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评价研究

2021-12-07 02:37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指标教学质量英语教学

周 华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8024)

为规范高校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理论思想、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做出了深度的调整和改革,意在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多样化需要的高校英语教学体系。2016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2016年共作要点》明确指出,高校想要进入“双一流”,必须建立完备的人才体系、严格的教学体系及完备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1]。但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这与当前的高校英语教育评价模式更新不及时、不能紧跟英语教学的发展需求有关。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改善英语教学水平,保证随时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英语教学[2]。鉴于此,本文认为应该全面梳理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此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学者们关于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简要梳理。李鹏等对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认为评价指标单一,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基本是老师对学生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过分强调“筛选和甄别”,忽视了评价对改进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由此,他认为,应该进行多元化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家长、社会和学校多方意见,构建高效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指标,全面评价高效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构建动态评价体系[3]。唐怿春也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当前的评价模式过度强调以教材为中心,使学生将精力花费在应试上,不注重自身的视听说能力锻炼,使用的评价指标也过于宏观,评价体系的使用途径也较为单一且评价结果并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仅反馈给高校老师。鉴于此,他认为,应该构建包括互动版块、协作版块、情感版块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4]。聂立新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入手,认为当前的评价模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权重较低,并且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评价主体也过于主观。由此,他认为,应该添加人文关怀,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值,建立学生自评与导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5]。

一、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以教材为评价核心

我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现象,受此影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将教材作为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以教材作为制定教案的唯一依据,其教学方案、调整课堂教学方法都以标准教材为主。笔者走访了国内几所知名高校发现,学生们日常学习多仅限教材,甚至有学生背诵教材以备考期末考试[6]。严格来说,以教材为中心制定课件、实施教学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师生均以教材为学习的唯一依据,导致其学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教材是依据已经成形的经验编写的,但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后,课本并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习滞后。同时,过度强调书本知识,导致高校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足,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多年英语,但只会做题,听说能力非常薄弱,跨文化语言实践能力薄弱。[7]

(二)评价指标相对宏观

考试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各指标之间存在覆盖现象,有的指标不能承担各自领域的评价工作。很多高校将考试成绩作为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考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下是不及格,这样的评价指标过于宏观,不够细致,并不能准确的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因为大学英语分为听、说、读、写、译,使用综合指标不能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学生读写译能力很强,但听说能力较差,这也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与高校过于宏观的评价指标密切相关。

(三)评价体系使用的途径单一

应试教育模式对高校的评价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师选用的评价模式。大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评价方法都以笔试作为重要依据,而高校也将考试成绩作为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会引起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英语作为应用很强的学科,过分强调笔试成绩,会导致学生多将精力用于应试,缺乏时间和场合进行实践交流,致使当前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愈发弱化。其二,笔试能够完成的考察点有限,不能全面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成绩有失公平。其三,笔试存在一定的作弊风险,教师在监考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不轨之心,在考试过程中必然能够找到教师监考的空白点,使考试成绩失真。鉴于此,本文认为当前的应试评价方法过于单一,高校应该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特别是要注重对英语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

(四)评价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

在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英语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英语学子都基本掌握了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具备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他们相当注意搜集与自身相关的评价类信息。不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其他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其他同学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成绩一般使用综合评价指标来体现,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各方面的考试结果,有的高校使用ABC几个等级衡量学生英语成绩,使学生更加难以准确了解自身的英语能力。

二、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缺乏精准度

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往往引导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设定。多年来,我国高校将读写能力作为大学生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一直以来,阅读能力的提高被做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高校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总分值的接近50%,研究生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比在50%以上,这样的设定必然使高校过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忽视其听说能力,导致学生英语口语弱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与国外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大大加深,这要求高校培养出听说读写完备的专业英语人才,尤其要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高校必然要重新设定英语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观念相对保守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片面追求大学四六级通过率,注重对学生应对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的能力,导致其教学唯分数化。英语教育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久化发展,并且仅用大学生英语四六级作为英语教学评价指标也过于单一,不能全面细致地反应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和高校的教学情况,也不利于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和高校教学的漏洞,影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整体能力的提升。此外,很多大学生从小对英语产生了厌学观念,觉得大学毕业后不需要学习英语,学习英语也没有用,对日常的英语学习也是得过且过,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摆脱落后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按照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配套设施较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大,这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的英语教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由于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师生比超过200,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超负荷工作,老师很难将精力投入在每个学生身上,教学质量必然下降。另一方面,高校扩招,配套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及时完善,致使英语专业学子缺乏必要的学习环境,笔者走访了解到很多高校的英语学子没有场地进行口语交流,甚至缺乏自习室,这必然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三、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新模式的构建

基于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的特点和英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本文构建了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新体系,该体系涵盖四个维度的19个评价指标(见表1)。表1所示:文章将高校英语教学评价分为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分为课前评价、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以及期末评价。课前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自觉预习课本,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主要包括2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课前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及5个三级指标。课堂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综合性的理解,能够自己分析学习内容,主要包括2个二级指标和9个三级指标。课后评价主要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复习及理解,主要包含2个二级指标和3个三级指标。期末评价主要目标是检查学生综合水平,主要包含2个三级指标。

表1 新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四、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过度以教材为评价核心、评价指标过于宏观、评价体系使用的途径过于单一、评价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高校扩招、英语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和高校英语教学整体观念落后等方面。基于此,文章提出改善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突出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只有确保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客观性。首先,在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构建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必须要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其次,注重社会评价在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参与地位。社会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吸纳组织,社会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中需要关注社会的实际需求。最后,发挥学校在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中的领导地位。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课堂评价作用,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

(二)完善英语教学模式的各项指标

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中,过度重视考试分数和大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片面的评价指标不利于全面度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更新完善英语教学模式的各项指标,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三)实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并不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需要在终结性评价之外添加基础性和过程性评价,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的评价,如采用真实场景考评法,让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参加英语考评,能够检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并且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英语水平。

(四)建立以应用为主的高校英语教学目的

高校英语教学目的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因此应该注重对高校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转变现行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转变为以应用为主的英语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之外,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口语能力。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建立英语角等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场地。

(五)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为此,我国高校应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首先,选拔知识广博的英语教师。英语教材涉及国外的文化、地理、历史等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广博的英语教师旁征博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高校英语教师要有育人观念。大学是学生思想逐步成熟时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在授课中要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成长。最后,高校英语教师要有创新思维,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指标教学质量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