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对比分析
——以FOLIO、ALMA和WMS为例

2021-12-09 07:26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王思怡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架构图书馆

文/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王思怡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形式、用户获取信息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电子、数字资源逐渐成为主体,提供服务也更加考虑到资源获取的及时性与便捷程度。相较而言,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发展步伐远不能赶上这一发展趋势,并且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应运而生,知名度比较高的有OCLC研制开发的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简称WMS),Ex Libris公司研发的ALMA,Innovative公司研发的Sierra,以及EBSCO的FOLIO,本文主要选取FOLIO、ALMA以及WMS三个项目来进行对比研究。

一、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实践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开发就已出现过一次热潮,当时推出了汇文、ILAS等系统,并且初步提出了“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但是热潮过后,系统的研发也就止步于此了。随着2007年美国学者再次引入“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这一概念,国内有少部分图书馆顺势而为,他们开始尝试使用下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如2008~2010年间,国家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开始采用Verde系统;2011年,深圳大学图书馆正式上线了自主研发的Open ERMS系统;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采用了Innovative公司的Sierra平台,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使用LSP的图书馆;2017年起,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实施了ALMA服务平台。

二、FOLIO、ALMA和WMS的对比分析

FOLIO、ALMA和WMS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资源管理、部署模式等,但三者在产品定位、使用技术、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主要围绕产品的发展现状、系统功能、系统架构和产品提供的服务4个角度对FOLIO、ALMA和WMS进行对比研究。

(一)产品现状/产品定位。本文主要从项目的定位类型、开发类型、计价模式和管理复杂的程度等7个方面来对比分析FOLIO、ALMA和WMS三个项目的发展现状,具体见表1。

2012年初,Ex Libris公司完成ALMA产品的开发,并于同年7月正式发布。在ALMA开发之前,Ex Libris公司就已经存在服务于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产品,如Voyager和Aleph,这二者产品在纸质印刷型资源方面效果更佳,对于高速发展的电子资源则明显不足,故ALMA可看作为是换代产品全新开发的成果。2009年,OCLC公司就有研发新图书馆系统平台的想法并正式宣布,并于2011年12月正式发布WMS。同ALMA一样,WMS也是一款基于WorldCat的换代产品全新开发的成果。较于这二者产品,FOLIO的起步就相对较晚,EBSCO公司于2016年宣布此项目,于2020年才正式发布,产品的发展还不太成熟。

从产品类型来看,ALMA和WMS都属于商业化产品,FOLIO则属于开源产品。作为一款商业化的产品,ALMA和WMS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图书馆购买软件平台的费用、售后服务的费用以及授权使用的费用等等,同时商业化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按照模块购买,极大可能会出现模块中存在某部分图书馆自身并不需要的情况,这种捆绑现象降低了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总体运营成本的效率。而FOLIO作为一款开源产品,能够满足图书馆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供应商,并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模块,减少捆绑现象的发生,提高服务平台的总体运营成本的效率。

(二)系统功能。FOLIO、ALMA和WMS作为较知名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在系统功能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三者对于电子、实体资源都进行管理,并且三者亦都可进行工作流的定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组件。除了这些相似之处,三个产品亦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具体见表2。

表2 FOLIO、ALMA和WMS系统功能对比情况

在资源管理方面,ALMA、WMS和FOLIO对于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都可以提供统一管理的服务,并且三者在元数据管理过程中,可支持多种标准的元数据,如ALMA产品可支持MARC、DC、RDA等多种元数据,对元数据进行混合处理,为散布于各地的系统的数据共享提供便利。FOLIO则在元数据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虚拟元数据模型标准——Codex,这一标准以BIBFRAME2模型为基础,结合DC元素设计而成,促使FOLIO独立于任何元数据格式。

(三)系统架构。FOLIO、ALMA和WMS在系统架构方面的对比,如表3所示。从体系结构来看,ALMA和WMS都使用了SOA架构,FOLIO采用了微服务架构。SOA与微服务架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以服务为核心,有学者认为微服务实质上是SOA架构的延伸,是SOA架构的再发展。在此基础上,亦有学者认为SOA与微服务架构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徐路路和王效岳指出这两种架构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二者的服务通信模式,更在其扩展性、容错性以及对DevOps的支持等方面。

表3 FOLIO、ALMA和WMS系统架构对比情况

从部署方式上来看,FOLIO、ALMA和WMS三者都采用云服务的部署方式,区别在于ALMA和WMS采用SaaS的云服务模式,并且都不支持本地安装,减少了相关的维护成本以及本地数据更新迁移的操作。而FOLIO则是支持本地安装,它可以向大规模、高技术水平的机构提供本地部署的方式,对于小规模、技术水平较低并且低经费等机构提供云服务部署模式。

(四)提供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图书管理员在选择相关产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FOLIO、ALMA和WMS三个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如表4所示。

表4 FOLIO、ALMA和WMS提供服务对比情况

从数据迁移方面来看,图书馆在选换新的服务平台时,需考虑到系统之间数据转移问题。ALMA和WMS作为商业化的服务平台,有厂商主导迁移的工作,但是仍有部分数据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处理,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相关数据迁移的实例可以评估此项工作的难度。FOLIO作为一款开源产品,图书馆既可以自行操作,也可选择商业公司进行数据迁移,并且与其相关联的业务系统可以重新编写或者是在应用市场中进行挑选。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重视共享理念,ALMA和WMS两者皆提供了相应机构社区的共享,用户不仅可以在公共社区获取自己所需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分享到公共社区,实现用户之间的相互共享。FOLIO是通过相关机构形成开源社区,建立各种专业的兴趣小组并进行讨论。

三、结语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一个平台整合各类型资源,并实现定制化工作流,提高图书馆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图书馆在系统管理维护上的开支,提升了系统的服务效率。本文针对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三个图书馆服务平台系统进行现况、功能、架构和提供服务的比较,分析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特征与优势,以期为图书馆在选择下一代系统服务平台时提供参考。通过整理研究发现,每一个服务平台都有其优劣,但是这三个服务平台乃至其他的下一代图书馆系统服务平台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如何保证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以及平台如何进一步汉化,为我国图书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等,都是未来学者和厂商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架构图书馆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图书馆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