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2021-12-13 07:08刘俊涛梁东梅陈果莹金明明靳传安李战跃宋天霞季明双付恩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蘖力半冬性锈病

●刘俊涛 梁东梅 陈果莹 金明明 靳传安 李 恒 李战跃 宋天霞 马 霞 张 磊 季明双 付恩泽

(1.桐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南阳 474750;2.桐柏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河南 南阳 474750;3.桐柏县植保站 河南 南阳 474750;4.桐柏县森林公安局 河南 南阳 474750)

桐柏县属豫南多湿稻茬麦生产类型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小麦一直处于中低产状态。为进一步提高桐柏县小麦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2020~2021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通过试验,掌握试验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病情况等农艺性状,为桐柏县推广优良小麦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小麦品种共8种,分别是‘许科168’‘囤 丰 809’‘泰 麦98’‘方 裕 麦66’‘扶 麦368’‘郑麦 7698’‘洛丰 168’‘中麦 349’。8 个品种互为参照。品种名称、审定编号、供种单位,见表1。

表1 品种名称、审定编号及供种单位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桐柏县小麦播种面积较大的安棚镇朱洼村高标准农田建成区。试验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有深水机井,干旱时有浇灌条件。前茬作物是玉米,已作秸秆还田处理。土壤为黄胶泥性壤土,肥力中等偏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好。

1.3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本试验共选8个品种,用地面积3335 m2,每个品种334 m2,参试小区东西长41.66 m,南北宽8 m,共计33.3 m2。不设重复,不设对照。每小区播种6 kg。按地块设计排列,东面排列种植4个品种,西面排列种植4个品种。东西两边地头各设计1.5 m保护行,每个试验品种之间均保留隔离行。

2 田间管理与调查记载

2.1 田间管理措施

2.1.1 整地前茬玉米收获后,用旋耕机深翻一遍,进行晾晒,播前3 d再旋耕一遍。

2.1.2 播种播种时间选在2020年10月27日下午(当日天气晴好,一性次播完),每小区播种6 kg(折合每667 m2播量12 kg),用小型耧车播种机均匀播种。

2.1.3 施肥结合整地,每667 m2施有机肥250 kg,施复合肥50 kg。

2.1.4 化学除草2021年2月27日,用除得快套餐20%磺草胺+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进行化学除草。

2.1.5 病虫害防治小麦生育期共进行2次病虫害防治。第一次在4月15日,人工喷洒45%戍唑咪酰胺+吡虫啉防治病虫害;第二次在4月19日,安棚镇朱洼村村委统一用无人机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

2.1.6 收获5月26日,每个品种实割1 m2进行单独脱粒,计算每个品种亩产量;5月27日,进行田间测产,并取样品进行室内考种。在实收(1 m2)基础上折算出667m2平均产量后,与田间测产计算出的理论产量相对比,得出理论产量与实产基本吻合,以此得出最后产量。

2.2 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试验的影响

2.2.1 小麦播种期由于雨水多,原计划10月中旬播种,推迟到10月下旬播种,晚播10 d。

2.2.2 小麦冬前分蘖期小麦出苗后气温不稳定,11月17日至11月23日,有2次大风降温降雨过程,参试品种没有明显的冻害症状。12月31日至1月4日温度降至-5℃,最低气温-8℃,未出现小麦冻害现象,‘泰麦98’‘郑麦7698’‘方裕麦66’3个品种略有受冻的迹象,但无大影响。

2.2.3 年内分蘖情况11月10日初查看分蘖情况,单株平均分蘖0.58个,单株平均最高分蘖0.91个(‘洛麦168’),单株平均最低分蘖0.38个(‘囤丰809’),无死苗,无僵苗(不分蘖的苗称僵苗)。

2.2.4 返青起身期该期雨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处于半干旱状态,限制了因高温引起的旺长,麦苗呈现出壮而不旺的态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植株茎秆抗倒性较好,整个试验未出现倒伏现象。

2.2.5 拨节孕穗期3月上旬气温基本稳定在10℃左右,中、下旬有2次小雨过程;4月上旬阴雨交替,充分满足了小麦孕穗期对水分的需求。由于雨水较多,小麦锈病传播速度较快,虽然进行了2次防治,个别品种发生锈病情况仍较为严重;赤霉病个别品种有轻度发生。‘方裕麦66’较感锈病,发生锈病较重;除‘扶麦368’‘许科168’外,其余大部分小麦品种赤霉病轻度发生,发病率在1%~2%。

2.2.6 抽穗灌浆期4月中旬气温17℃左右,除21日有大雨外,天气整体睛好,对小麦抽穗有利。进入5月份,5月3日、10日、14~16日有3次降雨过程,气温由20℃逐渐升至30℃,对小麦灌浆、提高千粒重较为有利,16日后天气晴好。5月26~27日进行田间考种,5月28日收获。

3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8个参试品种按亩(667 m2,下同)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中麦349’(504.9 kg)、‘洛麦 168’(473.75 kg)、‘囤丰 809’(463 kg)、‘许科 168’(458.03 kg)、‘扶麦 368’(452.89 kg)、‘方裕麦 66’(423.09 kg)、‘泰麦 98’(413 kg)、‘郑麦7698’(342.23 kg)。

表2 2021~2022年度小麦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

8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各不相同。‘许科168’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抗病性较好、产量较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囤丰809’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长势壮、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单产高、成熟落黄均匀一致、轻感锈病,可以列为桐柏县主推小麦品种之一。‘扶麦368’属弱春性品种,其茎秆矮壮,分蘖力中等,千粒重高,有效穗略少,穗粒数多,成熟转色快,高抗锈病,值得注意的是,全试验田其他供试品种对锈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但该品种无病,可适度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泰麦98’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长势及分蘖力一般,轻感锈病,千粒重高,但有效穗和穗粒数较低。‘方裕麦66’属弱春性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低,穗粒数多,千粒重高,但该品种重感锈病,在防治的情况下病情依然严重,种植该品种应加强早防治,一旦发病治愈较困难。‘郑麦7698’属弱春性品种,具有分蘖力差、成穗率一般、穗粒数较低、千粒重高的特点,由于构成产量三要素不协调,造成产量低,在8个品种中产量最低,不建议推广应用。‘洛麦168’属半冬性早熟品种,分蘖力强,千粒重高,穗粒数较高,成熟时落黄好,抗赤霉病好,产量较高,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可以作为桐柏县主推小麦品种之一。‘中麦349’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具有穗大、穗粒多、千粒重高、分蘖力强、产量高的特点,在8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但轻感条锈病和赤霉病,应及早做好病害防治,可以作为桐柏县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4 结论

桐柏县为豫南多湿稻茬小麦生产类型区,传统上多种植弱春性小麦品种,从供试的8个品种可以看出,首先,桐柏县可以种植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如‘中麦349’‘洛麦168’‘囤丰809’等品种产量较高;其次,播种时间可以在适播期内适当推迟,如试验的播期较往年适播期晚10 d,但产量影响不大。综上,适宜桐柏县种植且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品种是‘中麦349’‘洛麦168’‘囤丰 809’。

猜你喜欢
分蘖力半冬性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响水县不同粳(糯)稻品种(系)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2018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总结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小麦选育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