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玉灵”的造型特征以及意境内涵*

2021-12-10 00:45周仪赟
陶瓷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陶刻紫砂壶紫砂

周仪赟

(周仪赟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21)

宜兴,地处于江南水乡,其中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脉可以说是十分地丰富且悠久,再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蕴含了独一无二的紫砂矿料,因此,历代的紫砂艺人都对此十分地珍惜与爱护,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巧夺天工的双手,来打造出一件又一件优秀的紫砂艺术作品。在传统的紫砂工艺制作之中,最别具特色的便是紫砂全手工拍打泥料的成形方式,它与那些新型的机械式的制作方式截然不同,紫砂艺人是用自己的双手去感知和触摸紫砂的温度,从而更好地在其中赋予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且在整个制作过程之中,不同的泥料在不同拍打的力度以及烧制的温度之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紫砂艺人亲自去实践摸索,才能够得出其中的规律。因此,紫砂艺术作品需要慢慢地创作,与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相比,紫砂艺术就像是一位老者慢慢地前行,既有着岁月的痕迹,又有着历史的沧桑,无不令人着迷,更想令人前往一探究竟。

大多数的艺术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紫砂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在缓慢的节奏之中,紫砂与自然万物、生活实践才能够建立一个深刻的联系与交集,从前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宜兴的紫砂艺术的,“家居东坡田三分,半耕半读糊家口。耳听雨声泥片响,回望眼前归来人。”从中我们能够看到紫砂艺人是从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之中进行创作的,从而打造出适用于广大老百姓的实用性器具,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之后,紫砂艺术与中国其它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器具,同时又在其中增添了书法绘画、诗文陶刻等各种艺术元素,使得紫砂壶从普通百姓的手中流传到了达官贵族之中,这也就代表着紫砂壶从实用升华到了艺术阶层,而且在紫砂壶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也不仅仅是紫砂艺人所看到的自然与生活中的景象,还有紫砂艺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因而便具有着别具特色的艺术审美与人生趣味。

1 紫砂壶“玉灵”的造型特征

这款紫砂壶“玉灵”(见图1)是在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创新,并以紫砂方器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其又是一款光素器,壶身表面有着很大的留白空间,紫砂艺人便在上面进行了陶刻的装饰点缀,为整体的造型特征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不仅不会丢失紫砂质朴的本色,还会多了几分文雅之气,意境深远。

图1 玉灵

此壶整个壶身是以六方形为主进行创造和制作的,但六条边的棱线并不是十分地清晰有致,因线条处理得较为圆润、柔和,所以整体的形状便没有十分地尖锐,而是显得较为圆润、饱满;壶身的底部则也是制作成了六方形的底盘,作为整个壶的壶底平稳地立于平面之上,使得整个壶身看起来更为稳重、端庄;壶身上端则十分自然地过渡到壶肩,肩线处理得也较为柔和饱满;随后便是壶口,壶盖采用了嵌盖的形式,与壶口之间契合得就好似严丝合缝一般,十分地紧密,确保了此壶良好的气密性,盖面则微微隆起一定的弧度,与整个壶身的弧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中间壶钮的形状也是以方形为主的,弯转曲折,自然而又流畅;在壶身的一侧自然地延伸出来壶嘴,壶嘴虽是弯流的,但整体的形态依旧较为挺拔,出水时也十分的顺畅;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壶把了,壶把弯转流畅而又顺滑,拿握起来也较为舒适。此壶整体的造型稳重端庄、质朴而又大气,而在壶身上,紫砂艺人还采用了陶刻的装饰技法,而紫砂陶刻对于紫砂艺人来说有着十分高的要求,深厚的陶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艺术才能,如此才能够刻画出一幅完美的陶刻作品,此款作品中的陶刻装饰内容便与整体的造型之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彰显出整个作品的主旨与意境。紫砂陶刻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相比难度要更大,因其工具是以刀来代笔,在刻画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注意整体画面的排版布局,更要将书画的那种神韵与意境充分地彰显出来,这对于刀法的应用十分的讲究,要能够做到自然流畅、气韵潇洒、一波三折,从而才能够给人以一种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散发着大气磅礴的气质。这款紫砂作品所陶刻的内容主要是以山水为主的,整幅作品远处是层峦叠嶂的山峰,然后便是顺势而下的河流,近处便是地面,画面层次感十分的分明,整个内容刻画得也十分的自然、逼真,简约而又不简单,粗放而又不粗俗,统一而又和谐,充分彰显了紫砂艺人高超而又精湛的技术手艺,同时又给人一种气韵优雅、阔达的意境。

2 紫砂壶“玉灵”的意境内涵

中国山水画所给人们的一种感觉便是自然之美以及意境之美,人们之所以对自然山水会有一种好感,主要便是因为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一种契合,从而产生的对其的一种美感与意境美,这也与我国人民主张山水怡情养性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从中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古代官员寄托在其中的淡泊名利、高洁傲岸、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将自己心中所向往的境界充分地表现在山水画之中,从而带给人们一种画外之音,与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触人心弦,同时也彰显了古代人们的审美理想以及所向往的生活理想,不仅仅是古代人们所向往的,直到现如今同样也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人们的生活压力都十分的大,所以人们便更加渴望以往山水田园的生活,安静闲暇、自由自在是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怀。可见这款紫砂壶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十分的深远,文化内涵更是十分的丰富且深厚,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之时,仿佛身处于自己所向往的境界,安详而又恬静,舒适而又安逸,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与体验。

3 总结

紫砂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紫砂艺人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传承与创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也是紫砂艺术能够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每一件紫砂壶不管是造型特征方面的改变,还是泥料方面的选择,又或者是陶刻、彩绘等各种装饰技法的应用,都充分彰显了紫砂艺术较高的可塑性,以及艺术载体的包罗万象、兼收并蓄,也正是因为宜兴紫砂壶有着这别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独树一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都是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不断地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所打造的成就,才使得紫砂艺术能够具有现如今这繁荣昌盛的发展局面。因此,为了能够让紫砂艺术永久地流传下去,对于现代的紫砂艺人来说,更要主动地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职责,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技术水平以及文化素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融入更多新型的元素以及时代的特征于紫砂壶的创作之中,从而打造出更为优秀的、令人眼前一亮的紫砂作品,带领紫砂艺术走向更高、更远的发展方向,为世界艺术领域不断地增添色彩,同时又使得紫砂艺术的光辉能够从始至终都一直闪耀下去。

猜你喜欢
陶刻紫砂壶紫砂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