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专科医院进修学员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1-12-11 21:52展,吴
天津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职称单位

杨 展,吴 端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务部 四川成都610041)

继续医学教育是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参加的在职医学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1],其目的是保证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医学进修学习作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加快医学人才成长的有效手段[2]。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7—2020年进修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针对该院进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提升该院进修生管理及进修教育质量提供指导。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2017—2020年来院进修的学员,选择学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专业等数据。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07录入及分析数据。

2 结 果

2.1 进修学员性别

2017—2020年,该院共招收进修学员男性148人(9.7%),女性1 380人(90.3%),学员以女性为主。

2.2 进修学员年龄

进修学员年龄在21~54岁之间,其中26~30岁309人(20.2%),31~35岁605人(39.6%),36~40岁369人(24.1%),学员以26~40岁年龄段为主,累计占比84.0%。

2.3 进修学员受教育程度

进修学员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每年占比均超过75%,2017—2020年招收本科进修学员1 210人(79.2%);其次是大专学历,共招收175人(11.5%);硕士及以上学历最少,仅招收143人(9.4%),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占比接近于2017年的2倍。

2.4 进修学员职称

进修学员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其中初级职称590人(38.6%);中级职称815人(53.3%);正高职称仅有6人(0.4%)。2017—2020年,初级职称学员所占比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49.6%下降至2020年的26.0%,中级和副高比例逐年升高。

2.5 进修学员专业

妇产科专业学员数量最多,为570人(37.3%);儿科专业学员数量最少,仅242人(15.8%);护理专业人员376人(24.6%);医技专业人员340人(22.3%)。2017—2020年,妇产科专业进修学员占比逐年上升。

3 讨 论

3.1 进修学员特点

进修学员年龄集中在26~40岁,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职称则以初级和中级为主。表明各派出单位都比较重视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尽量为年轻人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医院的核心竞争归结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学员进修,可以在医院内部搭建起富有竞争力的老中青年人才梯队[2]。学员完成进修后,可在新技术使用、科研能力水平、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护理等领域全方位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选送单位医疗水平,方便基层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进修学员中妇产科占比逐年上升。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医院排行榜(专科综合)》[3],该院妇产科位居全国第六,西部地区第一。作为西南地区妇女儿童疑难重症患者救治中心,该院妇科、产科和儿科、新生儿科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影响力。此外,通过与对部分学员访谈我们了解到,部分进修学员因该院盆腔康复、产科危重症处置等能力水平较高而选择该院。

3.2 进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进修学员水平参差不齐

该院进修学员受教育程度、职称等均有差异,进修学员的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目前医院进修生管理仍是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进修学员完成岗前培训后立即入科,部分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进修学员能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但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进修学员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临床诊疗经验不足等原因长期跟不上带教老师步伐,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甚至萌生退出进修的想法。

3.2.2 进修学员管理盲区

进修学员由于身份特殊,在该院和选送单位之间存在管理盲区。一方面,进修学员不是本院职工,该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其约束力有限,加之在进修期间,选送单位也无法对派出学员进行有效监管[4];另一方面,进修学员薪资待遇由选送单位发放,进修期间学员薪资有所降低,也无法享受该院的各种福利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进修学员的工作热情,加大了该院对学员监管的难度。

3.2.3 缺少进修学员反馈与追踪回访

该院现行进修生管理办法为:学员完成进修学习后,相关科室进行出科考核,医务部确认科室考核结果,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确认手续办理完毕,发放结业证书。在这过程中,医院层面缺少学员的进修反馈及回选送单位后的追踪回访,不利于该院提升进修管理水平及改善教学质量。

3.3 对策

3.3.1 科学制定培养计划

科学制定培养计划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该院将采取以下3种措施:①根据选送单位等级、学员职称等,定制进修项目内容及目标。例如,为培养高层次基层医生,该院2020年起特别增设了妇产、儿科专业副高级职称临床医师进修项目,该项目仅面向三级乙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学员起点相差不大,可有效保证学员培养质量;②制定差异化教学培训计划或不定期开展分层培训,以期适应学员不同学习需求[2,5];③建立进修学员导师制,有研究表明,导师制教学模式可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及进修学员的归属感,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进修学员整体素质,保障医疗安全[6]。

3.3.2 完善进修管理制度

完善进修管理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该院下一步将完善岗前、在岗和离岗全流程管理制度。首先是上岗前管理,进修学员报道后签署《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修学习担保书》,参加医务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各部门职责及纪检行风相关内容,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学习;其次是在岗期间管理,要求学员进修期间遵纪守法,不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若因特殊情况需请假,事假须有本人申请和选送单位证明,病假则需正规医疗机构病情证明,并在事后严格执行销假制度;最后是离岗时管理,要求进修生不得复印、拍、摄科室资料、病历等文件。

3.3.3 建立反馈与追踪回访机制

反馈与追踪回访是保证学员不断前进的手段,故下一步将建立反馈机制,所有进修学员结业时将填写问卷调查表,收集进修期间建议和意见,分析整理改进,从而不断提升进修学员满意度。对于已经结业的进修学员,通过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追踪回访,了解学员回选送单位后进修学习利用情况,分析学员在该院进修效果,促使该院不断改进进修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通过追踪回访,也利于该院与进修学员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加强与各选送单位间的合作关系,为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提供资源,进一步稳固进修生源。■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职称单位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