福、学校内涵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做好准备。

五、问题和讨论

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于指导本部门在新时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也有促进作用。研究创造性的提出要四点学校德育和家庭以及社会协调融合的做法,即开展创新式学校德育管理,开展自评、校评、家评、社会评四评结合的德育考察方式;组织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在主题班会,构建学生德育框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通过义工活动,加强与社会联系开展社会教育,定期回访学生动态;最后通过邀请学生家长,社会模范来校讲座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积极影响。

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当然,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家校以及社会和学校教育之间如何构建起有效的联动关系,保持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大众对于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和责任感,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构建三方德育资源体系方面,由于时间原因,工作开展细致性不足,仅就初期设想开展了简单实践,还需要继续深挖内在,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够重点就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严海.幸福德育的生成路径、保障机制及实践效用——基于W市六小的实证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03):74-79.

[2]王亚群,张秋娈,孙佳欣.家校协同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角色归因与对策研究——以菏泽市单县S乡中小学为例[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1,36(02):100-108.

[3]孙中红,卢新睿.“互联网+”中职家校、社会共育实践探索——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冶金管理,2020(23):155-156.

[4]覃洁莹,王艺博,郑阳春.城中村家校协同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N市三所城中村学校的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20,9(39):4-7.

[5]白晨.约翰·洛克的德育思想及启示——基于《教育漫话》的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9):147-149.

[6]李茂良.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以河源市卫生学校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2):154-156.

[7]任虹燕.从“宿而不家”到“寄宿而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的困境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20(01):59-65.

[8].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 以德育课程综合化驱动道德教育真实化[J].中国德育,2020(02):2.

[9]陈坚.德智兼美 品智共生——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育人体系建设实践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1-4+129.

[10]陈静文.让每个人都享有归属感和幸福感——济南市天桥区情感德育工作综述[J].中国德育,2019(18):56-59.

[11]左坤,李亚娟.家校合作:教育时空系统对话互动与联通——以南京市家校合作教育追求与实践探索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49-52.

[12]孙格格,张顺科.教育,以促进人的幸福为旨归——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副局长顾绍山[J].中国德育,2019(02):52-55.

[13]肖伟.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探析——基于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体悟[J].创新人才教育,2018(03):20-24.

[14]曹瑞.基础教育阶段协同育人的成绩、问题与建议——基于2013—2017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J].中国德育,2018(17):21-24.

[15]钟义彦.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基于大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思考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4):157-158+151.

[16]李守可.高職思想政治理论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职教通讯,2014(36).

[17]徐海祥,陈士勇.西方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2-114.

猜你喜欢
社会家庭德育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恋练有词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