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2021-12-07 01:43王腾宇毛晓伟呼和巴特尔王文龙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虫卵菌素驱虫

王腾宇 , 翟 帅 , 王 强 , 林 洋 , 毛晓伟 , 呼和巴特尔 , 王文龙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 2. 内蒙古自治区科右翼前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内蒙古 科右翼前旗 137705)

绵羊消化道线虫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广、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线虫,在我国流行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家畜的生长发育,给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然而有关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以及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性研究为之甚少,因此本试验于2019年7—9月,在该地区的11个苏木乡镇、2个国营农牧场选取1 334只绵羊进行消化道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并选取234只高感染率[每克粪便虫卵数(EPG)≥800]绵羊进行耐药性监测,旨在调查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性情况,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对当地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以及地区养羊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阿苯达唑片[生产批号:兽药字(2016)220381196],购自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伊维菌素注射液[生产批号:兽药字(2016)020161128],购自天津市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生产批号:兽药字(2018)221381481],购自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饱和食盐水自配。

1.2 试验仪器 4 ℃冰箱、NIKON光学显微镜、电子天平、网筛、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板、青霉素瓶、镊子等。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采集 按行政区域划分13个采样点,2019年7—9月随机选取1 334只绵羊,每只绵羊直肠采粪约20 g,对采集粪样按顺序编号并详细记录采样地点、驱虫时间以及用药情况,之后置于4 ℃冰箱待检。

1.3.2 粪便虫卵检查 称取2 g粪便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8 mL饱和食盐水,将粪样打碎并均匀混合,经筛网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倒入干净的青霉素小瓶,倒入滤液量稍高于瓶口且隆起,静置20~25 min,用盖玻片轻蘸隆起液面后置于载波片上,于显微镜下镜检。

1.3.3 驱虫试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取234只高感染率(EPG≥800)的绵羊进行耐药性检测,随机分为伊维菌素组、阿苯达唑组、氯氰碘柳胺钠组、空白对照组,其中伊维菌素组、阿苯达唑组均为2倍剂量给药,氯氰碘柳胺钠组正常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不给药。给药8 d后直肠采粪,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进行虫卵计数,比较给药前后EPG并计算虫卵减少率。

1.3.4 感染强度测定 称取2 g粪样并加入58 mL饱和食盐水,用镊子将粪便样品打碎并搅拌均匀,经筛网过滤至烧杯中,用吸管将滤液混匀并吸取中层液体于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板,静置2 min,于显微镜下镜检计数,并参照虫卵图谱[3]进行虫卵鉴定。

1.3.5 耐药性判定 根据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WAAVP)推荐驱蠕虫药耐药性判定标准[4],判定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3种驱虫药的耐药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虫卵减少率=(给药前粪便平均EPG-给药后粪便平均EPG)/给药前粪便平均EPG×100%。

2 结果

2.1 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 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种类多样化,其中捻转血矛线虫为感染优势虫种,感染率为90.4%(1 206/1 334),最大感染强度为36 900个/g;夏伯特线虫感染率为27.7%(369/1 334),最大感染强度为1 200个/g;奥斯特线虫感染率为19.1%(255/1 334),最大感染强度为1 500个/g; 食道口线虫感染率为14.5%(194/1 334), 最大感染强度为800个/g;毛圆线虫感染率为9.0%(121/1 334),最大感染强度为700个/g;细颈线虫感染率为8.1%(109/1 334),最大感染强度为6 400个/g;仰口线虫感染率为6.5%(87/1 334), 最大感染强度为500个/g。

2.2 科右翼前旗地区不同行政区域绵羊消化道线虫分类感染情况 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多为混合感染,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极为普遍且感染率占比较大;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虽有感染但感染率相对偏低;细颈线虫仅在察尔森镇、大石寨镇、归流河镇、俄体镇、阿力得尔苏木乡有所发现,感染率分别为14.9%、13.0%、27.7%、27.0%和8.6%;仰口线虫仅在居力很镇、德佰斯镇、大石寨镇、归流河镇、俄体镇、乌兰毛都苏木、阿力得尔苏木有所发现,感染率分别为32.5%、13.2%、2.0%、27.0%、6.5%、3.0%和3.6%。

2.3 不同饲养环境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流行情况 由表1可知,在不同的饲养环境下,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现象仍十分普遍,其中捻转血矛线虫为感染优势虫种,在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感染率依次为90.9%、91.7%和88.4%;其次牧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均低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表1 不同饲养环境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Table 1 Infe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nematodes in sheep in different feeding environments

2.4 耐药性检测 根据WAAVP推荐耐药性判定标准,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对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氯氰碘柳胺钠相对敏感。其中阿苯达唑在2倍剂量给药后,虫卵减少率范围为11.2%~62.2%,平均虫卵减少率为36.8%;伊维菌素在2倍剂 量给药后,虫卵减少率范围为10.7%~72.9%,平均虫卵减少率为39.1%;氯氰碘柳胺钠正常剂量给药后,虫卵减少率范围为95.0%~100%,平均虫卵减少率为98.2%,见表2~4。

表2 伊维菌素耐药性的检测结果Table 2 Ivermectin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表3 阿苯达唑耐药性检测结果Table 3 Albendazole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表4 氯氰碘柳胺钠耐药性检测结果Table 4 Closantel sodium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较为严重且多呈混合感染,共检出7种消化道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仰口线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为优势虫种。

该调查结果与2015年韩天龙对蒙东地区的消化道线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基本一致[5]。其次调查还发现,虽然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较高,但是牧区的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相比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而言总体偏低,其中原因可能与其放牧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驱虫频率有关。

经耐药性检测发现,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在2倍剂量给药后,虫卵减少率均低于95%,而氯氰碘柳胺钠正常剂量给药后,虫卵减少率均在95%以上,部分地区可达到100%。根据WAAVP推荐耐药性判定标准,科右翼前旗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已对常用驱虫药物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氯氰碘柳胺钠相对敏感。该检测结果与敖登高娃(2016年)对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保持一致[6]。结合地方养殖户驱虫用药情况分析,大部分养殖户常年单一品种用药,为了达到更好的驱虫效果,给药剂量常为正常剂量的2~3倍,进而使消化道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逐渐产生了耐药性。

针对该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流行现状以及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在羊群放养以及畜产品流通过程中,更应注意在畜群买卖以及放牧环节可能存在的疏漏,针对引进羊群,需了解羊群的既往驱虫史,若羊群消化道线虫感染严重,在所用驱虫药物合理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给药驱虫,保证在合群之前羊群处于健康状态;其次在放牧过程中,尽可能不共用草场资源,减少羊群之间消化道线虫交叉感染的机率。加大对常用驱虫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力度,尽可能选择敏感以及相对敏感的驱虫药物,例如:氯氰碘柳胺钠,在一定程度上既避免了驱虫药物的浪费,又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且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驱虫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猜你喜欢
虫卵菌素驱虫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山羊定期驱虫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