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思考

2021-12-09 00:52董文汇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议题探究课堂

董文汇

有效选定议题,可以将思政课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提炼,能够引发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思维。以这种方式来构建思政课,教师需要对议题有更多思考,解读议题背后包含的知识要点,就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相关预设。本文将结合“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具体探析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过程,分析利用议题式教学优化思政课堂的一般模式。

一、结合选定议题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主题,有针对性地设定讨论议题,选定基本的教学方向。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议题选择上要注意方法。如果是一些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议题的选定上可以寻找和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讨论话题,以此激发学生对议题的探究兴趣。如果是理论性较强,并且相对宏观的学习内容,这类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在基于这类知识点设定交互议题时,教师要多找寻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列举一些具备实践意义的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宽,引导学生透过更为实用性的视角理解知识要点,并且在议题探究的基础上加深学习印象。选定议题后,教师要明确议题教学的基本目标,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这样才能让后续的教学环节有序推进。

结合“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节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选定“依法行政和特事特办”的议题,通过对特事特办这一社会现象的辨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通过二者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加深学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政治认同。这个议题的教学重难点为“法治政府的内涵和要求”,具体的教学方式为“围绕议题设置层层推进的子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明确了这些基本教学要点,并且选定了问题讨论的方向后,教师可以组织后面的学习活动。议题式教学需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创设,一开始,教师就要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明确议题教学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指导。

二、基于课前预习实现知识储备

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充分参与议题的交互讨论中来。教师在将议题式教学融入思政课堂时,除了要充分思考议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要提升学生对议题探究的参与程度。对此,很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开展相应的预习工作,以此来获取必要的背景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一般情况下,思政课堂上讨论的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学生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值得推敲的觀点,或者表达自己的思考,必须有充裕的知识储备。学生不仅需要对课本内的理论知识有良好的吸收,也要有意识地探寻课外知识,尤其是一些相关的当下社会热点时事,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新闻等。这些内容可以为学生观点的表达提供论据,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议题式教学是基于真实、复杂的生活情景设置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要编写“预习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上述设定的议题,学生可以尝试在网络上搜寻一些依法行政以及特事特办的实例,尤其是特事特办的典型案例,它们往往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在搜集到这些范例后,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以及问题背后涵盖的一些法律常识,进一步解读这些特事特办是否合理、合规以及合法,如果不是,其中违背了哪些法律法规,或者是挑战了哪些公序良俗。学生前期的预习准备,可以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议题讨论时表达更好的观点,能够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这样的议题讨论才会更加深入,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给学生设计自主探究任务

确定讨论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由于设定的议题范畴较大,涵盖面很广,学生很难简单给出答案,或者提出明确想法。大部分学生在看到讨论问题后会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从何谈起。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教师可以先将大的议题进行拆分,为学生找到一些更小的切入口,让学生对这些更为具体的问题有所思考。教师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给大家设计一些具体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慢慢进入探究主题,为后续议题的解读形成铺垫。

结合设定的讨论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基本背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规制度体系日趋成熟完备。但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着一些特事特办的现象,让不少干部群众颇感困惑。我们该如何看待特事特办呢?随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收集生活中特事特办的事例,谈一下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②如何看特事特办带给我们的这些影响?③政府应如何处理依法行政与特事特办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讨论这几个问题,各自表达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随着这些问题讨论的不断推进,大家会慢慢理解这些问题背后包含的理论知识,建构自身的思维逻辑,学生的法治观念会更强。有了这样的讨论基础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依法行政”和“特事特办”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好地界定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并且也能够逐渐领会特事特办在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探究过程为这个议题的解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是对学生问题辨析能力的有效锻炼。

四、引入具备关联性的子议题

通常情况下,设定的讨论议题会比较大,为了给学生分析解读议题提供向导,教师可以尝试设定关联性子议题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结合当下的一些社会实例来引导学生探究提出的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对议题的理解,表达各自的观点。这样的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训练,可以实现议题内涵层层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建构学生的思维体系,让议题教学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落实。

在引入子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提出子议题,可将子议题设定为“如何看待特事特办带给我们的影响”。随后,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事例,通过交流讨论,概括特事特办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些群众急难之事,一经特事特办,往往解决得既快又好;也有一些具有污染、危险性的项目,一旦特事特办,便一发不可收拾,祸患无穷。学生围绕子议题进行讨论,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达成共识:虽然有些时候特事特办可以超越庸常、提高效率,但更多的时候特事特办因为其特殊性,很容易在实践中走偏变味,其弊是远大于其利的。基于这些讨论,学生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家也能够很好地把握“特事特办”的界限,并且认识到特事特办可能产生的一些隐患。这其实就是对设定议题不断深入的解读,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议题教学得到了更好的推进,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元化的收获。

五、鼓励学生观点的交流碰撞

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越来越充分,观点的相互碰撞也会越来越多。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要让思维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这样,学生才能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能够就问题的实质进行越来越清晰的探析。当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后,教师可以让大家进行辩论,这个过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揭示问题实质,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认知也会被纠正过来。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够为议题式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学生可以就设定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解读,这才是议题式教学需要达到的实施效果。

结合设定的议题,在释疑解惑环节,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当今时代是快速发展的,对于过去没有的新情况、需要把握的新趋势,我们应如何处理?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在规则阙如或已不适应需要等特殊情况下,有些事情需要特事特办,但特事特办不是任意妄为。“特”要有“特”的规矩,必须明确它的适用范围、原则底线以及如何监督问责,让特事特办成为实现善治的有益补充。学生的这种延伸讨论,是对本次探究议题实质的一种揭示。当学生能够从这个层面解读议题时,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思維能力,并且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读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学科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议题式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

六、基于议题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在高中思政课上展开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需要仔细分析设定的议题,明确议题教学的综合目标,并且设计合理的教学实施过程。同时,教师需要做好对议题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进一步明确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操作方法,为今后的议题式教学提供参照。总体来说,在实践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对议题的思考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设定的议题可以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展开,最好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样选定的议题才能够成为学生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能够基于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高中思政课很容易让学生觉得理论性过强,这是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参与程度不高的原因。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融入改变学生的这种看法,尤其是那些有浓厚生活化色彩的讨论议题的引入,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交流、互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议题讨论时,教师要随时把控基本方向,对议题的延伸方向和讨论过程的导向性进行有效控制,让学生的讨论过程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避免无效讨论或者错误讨论的产生。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让议题的探究循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最后,教师要通过议题的分析解读,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观,有效构建学生的认知标准和价值体系。这才是议题式教学内在功效的发挥,只有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才能不断强化,议题式教学的深层次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总之,以议题式教学推动高中思政课堂,需要教师在议题的选定上科学合理,有效设计议题式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实施方法,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只有这样,议题式教学的推进才会更加顺畅,学生会基于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产生更多的思考与领悟,不仅对课本内的知识要点有更好的理解、吸收,而且自身的思辨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锻炼。

猜你喜欢
议题探究课堂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