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

2021-12-09 00:52吴莺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区域美术

吴莺

【摘   要】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集审美、观赏、表达为一体的活动性课程,在幼儿阶段,我们需要为孩子创设区域性活动,让孩子在体验、观赏、娱乐中增长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美术;区域;学习;策略

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存在价值,是引导孩子发现美、探索美,使孩子立足美术的视角去感受世界、表现世界。但是,在目前的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存在教师心中无目标、幼儿学习无热情、幼儿思维缺乏发散等问题,致使区域活动的质量较低,无法助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时,教师应当针对幼儿园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在优化传统学习结构中,带给幼儿新的学习体验,使幼儿感受到美术的魅力,逐步掌握美术创作技巧,彰显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一、细化活动目标设计,明确活动实施方向

活动目标是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南,在活动目标中不仅包含活动中涉及的基础知识,也包含教师对幼儿的期望。然而,在以往的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许多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中,较少进行活动前目标的精心设计,以至于整个区域活动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幼儿也无法在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无法真正实现美术素养的发展。为了提高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质量,教师应当重视活动目标,并在活动开始前为幼儿设定详细、精准的活动目标,以便基于此安排具体的活动,在按部就班中有效落实活动目标。

例如,在“漂亮的唐装”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活动目标的精心设计,明确整个活动的方向,为优质活动的形成铺垫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唐装的主要特征”“用纸装饰唐装的方法”等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围绕上述内容,教师设计如下活动目标:1.了解唐装这一特色服饰,并熟悉唐装的主要特征;2.学习对折后撕纸、卷纸的基本方法,并结合自己对唐装的了解,使用纸片来装饰唐装等,强化动手操作的能力;3.基于对唐装的了解,完成对民间艺术活动的体验,并激发对唐装等传统服饰的热爱之情。之后,教师围绕上述內容,进行本次活动的精心设计,以便在逐一实施活动中,有效落实目标要求,真正提高幼儿对唐装的认识,并强化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显而易见,活动目标具有导向价值,能够引领整节课的方向。在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只有教师心中有目标,才能够不失本心,始终围绕目标要求进行活动的设计,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强化美术操作能力,真正提升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质量。教师要结合预设的活动和实际生成的活动效果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此提升目标导向的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借助趣味元素导入,激活幼儿创作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精神动力,当幼儿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会主动地消耗自身的精力,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而导入环节是活动中的先导性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能够迅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活力。所以,在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在认识到导入环节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美术活动的主题,以及幼儿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等,进行导入环节的有效安排,以便在开展活动时,能够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主动进行美术创作打好根基。

以“趣味游乐园”活动为例,为了激活幼儿的创作活力,教师不以直奔主题、照本宣科的方式直接组织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而是先在导入环节为幼儿出示游乐园的设施标志,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具体来说,在活动中,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展示游乐园中设施的标志,并向幼儿提出“你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的项目是什么呢?”“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设施吗?”等问题,促使幼儿基于问题陷入自己的回忆,唤醒自己游玩的记忆。随后,教师组织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幼儿在激烈的讨论中主动将目光放在活动中。之后,教师再引出本次活动的任务:“游乐园的设施有许多奇特的造型,为游乐园增添了趣味性,而这些设施也离不开设计师的精心设想,本次活动就让我们发动自己的大脑,自主设计一个带有个人特色的游乐园吧!”促使幼儿主动地参与美术创作活动。

成功的导入设计,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幼儿初步感知学习的主题。在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围绕活动的主题,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等,进行导入环节的有效安排,能够让幼儿产生良好的互动,使幼儿自主进入活动中,这种策略的长期有效推进可以促进孩子对活动兴趣的提升,促进活动效能的良性循环、持续生长。

三、创建交流互动空间,打开幼儿创作思维

幼儿阶段的孩子,心理和思维发展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能够生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却是不健全的、片面的。对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合作交流的小组,使幼儿拥有互动的空间,以便幼儿在交换彼此的想法中实现思维的有效碰撞,从而擦出新的火花,想出更多的美术创意。但是,在进行组员的安排时,教师也要意识到,不同幼儿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员的恰当安排。

比如,在“美丽的雨伞”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活动的创建,为幼儿搭建互动的平台,为幼儿思维的碰撞铺垫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幼儿学习用春天的图案进行装饰的方法。随后,教师为幼儿设计“春天除了有美丽的颜色、花和雨之外,还有什么呢?”“你想将春天里的哪些图案移到雨伞上呢?”等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创新性想法。之后,教师根据以往的活动经验,对幼儿的美术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并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合理地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保持组内幼儿之间的互补性。在分好组后,幼儿在组内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想法,以便在与他人的思维进行碰撞时,擦出更多新的火花,设想出更多雨伞上的图案。

不难看出,合作活动的创建,能够凸显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拥有互动、交流的平台,使幼儿在与同伴进行沟通中,接触到更多的想法,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以便设计出更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真正提升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价值。久而久之,孩子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深入性都会随之提升,而活动效果更是显而易见的。

四、关注幼儿之间差异,践行因材施教理念

受到学习经历和学习背景的影响,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因此,当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指导幼儿参与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时,不同的幼儿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态度,以至于幼儿之间的差距被无限拉大。所以,为了减小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使全体幼儿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满足,教师应当为幼儿设定自主选择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美术创作形式,以便在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中,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水果大餐”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对水果进行观察,如教师为幼儿提供苹果、樱桃、梨等水果,并引导幼儿使用语言对这些水果的外形特征进行描述。随后,教师向幼儿提出“你们喜不喜欢吃水果呢?”“如果让你用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准备一份水果大餐,你打算怎么做呢?”等问题,使幼儿根据自己的美术学习经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如有的幼儿选择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水果大餐,有的幼儿则选择使用剪纸的方式来制作水果大餐,还有的幼儿使用泥塑的方式来制作水果大餐。这样,不同幼儿的美术素养都可以得到发展,并提高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师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为幼儿创建自主选择的艺术创作形式,能够真正有效地释放幼儿的个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艺术创作的,以便每个幼儿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发展,真正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真正满足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

五、搭建成品展示平台,坚定幼儿创作信心

教育评价是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能够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补足,也可以让幼儿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坚定学习的信心。所以,为了让幼儿从评价环节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教师可以在幼儿完成艺术创作后,为幼儿搭建平台,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并组织幼儿之间进行互评,以便幼儿从同伴的口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从教师口中肯定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从而坚定艺术创作的信心,更主动地参与美术创作。

比如,在“有趣的拓印”活动中,当幼儿学习了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的方法后,自主进行拓印版画的制作。在幼儿制作完毕后,教师为幼儿创建展示成果的平台,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拓印版画的过程,以及自己的灵感来源等,使教师和其他同伴,对幼儿的制作过程和创作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教师组织幼儿之间开展互评的活动,促使幼儿从同伴的口中認识到自己在创意设计、动手制作方面的优势和进步,以便基于同伴的言语获得激励。之后,教师再对幼儿进行点评,引导幼儿从教师的话语中获得鼓励,肯定拓印版画的信心。

显然,教师改良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导幼儿展现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并让幼儿之间进行互评,能够让幼儿在获得肯定的点评意见中,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以便幼儿基于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主动地参与艺术创作的活动,进一步实现美术素养的发展。

总而言之,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为幼儿发展美术素养、增强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应当把握美术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机会,对幼儿进行恰当指导,从而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真正助力幼儿美术素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盛贝贝.“玩美”:幼儿美育的园本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05):51-53.

[2]袁清华.读懂幼儿的创意行为——浅谈美术活动区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J].天津教育,2021(15):183-184.

猜你喜欢
学习区域美术
分割区域
美术篇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