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企业研发投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2-11 21:52
天津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企业发展

唐 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 广西大化530800)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是在国际竞争中纵横捭阖的制胜之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因其数量众多,以及在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地位日益显著。加快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2019年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时指出,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3 000万家,个体工商户已超过7 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1 中小企业的特点

1.1 企业寿命短,新旧更替快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及融资策略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欧洲、日本的小微型企业生命周期可达12年,美国达到8年多,但我国仅达到3年,其原因如下:

①在我国经济较落后地区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实力较弱,市场影响力小。

②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狭窄,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缺乏发展动力及抗风险能力。

③中小企业对市场信息、政策优惠的敏感度较低,分析行业市场变化的能力弱,不能及时对经济环境变动和产业形势变化做出判断,容易受市场大环境影响。

1.2 企业规模小,人员流动大

规模小、人员流动大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广泛存在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善,在公司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大企业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平台小,业务不稳定,部分员工往往身兼数职,却拿不到期望薪酬,而且升迁空间小。另一方面,因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无法提供优异的薪资待遇、股权激励来吸引或是留住人才,致使中小企业人员流动率高。

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无法长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往往在短时间内倒闭,也导致了人员流动;中小企业大部分岗位对技术水平要求低,人员岗位可替代性强,当老员工人力成本上涨时,企业更愿意招聘新员工。

1.3 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中,很多是家族企业,很多关键部门的核心岗位比如生产、经营、财务等都是企业主的亲属或好友,导致企业监督制衡能力太弱,很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派别”或成为“一言堂”,影响企业做出合理化的决策。另一方面,管理集权化、发展短期化、用人唯亲化,造成外部人才难以进入和展示才能,阻止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2 中小企业研发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意识不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利润较低,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一环,在未有产品提升需求的情况下,安于现状,缺少主动创新的意识。在产业顺利发展时,这类企业还能够分得一杯羹,但当产业陷入低迷、生产技术更新或是市场上出现有一定实力的竞争对手时,这类企业往往处于被动,难以持续发展。

2.2 缺少资源

众所周知,技术研发是一个周期较长,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工作。根据苹果公司2019年第三财季财报推算,苹果公司在2019年的研发费用超过了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 120亿元。而华为年报显示,华为2019年研发投入1 317亿元(人民币),研发占比高达15.3%。大型企业实力雄厚,拥有足够的资金、人力、时间开展研发活动,巨量的投入带来高额的回报,让他们始终处于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相较而言,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就弱得多。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还处于起步奋斗阶段,囊中羞涩,缺少研发活动的资源,也就是开展研发活动需要的团队、资金、时间,以及有可能研发未能达到预期的试错成本。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在营销上用功,争取在短期获得更高利润,而不是在研发这种看上去像是“赌博”的花费上消耗。还有些中小企业愿意开展研发活动,但却无人可用,因为优秀的研发人才和团队往往会选择拥有更高薪资、更好研发环境和资源的大型企业。

3 加大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对策

3.1 提升企业对研发活动的认识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国家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想要成功,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不能仅满足于做产业链的一环,要积极向创新型企业转变,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更加创造性地发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可组织辖区的中小企业主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精神,打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2 推广激励政策和措施,创新激励机制

2018年7月,国务院明确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企业。与此同时,云南、湖南、广西、重庆等多个省市都出台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大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可举办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参与的交流会,重点邀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行业专家有针对地具体指导,邀请在研发管理、研发统计、加计扣除申报方面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到会主讲,同时进一步做好“一对一”服务工作,组织专人对没有填报、申报经验的企业主动上门进行“手把手”指导等。通过多种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更多的企业有更大的意愿开展研发活动。

3.3 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潜力

仅依靠政府部门指导企业的做法,因政府人员对企业的运行大都缺乏操作层面的经验,业务指导多数停留在就政策的回复而回复层面,实际效果或存在不足。

调研中发现,在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中小企业中,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代理等第三方机构协助申报的,研发经费核算一般比较准确,申报材料一般比较规范完整。政府部门可通过市场导向作用,培育第三方机构指导和规范企业对研发活动的内部管理,协助核算研发经费以及申报优惠政策等等。

3.4 积极推行科技金融

中小企业要开展研发活动,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结合,携手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态,破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帮中小企业盘活更多资产,让金融机构更加敢贷、愿贷,让中小企业贷得了、贷得顺。

3.5 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当前,广大中小企业需要创新,渴望创新,但缺少科研人员和资金、技术基础薄弱等难题依然普遍存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旧面临困难。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①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面向全社会的技术信息收集及发布平台,打造互联网上的技术市场,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牵线搭桥,打通技术需求与成果转化的壁垒。

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大力发挥科技中介的评估、咨询等职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对行业、对政策、对技术、对项目的认知水平,鼓励并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

4 结 语

中小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相信随着改革持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积极重视,大力引导,与企业共同努力,我国的中小企业一定能够释放出蓬勃的创新活力和澎湃的发展动能。■

猜你喜欢
科技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