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海岸线上的高空“姐姐”

2021-12-13 14:06李双星
中国工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焊枪高空作业钢板

李双星

紧邻渤海湾,背靠广阔的海平面,一排长长的船坞紧贴海岸。塔式起重机四处林立,停靠在岸上的船舶架满了作业器械,电焊声、钢板碰撞声、摩擦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造船现场。

这个庞大而嘈杂的施工场,素来是男性劳动者的主场,他们对抗着湿咸的海风、高强度的紫外线,以及酷寒的冬季气温。但也有一支由女性劳动者组成的队伍—高空车班,绘就出海岸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个长约30米的车臂,一个大小约2.5平方米的操作台,几个操纵杆,是高空作业车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扭动操纵杆,不断调整车的位置和车臂的倾斜角度,满足施工工人在高空各个位置的作业需求,是高空车驾驶员的工作职责。

高空车班班长石雪这样形容驾驶高空车的感觉:“像是坐了一辆没有轨道的过山车。”石雪是高空车班“主创”队员之一,2007年参与班组组建,一直工作至今。班组共有22名职工,均为女性,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姐妹团”。

一般来说,当她们驾驶车辆定位到作业地点后,就不能在操作台上再走动了。狭小的平台禁不起晃动,如果因随意走动导致施工人员手中的焊枪出现作业偏差,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所以,她们通常的姿势是,站立,长时间的站立。

石雪最害怕冬天。即使穿着两三层棉袄、全身贴满暖宝宝也常常会被冻僵。如果赶上夜班,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加上五六级的冰冷海风,不用几分钟,全身就能被冻透。

在造船厂 ,夜间紧急施工是常态。为了赶船舶下水的时间节点或是赶工期,她和姐妹们有时得24小时在岗。 2008年,为了配合施工,石雪连续两天一夜在岗,完成工作后,僵硬的手脚变得不协调,四肢都不听她使唤了。“那时候刚入行,还年轻,现在上了年纪不能那么干了。”石雪边回忆边感叹。

2007年,和石雪同一批加入高空车班的驾驶员有20人,同样都是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中的有些人离开了高空车班。每当有人离开,石雪心里都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其中有不舍,有难过,也有祝福。“也许她们做出了更适合自己的选择。”石雪说。

留下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初吸引组员马艳丽的,是驾驶高空作业车的新奇,“那么大一个机器,我开着它离地二三十米高,那种感觉特别自豪。”后来,这种新奇和自豪,经过夏季高温暴晒和冬季寒冷的磨炼,变得更为实际。

让马艳丽坚持下来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她对高空车班的感情太深了。班里22个人不只是工作上的同事,更像是彼此的亲姐妹。谁家的孩子生病了,谁家有困难了,谁忙不开了,大家都会帮衬一把。渐渐地,她们的感情交融成了一份家人式的亲情。

虽然只有34岁,但石雪却像是所有人的大姐。工作上的调整排班、分配任务,生活上的嘘寒问暖。之所以能在这个特殊岗位上一直坚持,石雪说,因为从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乐趣。

当夜幕降临,造船现场的人逐渐退去。她站在二三十米高的操作台上,看着焊枪摩擦钢板迸发出的金色火花,一串串火花貼着钢板向下坠落。“那是为我绽放的烟花。”石雪说。

猜你喜欢
焊枪高空作业钢板
观山海
水下螺柱焊枪的研制与应用
基于Robot Studio焊接项目的编程与优化
高空作业安全带
自由落体工具和安全气囊系统,专为高空作业者设计
智能化焊接制造设备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浙江鼎力:募资11亿元加码主业
基层医院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