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鱼”

2021-12-12 12:10
老年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物象内化花鸟画

□ 舒 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民们用鱼来装饰陶器,更把鱼作为“神灵”崇拜,传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文人士大夫则通过文字表现鱼的内涵,多借庄子“濠梁观鱼”作隐喻,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们对鱼的情感是一个内化过程,画家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内化后的情感表现出来,通过笔墨语言进行内在情感的外化。他们不仅努力表现鱼的形、神、质,更注重表现“鱼我交融”的景象,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求真尚神,形神兼备

在中国绘画史上,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从文献上看,真正的“鱼画”始于三国。当时魏明帝游洛水,见白獭爱之不得,徐邈曰:“獭嗜鲭鱼,乃不避死。”于是画了许多鲭鱼悬于水边。不久,大群白獭竞相游来。明帝得白獭而赞赏道:“卿画何其神也?”徐邈道:“臣未尝执笔,人所作者,自可庶几。”水中的群獭看到画中的鲭鱼,竟信以为真拼命游来,说明绘画表现的求真程度之高。尚“真”而传神是当时的审美精神,也是对“六法”论中“气韵生动”的自觉追求:即造型上臻于“精谨细微”,同时要有“生气”。

二、写鱼之“生意”,穷其态,表其真

《游鱼》清·朱耷

宋代花鸟画承袭“徐黄异体”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对花鸟鱼虫等单一题材的描绘极为盛行,以鱼为主题的绘画得到空前发展。崔白、赵昌使宋代花鸟画画风转变,别开生面,艺术旨趣从五代追求以华丽为工转变为追求“清”之风范。为了表现物之形、传物之神,北宋花鸟画家精于观察,注重写生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写物之“生意”,穷其态,表其真,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心境。如徐崇嗣用“以彩代墨”直接着色的没骨法,应用于表现鱼这一主题,生动地表现出鱼活泼的“生意”,以《鱼藻图》载入史册,开创了“鱼藻图”的模式。其没骨法昭示了继承与发展传统画法而创意的新途径。

三、借“鱼”写心,抒发情性

中国传统绘画崇尚“意象造型”观,唐代张藻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是对“象”与“境”的精辟论述。画家通过对物象进行内在的悟化融通,用抽象的思维来表达艺术化的情感。意象是画家自身主观审美体验的结果,是画家对物象观察、认识后所寄予的精神及审美取向在造型过程中物化的结果。

《芥子园画谱》总结画鱼要诀为:“画鱼须得活泼,得其游泳像。见影如欲惊,硷喁意闲放。浮沉荇藻间,清流姿荡漾。悠悠羡其乐,与人同意况。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状。虽写溪涧中,不异砧俎上。”强调画鱼要体现鱼在水中的生动形象,不能刻板画像、形不传神,要借助画鱼表达出精神的自由和逍遥的逸致。

元代文人画注重表现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在对花鸟画提出的传物之神、写物之“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画“意”的要求。其“写意”倾向更加明显,画风渐从工丽转向疏淡,注重情趣表现与意境创造。

《鱼藻图》清·恽寿平 纸本设色 65.5cm×30.1cm 上海博物馆藏

明清之际,故国之思成为绘画表现的主要内容。至清中期,画家开始追求表现自我情感,思想扩大到表现社会,成为文人画的时代特征。明末朱耷遭受国破家亡,命运多舛。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一生不与清朝合作,以诗、书、画发泄胸中愤郁之情。他描绘孤傲、叛逆、愤怒的鱼,表情冷漠,“白眼看世人”,以拟人化的鱼表现自身个性,给人一种揪心的力量。而清代恽寿平的《鱼藻图》则描绘落花游鱼,设色简洁素雅,形象生趣盎然;鱼藻浮萍构成鱼的生长环境,小鱼成群地在水中嬉戏,表达了其悠然自得、出世入化的思想。

由于文人画家的“感物联类”和对花鸟“物性”的理解,赋予鱼以生命、个性、意志,寄托他们自身的思想情感。随着绘画的进一步发展,画家的注意力逐渐转向社会,赋予鱼画新的内涵。众多擅长画鱼的画家,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意识融入画中,诸如“鲤鱼跳龙门”“九鲤图”“鱼乐图”“锦上添花”等鱼画作品应运而生,借以讴歌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富足。

猜你喜欢
物象内化花鸟画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