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实践调研
——以省级图书馆为例

2021-12-09 07:26上海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佳媛杜慧平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1期
关键词:讲座老年人图书馆

文/上海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王佳媛 杜慧平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能之一。为老年读者提供教育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主要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和硬件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教育活动。相比老年大学,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网点多、免费服务、应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深得老年读者欢迎。“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这预示着老年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教育需求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将不断提升,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教育服务的能力也将成为检验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指标。为了掌握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社会教育服务的现状,本文调研了我国32所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分析当前社会教育服务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老年读者群体服务提供借鉴。

一、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研究现状

以检索式“(教育OR信息素养)AND(老年人OR老年读者)AND图书馆”检索中国知网,共得到63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2021年5月4日)。通过阅读发现,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研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例如,石乐怡、赵洋借鉴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联合社区开展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马捷等人比较了中美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群体的实践现状,认为我国图书馆对老年读者开展的活动还较少,提出成立老年人阅读俱乐部、让老年读者来评价图书馆服务等措施。二是针对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的案例分析。例如,严贝妮、邢欣以台北市立图书馆为案例,介绍了老年人相关课程、主题讲座和志愿者活动;张敏介绍了西平县图书馆与老年大学合作开办艺术文化专业培训班的实践。

通过对Web of Science、超星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的检索发现,国外图书馆针对老年人的教育实践起步较早。早在1946年,在美国就出现了专为老年人举办的图书馆教育项目“长寿并乐在其中图书馆俱乐部”(Live Long and Like It Library Club)。1961年,白宫老龄化研讨会引起美国图书馆界对老年人服务的重视,图书馆协会(ALA)曾开展过多项相关调查,如在1971年和1984年组织了两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调查”。而近些年,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上。例如,澳大利亚政府于2011~2014年发起数字中心(Digital Hub)项目,在当地公共图书馆建立多个数字中心,旨在为退休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数字素养服务,数字中心通常提供一对一培训或小组培训,深受当地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欢迎。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合作的数字素养项目(The EPL2GO Program),自2011年开始,利用馆内的扫盲车(EPL2GO Literacy Vans)在馆外的分支机构创建弹出式空间,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计算机等数字设备的扫盲培训,以提升其数字素养,并在2019年创新性地推出数字扫盲无人机,为老年读者开辟了“无障碍”资源渠道。

从已有研究看,国外侧重于老年人社会教育服务的创新性实践报道,国内主要侧重于针对某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案例分析和对国外服务的推介,而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为老年群体提供的社会教育服务现状缺乏共性问题的调研分析,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实践特点

本文对我国32所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逐一浏览,并辅以电话访谈和实地调研方式,统计了各馆在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期间开展的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活动。通过汇总和比较发现,目前我国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相关社会教育服务实践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教育形式多样,以讲座展览为主。我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存在多种形式,包括展览、讲座、培训班、咨询、影视和音乐欣赏、读书会和朗读会。其中,由于疫情形势,展览和讲座类已有部分省市实现了线上网页端或移动端的形式来进行。从调研的汇总数据图1可以得知,疫情以来,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黑龙江省图书馆这3所涉及5种形式种类的老年读者服务形式,而其余省市则普遍实行展览和讲座形式。此外,针对老年读者,培训班是专为其开设的新型形式。根据调研,有12所图书馆开设了专向老年群体的信息素养能力培训班,其中,较为成熟的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专项培训班,已在当地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实现了定期定额开办。在本文调研期间,该图书馆的“融·爱文化系列活动”为老年读者开设的剪纸艺术初级培训班、书法艺术基础培训班;“乐龄俱乐部系列活动”开设的乐龄视频欣赏、乐龄学堂(智能手机培训)、乐龄读书会和乐龄新知汇,均得到了很大反响。

图1 32所省市级图书馆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形式

(二)整体活动内容主题种类丰富,单位活动选题范围较窄。老年读者可以参与的教育活动包括普遍面向大众均可参与和专门面向老年读者开展的教育活动。按实际的调研情况,我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选题种类较为广泛,可以分为11类:手机电脑应用类、历史特色类、人文社科类、医学养生类、法律金融类、外语类、手工类、书法类、摄影类、音乐歌唱类和家庭代际类。从图2的汇总数据可以看出,音乐歌唱类、人文社科类、历史特色类、法律金融类、医学养身类选题最为热门;家庭代际类、外语类、手工类仅在个别图书馆进行开展;而其中的浙江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老年教育服务活动的选题上相比其他省市选题种类更为丰富多样性。

图2 适于老年人参加的教育活动主题分布

在专门面向老年读者开设的活动中,音乐歌唱类和手机电脑应用类主题最为普遍。其中,音乐歌唱类活动主要通过开办音乐班授课形式或节日音乐会系列活动形式开展,比如内蒙古图书馆在重阳节开展重阳诗歌朗诵音乐会,让老年人全情投入,施展才艺,大放异彩;黑龙江省图书馆开办老年声乐班,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教学,在微信群里配以文字和语音让老年人了解声乐歌唱的基本唱法。智能手机、电脑应用培训班旨在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比如湖南省图书馆的“湘阅一生*创享空间*助您上网工程”、重庆图书馆的“常青e路·幸福夕阳”、湖北省图书馆的“银龄E时代,网络智生活”以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智能手机培训基础班,均采取线下授课形式,积极宣传倡导老年人融入智能化时代的步伐。此外,从调研数据图可知,各省市公共图书馆普遍都有对老年读者开设的社会教育活动,但除黑龙江省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外,其余省市所开展的活动内容主题相对同质化且缺乏特色性,主要集中于音乐歌唱类和手机电脑应用类的选择上,缺乏一定新意和创新思考。

(三)重视跨机构跨单位合作。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老年读者教育活动与其他行业领域的机构单位合作并邀请其相关专业人士到访授讲。在已开设过的主题活动中,法律咨询、医学养生类讲座、美食烹饪体验分享、金融防诈骗科普是合作最多的主题活动。主要合作方式有三种:1.邀请嘉宾合作。例如,湖北省图书馆在5月21日开展的老年人智慧触网系列讲座活动“慧眼识骗局——老年人防诈骗指南”,特地邀请到武汉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杨警官,为老年读者带来现阶段诈骗常见套路、容易遭遇的网络诈骗形式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课程。2.与单位联动合作开办。例如,陕西省图书馆联合陕西省律师协会共同举办“公益法律咨询”活动,由专业的律师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广大读者免费提供物权、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知识产权等多重领域的专业法律咨询服务,虽然面向所有群体,但老年人的参与度极高。3.联动社会机构、馆员与单位讲师三方合作开展项目。例如,重庆图书馆的“巴渝阅读行”通过图书馆员和优秀讲师组成的文化分队,整合讲座、展览、阅读体验课、智能听书机等公共文化品牌资源,将社会教育下沉到全民基层领域。

(四)专项老年人主题活动互动反馈强烈。从调研各公共图书馆社交媒体平台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图书馆专门针对老年读者提供的教育活动能够吸引老年人踊跃报名参与,最后整体反馈效果也尤为突出。例如,重庆图书馆邀请上海宝信软件公司的专业讲师李鑫,给老年读者讲解手机操作,得到了微信群老年学员的一致好评,此外,当地特色重庆茶文化历史文献展,吸引老年群体围观,津津乐道。天津图书馆开设的老年“敬老月”专题讲座受到了老年读者的热烈欢迎,老年读者反馈道:“智能手机科普讲座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在数字化的今天是及时雨,为他们跟上时代发展增添了信心,希望图书馆今后能持续开展此类型的讲座”。

(五)大部分图书馆开展的活动未形成常态化。从调研时段调研到的32所公共图书馆来看,从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有10所图书馆定期开设老年专项主题活动,还有5所则随机性开设专项活动,但还有17所图书馆未开设专项老人主题活动(见表1),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图书馆在疫情前是有活动开办但疫情后却未及时做出切实的开办计划,例如上海图书馆,但至今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省市的公共图书馆未开设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社会教育主题活动,可见在我国开展专项老年人社会教育服务活动呈现出整体仍非常态化的频次态势。

32所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已有专项老年教育活动开办的15所,开展频率周期呈现两种形式:定期/周期性和随机性开办(见表1)。例如,重庆图书馆的“常青e路·幸福夕阳”活动,开办周期定为全年4期,即每季度一期,虽定期连续却时间跨度较大;河北省图书馆的“以诵读为经典”和“智能手机课堂”均在2020年11月和12月每周三、四进行连续开办,但仅在两个月形成连续性开办,却未在其他月份形成定期开办;辽宁省图书馆的老年电脑班及“老年人学手机”课程仅开设一个月的每周定期形式,未形成连续性的周期频率。此外,安徽、天津、湖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呈现频次较为随机,以讲座形式为主。例如山西省图书馆的老年人智能手机摄影培训班,仅开办一次,未有长期定期开办计划预告;湖北省图书馆的“银龄E时代,网罗智生活”老年人智慧触网系列主题讲座,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共开展了4期,官方将其定义为第一届,今年5月21日进行了第二届第一期的官宣开办,虽然湖北省图书馆预计将其定性为一项周期性的活动,目前所表现出的跨度较大,未形成周期性的特征。

表1 专项性主题活动开办频次情况统计

三、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优化对策

从以上调研可知,我国各省市图书馆已举办了一定形式和内容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并受到了老年读者的好评。但是活动形式较为传统,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社会教育活动较少,活动主题同质化严重,活动开展普遍未形成常态化等特征。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特点,本文提出改善对策如下:

(一)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吸引老年人参与。目前全国各省市图书馆所提供的活动形式,仍然以展览、讲座、培训班作为常见形式,开创针对老年群体特点的新形式来吸引老年人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经验开展代际项目:美国乔治城公共图书馆在“连线周三”科技导师项目中,招募青少年向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智能技术支持,由青少年负责给老年人讲解如何使用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温菲尔德公共图书馆邀请8岁以上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学习和交流编织技巧,把协作编织的衣物织品捐赠给慈善机构。另外,还可通过利用起丰富的馆藏资源与地方旅游机构合作,开办“非遗+馆藏”模式的老年人旅居学习游活动,由专门馆员引领老年人团体游览地方特色地址,同时可学习到与相关地方相关人文社科历史文化知识。

(二)细分老年读者群体,提供针对性主题活动。从以上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教育活动主题同质化严重,比如关于“智能设备的应用”这一选题是在各图书馆中开展最为普遍的。而造成选题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细分。目前,国内一般按照退休年龄来对老年群体进行细分,难以体现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征,可借鉴美国图书馆做法,把老年人分为健康活跃老年人、需要监护的老年人、一般成年人三类。对健康活跃型老人,可开展歌舞、徒步、运动、学习游等对生理有一定要求的社会教育活动;对于需要监护的老年人可开展由馆员陪护的影视欣赏,琴棋书画的教学实践类课程和讲座;对于一般成年人类别的老年人,可提供金融素养类课程,如金融知识培训、理财规划普及讲座或者开展读书俱乐部、数字技能应用等课程。

(三)打造特色老年品牌,实现常态化开办。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老年读者社会教育服务上普遍存在缺乏特色、内容主题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此,各省市图书馆需结合当地优势特色开创品牌化建设思路,进行一定的规划预估效能建设。目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乐龄俱乐部”系列活动开设的“乐龄视频赏析”“乐龄学堂”“乐龄读书会”三个版块,分别提供影视赏析、数字设备使用培训,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法律讲座等主题内容,已定期开展多年,品牌化效应初显,而其他省市可借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开展模式打造属于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特色的老年读者品牌项目。例如,各省市都有属于各地特色的风光景点,图书馆可牵头当地旅游局和政府联合为老年读者定期开办文化旅游宣传项目,先由图书馆员的实地讲座宣传再结合旅游局方妥善地安排实地探访寻游,以及政府资金和宣传支持,真正让活动深入人心,让老年读者学到深处,最终形成特色品牌化运营。

(四)广泛寻求多方合作,致力老年项目共创。从调研数据中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整体的公共图书馆还是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但整体合作形式还较为单一化,仅局限于邀请机构的专业相关人士到馆授课的参与形式。对此,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选择适宜我国市场的合作方式。例如,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与州政府合作参与到当地的老龄项目:“老兵历史项目”(Veterans History Project)、“各世代在线”(Generations on Line)、“对老年友好的纽约市先导项目”(New York City’s Age Friendly Initiative)等。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该做法,联动政府相关项目决策,开展时事性质的图书馆老年人主题活动,比如开展全国敬老月的主题活动,在宣传上下功夫,使目标受众面较广,让老年人子女也知晓,可以影响到老年人群体的积极参与报名,从而也间接性地落实了政府的一些有关老龄化问题的相关决策部署。同时,对于不同的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可促成更多新颖的主题,以学校、同级图书馆、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为核心产生联结。例如可共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服务联盟,共同开发和共享教育项目,或者与档案馆、博物馆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搭建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老年人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四、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教育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为老年读者提供教育服务是其重要职责之一。本文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社会教育服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服务的措施。未来研究将进一步调查不同类型的老年群体对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的需求,便于公共图书馆根据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吸引更多老年人的参与和提升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讲座老年人图书馆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图书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打个盹,记事牢
去图书馆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