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产大女主剧女主角形象特征“玛丽苏”化的分析

2021-12-11 09:22瞿萧荻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周莹楚乔玛丽

瞿萧荻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大女主剧的产生与演进

近两年的电视荧幕上,《甄嬛传》《花千骨》《锦绣未央》《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大热剧成功掀起了大女主剧的热潮。

2016 年6 月8 日,豆瓣流量最大的小组之一“娱乐八卦”组ID 为“穿山甲”的网友发布了名为《科普向:普通小言、女主戏和大女主戏的区分》的帖子。这个帖子正式将大女主剧作为一个新的电视剧类型和其他剧集区分开来。

目前,学界对大女主剧的定义也并没有准确统一的说法。刘小波对大女主剧的定位是“以女性角色为中心人物的电视剧”,扭转了女性依附于男性、女性处于弱势的传统观念,是对女性主义的艺术阐述。张欣杰对大女主剧的阐述是:“一个独霸荧幕的女主人公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女孩,经历一系列变故,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生长,冲破逆境百折不挠,最终成为影响家族、历史、政治甚至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程固认为大女主剧是以女主角为剧情核心,由多名男性角色助力其成长,最终让女主角走向人生巅峰的电视剧。而曾于里认为大女主剧中的女主总是有数不尽的仇人,集天下所有优点于一身,所有的男性角色都爱她,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恨她。

本文认为,大女主剧之所以可以冠以“大女主”,除了女性为故事的绝对主角这一特点之外,还包含着女主角性格特质上的强势以及女主角对于剧情的牵引力这两个必备条件。

大女主剧的概念产生之后,立刻被网络语境所接受,并迅速走红于各大社交平台。2015-2017 年是大女主剧炙手可热的两年。在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上都取得不错成绩的大女主剧包括《花千骨》《锦绣未央》《芈月传》《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这些剧中开播最早、于2015 年6 月9 日首播的《花千骨》在十点档收获2.784%的收视率,市场份额达15.628%;2016 年11 月11 日首播的《锦绣未央》同样取得双台破二的收视率,2016 年12 月9 日达到最高的2.48%;2017 年播出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9 月25 日收获最高3.09%的收视率,同时段播出的多部剧集收视率都不到1%。

图1:《花千骨》收视率⑧

图2:《锦绣未央》收视率⑨

图3:《那年花开月正圆》收视率⑩

大女主剧在网络播放量上也取得惊人成绩。截至2018 年5 月14 日,爱奇艺平台上的《花千骨》总播放量83.6 亿次;《锦绣未央》播放量91.8 亿次;《楚乔传》总播放量140 亿次。

但与大女主剧居高不下的热度不匹配的,是其逐步下滑的口碑。《甄嬛传》作为大女主剧的代表作,截至2018 年5 月14 日,豆瓣评分为8.9,评分人数为142189人;而到了近两年,《锦绣未央》豆瓣评分4.7,《楚乔传》评分4.9,高开低走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刚播出之时有着接近9 分的成绩,但现在仅有7.2 分,足见观众的失望情绪。

二、当下大女主剧女主角形象塑造案例分析

近两年,大女主剧的层出不穷创造了许多富有代表性的大女主形象,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选取近两年富有代表性的几部热门大女主剧,分析这些女主角的形象,从影视剧制作角度探索大女主形象塑造的方式及共通点。

(一)古代历史中的巾帼名人——以《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

《那年花开月正圆》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于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女主角周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自小跟随养父周老四行走江湖,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带着十足江湖气,与日后生活的大户人家拥有截然不同的处事和思维方式。她的聪慧和经商天赋在剧中始终闪光,她于生意的精通不但拯救了没落的吴家,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爱情是周莹的人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周莹的商业成功。在周莹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者给予她帮助。

图4:周莹与其爱慕者

众多的追求者铺就了周莹成功的康庄大道,尤其是在剧情的后半段,几乎每一个与周莹产生交集的男性角色都爱上了周莹,这些爱情经历构成了剧情的大部分内容,连接起了周莹在经商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其比重之大甚至超过了周莹的成长本身。

(二)玄幻世界中的女魔头——以《花千骨》为例

《花千骨》改编自同名小说,女主角花千骨生来与常人不同,被全村人所排斥。被敌意环绕的花千骨一路挣扎求生,不断重复着被陷害、自证清白、反击的历程,但与之相对应的,也有很多帮助和幸运。在白子画、孟玄朗和东方彧卿等男性角色帮助下,花千骨多次化险为夷、逃脱仇人的毒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遭遇构成了剧情的主要内容,在花千骨成长的主线带领下,成为了女主角人生的重要历程,更直接影响了花千骨从一个普通的少女逐步转变为妖神的过程。

在花千骨的成长中,爱情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个环节。她因爱而发愤图强,努力修仙;也因为爱而触犯门规,最终堕入魔道。白子画和她的爱恨纠葛,成就了花千骨的一生。而同时,众多的爱慕者同样对她有巨大的付出,与《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在经商一途上的成功在内核上是一致的。

(三)IP 改编而来的万能女主——以《楚乔传》为例

《楚乔传》讲述了西魏乱世中,贵族视人命如草芥,大批平民因战争沦为奴隶。本剧的第一幕就是楚乔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景,她和一群女奴一起被放进猎场供贵族猎杀,毫无人的尊严。

为了生存,她选择向宇文玥投诚,提高自己的地位来保护自己的家人。但她在训练过程中,却展现出了一个普通奴隶绝对不可能拥有的能力,这份与众不同预示了她的身世复杂,也成为了她人生崛起至关重要的条件。她在燕洵复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将军。从奴隶到将军的身份转变,前后差异巨大,这种身份的变化强化了故事的戏剧张力。天赋为楚乔的惊人转变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也让楚乔的成功显得比常人更轻而易举。

在楚乔的成长过程中,她同样吸引了众多的爱慕者,更是这些爱慕者成就了她的人生。楚乔的一举一动更是剧中所有人物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她的一举一动成为了剧情发展的起始。

三、当下大女主形象塑造的特征

通过对《那年花开月正圆》《花千骨》《楚乔传》的梳理和总结,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大女主剧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些突出特点,包括人物的个性设置、人生际遇以及表现手法等等。除以上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大热作品之外,同时期的《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等均表现出了同样的特点。

(一)成长经历:牵动剧情的跌宕人生

大女主剧的女主角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她们对剧情有着强大的牵引力。这种牵引力也正是大女主剧能够用女主角的名字命名的原因所在。女主角的作用在大女主剧中被极度凸显,她们不但成为故事的主要叙述对象,而且能够影响其他角色的行为抉择,营造出一种“世界以我为中心”的感觉。

表1:热门大女主剧的女主角的剧情牵引力表现

这种强大的牵引力也正是大女主剧区别于其他类型剧的最大原因,它将女主角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展现了与过往男性主宰叙事的电视剧不同的性别观念和叙事视角。

(二)个性特征:柔中带刚的女性

大女主剧的时代跨度从古至今,女主角的身份也多种多样,但从性格上而言,这些女主角都有着强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内心,即便表现得柔弱,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显示出外柔内刚的个性特征。

表2:热门大女主剧的女主角性格特征

我们能够看到,大女主们在个性的外在表现上是各有差异的,但在个性的内在层面,这些大女主都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这种内在的强势支撑着她们历经种种非人遭遇而不气馁,为她们的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爱情故事:众星捧月的魅力

大女主剧中,女主角往往遭遇种种挫折,身边围绕着各种用心险恶的对手,阻挠女主角的行动,为女主角的成长制造荆棘。而与此同时,女主角的身边也会有众多护花使者,不但指引着女主角的前进方向,更帮助女主角解决危机,走出困境,一步步走向成功。

表3:热门大女主剧的女主角主要爱慕者

这样的设定在近两年的大女主剧中屡见不鲜。大女主剧这一着眼于女性成长、并最终让女主角成为对家族乃至国家重要人物的电视剧,在繁杂的爱情线设置下,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女主角的成长依赖于男性角色,爱情则成为了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事情。

从大女主剧中女主角的成长历程、个性特征、爱情经历等方面,我们能够发现,大女主剧在女主角的塑造上呈现出了女主角人见人爱、所有的男性角色都爱慕女主角、女主角的人生极尽戏剧化之可能的总体特征。这种类型上的极端化被对此不满的观众指责为“玛丽苏”。

四、“玛丽苏”化的大女主剧

“玛丽苏”本是网络文学界的一个流行语,随着大量网文被搬上荧幕而进入影视评论圈。它最初来源于美国作家Paula Smith 在《Star Trek》(《星际迷航》)的同人中撰写的一个女性角色的名字:Mary Sue。国内对于“玛丽苏”的探讨最早诞生于网络文学界。在网络IP改编大热之际,这种概念也从网络文学界蔓延到了影视评论界。

通过对近两年热门大女主剧的横向比较,不难发现,当前国内的大女主剧在女主角塑造上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倾向。最关键的是,大女主剧作为讲述女性独立和成长的类型电视剧,本应反映女性成长历程中复杂多样的际遇,但在近年的大女主剧中,爱情成为了女性成长的主题。

这种对女性成长历程的片面化的概述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本该为国产电视剧带来新气象的大女主剧陷入了套路化的困境,其人物形象塑造成为了新的“玛丽苏”。

(一)人物设置的“玛丽苏”

当下的大女主剧中,为了显示女主角的与众不同,设置了过多的技能和隐藏身份,这些过度的人物设定让女主角显得虚幻而脱离实际,从一开始就缺乏了基本的说服力。

比如楚乔失去记忆,在战争中沦为奴隶,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她的武学功底逐渐展示出来,这就削弱了楚乔奋斗过程的艰辛;比如周莹以一己之力扶持吴家起复,但对于周莹经商能力的描述,编剧仅用天赋来给予合理性,在历史原型人物的对比下,这个设置显得过分的“玛丽苏”了。

当下国产大女主剧竞争激烈,为了能在众多剧集中脱颖而出,编剧不断在人物设定上为女主角加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但过犹不及,便导致了女主角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真实性。

(二)爱情经历的“玛丽苏”

当下的大女主剧,故事主题始终围绕着爱情,甚至连女性的成长也依赖于爱情。爱情事实上代替了生活中的其他内容,成为了大女主们成长道路上的唯一。女性形象的独立性大打折扣,女性再度沦为男性的附庸。不仅如此,大女主剧中女主角的魅力被扩展到无限,每个女主角都拥有多个爱慕者,甚至每一个重要的男性角色都爱上了女主角。

女性的成长并非只能依靠男性的帮助,当下大女主剧在爱情叙事上的极度“玛丽苏”化能够吸引一部分观众,但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质疑。“玛丽苏”淡化了大女主剧中女主角的成长历程,让爱情成为了女主角最重要的关注点,让大女主剧偏离了塑造优秀女性形象的初心。

五、大女主剧女主角形象塑造产生偏差的成因

可以发现,国产大女主剧的女主角形象基本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玛丽苏”,不但故事情节单薄,经不起仔细探究,更是失去了刷新传统性别观下的女性形象这一大女主剧本该做到的核心。

(一)追逐高收视的影视行业

现如今,影视行业以资本为导向,最大程度上的利益回报成为了影视剧制作的首要准则。大女主剧的火热催生了一系列同类型电视剧的诞生。从2015 年开始,获得较高成绩的大热大女主剧就有《花千骨》《锦绣未央》《芈月传》《楚乔传》《武则天传奇》《那年花开月正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几乎每一部大女主剧都能在播出的同时段拿到收视冠军的成绩。

这些惊人的数据证实了大女主剧的火爆程度,尽管口碑不佳,剧情走向也常常为人诟病,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大女主剧的影响力扩张。除了不断刷新网络播放量数据,大女主剧还有极高的话题讨论度,播放期间几乎一直占领微博热搜榜,合作的演职员、品牌商都能从中受益不少。这样的利益导向下,同质化、低质量的大女主剧自然层出不穷。

(二)缺乏创新的创作氛围

与追求投资回报和观众喜好并存的是缺乏创新意识的影视剧整体创作氛围。纵观多部热门大女主剧,女主角人物形象显然具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坎坷的身世、命途多舛的遭遇、人见人爱的魅力,这些雷同的特征让观众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缺乏创新是当下国内影视产业的顽疾。演员的超高片酬、越来越庞大的投资让片方不得不小心谨慎,复制他人的成功选择。除此之外,国内影视业对编剧职责的重视程度一向很低,导演中心制让编剧的存在边缘化了,许多本该由编剧主导的职责被导演甚至演员替代,缺乏参与感的编剧丧失了对创作的热情,转而追求平庸但稳定的稿费收入。

在这样严重缺乏创新的条件下,同类型的大女主剧很难跳脱出普遍的框架而让观众眼前一亮,“玛丽苏”剧的成功就在眼前,自然而然成为了制作方的借鉴对象。

六、对大女主剧女主角形象塑造的建议

收视率、播放量与广告商的赞助是当下影视剧盈利的主要手段。为了获得高收视,片方不得不选择较为安全的大女主剧故事架构;广告商们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对存在风险的题材心存顾虑,促使片方不得不为资本折腰。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影视剧的盈利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国内版权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文化产品通过盗版渠道流通,屡禁不止。影视剧除了卖给电视台播出外,无法得到其他的版权收入。许多盗版商在其中浑水摸鱼,侵吞了原本属于片方的版权利益。通过加强版权保护,片方就能更大可能地达到收支平衡,不再为了广告方的投资而汲汲营营,没有了资金压力的片方可以更大胆地进行影视剧的创作,挣脱资本的束缚。

另一方面,创新是影视剧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玛丽苏”的大女主剧大行其道恰恰就是创新缺乏的显著表现。我们需要重视编剧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强化编剧的话语权。不但要保护编剧的版权利益,更应该通过政策鼓励,激励更多有才华的文字工作者进入编剧行业。同时,也应尽可能地从女性视角出发创作大女主剧。在大女主剧中增加女性创作者的比重,会更能从女性视角出发,展现女性主角的丰富形象,也能更多地符合女性观众的审美。

女性向影视作品向来是国产电视剧领域的短板甚至空缺,大女主剧的产生虽然伴随着众多的问题和错漏,但同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一个女性的成长,打开我们对女性选择和命运的思考,是今后的大女主剧应该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创立于2005 年3 月6 日,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集品位系统、表达系统和交流系统于一体的特色社区网站。

②2018 年4 月更名为“豆瓣鹅组”。

③刘小波.当前国产电视剧的表述失范与行业困境——以大女主剧为例[J].四川戏剧,2017,(12):36-41.

④张欣杰.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J].艺术评论,2017,(12):86-93.

⑤程固.大众文化批判视角下的“大女主戏”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7,(09):95-96.

⑥曾于里.大女主戏:女强人,还是玛丽苏?[J].黄金时代,2017,(10):60-62.

⑦收视率来源: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收视率统计。

⑧2015 年9 月7 日晚十点档CSM50 收视率统计,来源:东方卫视节目研发中心收视统计。

⑨2016 年12 月9 日晚黄金档省级卫视CSM35 收视率统计,来源:东方卫视节目研发中心收视统计。

⑩2017 年9 月25 日晚黄金档省级卫视CSM52 收视率统计,来源:东方卫视节目研发中心收视统计。

⑪豆瓣评分数据截至2018 年5 月14 日。

⑫雷雯.“大女主”剧:是女性的“盛世”还是“幻觉”?[J].艺术评论,2017,(12):77-85.

猜你喜欢
周莹楚乔玛丽
购物捡漏,低折扣拿好货
和我一起玩
假如《楚乔传》也有朋友圈
《楚乔传》:生如逐放,心有焰藏
《那年花开月正圆》那些戳破人物性格的台词
心之焰(电视连续剧《楚乔传》片尾曲)
望(电视连续剧《楚乔传》片头曲)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9 Respiratory System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