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和元坝气田一起成长

2021-12-13 14:06李双星
中国工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变送器女选手气田

李双星

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巴中境内,一片大型气田隐蔽在6000米的地下。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气田—元坝气田,其超深、高温、高含硫的地理特性,也让它成为开发难度超前的大型气田。

从2017年开始,采气工张凤霞一直在元壩气田工作。来到元坝之后,她经常谈及的一个词是“压力”。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在高危环境下工作的安全压力。井站管线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需要她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胜任。

张凤霞仍清晰记得刚到元坝气田集中培训时的情景:汽车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开到目的地,车停住的时候,整个人被晃得发晕。到了井站上,又有上百个压力表和温度表需要她记录、学习、分析原理。她告诉记者:“井站上全是我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一开始完全适应不了。”

一段集中学习过后,张凤霞被分配到白鹤中心站实习作业两个多月,形成了对气井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她白天跟着师傅王林跑检修维修现场,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晚上,再请师傅一一讲解。渐渐地,她掌握了元坝气田井站的工作原理,从最初一头雾水的状态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采气女工。

2019年,张凤霞参加了四川省采气工竞赛。采气工竞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实操环节中的管件组装项目对女选手来说会格外吃力。选手们要在22分钟内,按照给出的图纸量出来需要组装的管件长度,然后用锯弓锯下管件,再套丝,组装成型。

张凤霞说:“一开始练习,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锯弓,更别说锯管子了。”为了增强手臂力量,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反复练习使用锯弓。久而久之,右手磨出了老茧。

2019年5月,比赛如期举行。她拿到了竞赛金牌,并且成为唯一一位在22分钟内完成管件组装项目的女选手。此前,张凤霞一直在侧重技术还是侧重技能操作这两条路线中犹豫不决。拿到竞赛金牌后,她再次坚定了到基层井站工作、走技能操作路线的决心。

基层井站的工作环境和集气总站相比更为偏僻,也更艰苦。大坪中心站周围共有9口井,日常巡检工作需要背着近15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在管线与设备间穿梭。

以元坝1-1H井和元坝101-1H两口井为例,两井之间往返一次大概40公里的路程,每6小时就要巡检一次,两个井站大约23台设备、340多个仪器仪表,都需要一一确认是否运行正常。

其中,元坝1-1H井共有9名职工,7名是女性,因此,这个站也叫巾帼站。今年除夕夜,就在大家准备跨年时,元坝1-1H井压力变送器长时间没有数据变化。接到指令后,巾帼站女工陈历洁和苏婧拿着热水壶进入现场,对变送器的根部进行了一番浇淋,15分钟后,变送器的数值恢复正常。采气工陈历洁说:“春节虽然不能回家团圆,但能让千家万户用上天然气,还是很欣慰。”

统计数据显示,元坝气田自2014年12月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天然气204.04亿立方米。如今,张凤霞也已是大坪站站长,她在慢慢地融入到元坝这片地质构成复杂的天然气田里,和它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变送器女选手气田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打混双,专业与业余天差地别
倒立射箭
科里奥利流量计工作原理分析
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在千米桥古潜山气田的应用
差压变送器在应用中的故障诊断和分析
新闻浮世绘
神仙奥运